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谭建光:中国式现代化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要求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4-17 08: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对大学生志愿者
的素质要求

(附《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成长成才》共享课件)

可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领取课件


谭建光


大学生志愿者是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活跃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助人”与“育人”双功能,即促进大学生在关爱帮助社会人群的同时获得自身的人格成长和素质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要求,具有新的元素,具有新的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面包含丰富的内容,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为此,我们从七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内涵、新要素。


01
做有理想信念的志愿者


在中国谈理想信念,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每隔一个阶段就要重新提出、引起讨论。我们发现,今天谈到要做有理想信念的志愿者,是基于两个现实问题:一是伴随市场经济、世俗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不谈理想”,只谈感觉和享受、趣味和刺激。二是有些志愿者包括大学生志愿者也不愿意想太多,说自己就是有点善意、做点好事。然而,从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和发展,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推进和发展看,如果没有更好的理想信念、志向追求,做着做着就会失去动力,做着做着就会陷入迷茫。因为,当体验过志愿服务最初阶段的新鲜好奇,转向日复一日的平凡琐碎时难以坚持;当经历到不同于想象的轻松快乐,遇到困难问题,需要艰辛付出的时候也难以坚持。这个时候,理想信念恰恰是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坚持下去、做实做好的关键,就能够带来持续的动力。当然,谈志愿者的理想信念,既有从政治上说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也有从人生中说的要“看得更远、想得更多”,追求社会更好的未来。其实,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过来的,当时我也是青年,那个时期也有“三信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心危机)”的困惑,但是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从事几十年志愿服务研究与传播,反而逐渐走出困惑,获得相信和坚定。如果用非常朴素的比喻,就是“人总要看到比鼻子尖更高的东西。”金钱、物质非常重要,然而就是满足人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那么除此之外还要有什么呢?就是需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社会中的美好、生活中的希望等等,这些就是志愿者非常朴实的理想信念,与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追求也是息息相关、相连相通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徐本禹,20多年前因为看到《中国少年报》刊登的一篇贵州山区偏僻农村孩子上学环境很差,而且缺乏教师的报道,就自行前往暑期支教,后来毕业又前去支教一年、两年,从而“感动中国”,带动很多人参加“本禹志愿服务队”,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和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我几次见到徐本禹,交流沟通的时候,他都没有说大道理,说“我就是希望山区孩子好一点,也有好的未来。”这就是非常朴素的理想和信念,与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目标紧密相连,成为激励志愿者爱心奉献的动力。可见,大学生志愿者的理想信念,简朴地说就是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社会更好一些、让人民的生活更好一些;更深远地说就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类生活幸福等。这些认识和理解,逐渐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相结合,成为支撑大学生志愿者成长的根本动力。


02
做有家国情怀的志愿者


谈起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的家国情怀,是源于去年(2023年)在参加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评审之后,几位专家和志愿者资深人士交流的时候,一起讨论、一起分析的。我们认为,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年代,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新时代,都有很多青年在家国情怀的引领下英勇奋斗、拼搏进取,值得深入的发掘和研究。为此,我也想到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时候,不仅仅是做一些好事,帮助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厚植家国情怀、深化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因为,当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和农村、深入平原和山区、深入沿海和边疆开展志愿服务,贴近人民群众的时候,对我们的国家增加理解和感情,对我们的人民增加深情厚谊。我从2010年开始,有几次应邀到中央民族大学“关注三农协会”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交流辅导,就被这些学生志愿者的家国情怀所打动、所感染。很多同学进大学、进课堂的时候,对于中国国情,对于社区农村是非常不了解的,认识非常肤浅,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这个时候,通过大学学生社团招新的活动,报名参加“关注三农协会”,听来自关心关爱农民的专家学者演讲中了解农村的状况,从搜集农村情况的交流讨论中了解农民的需求,从每年寒暑假到各地乡村深入调查研究中感受农村真实的情况、农民真正的需求。这样,大学生志愿者将专业学习与为农村服务、为农民奉献相结合,逐渐明确成长成才的目标。参与“关爱三农协会”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有一些后来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有些报名参加海外华文传播志愿服务、有些报名参加关爱特殊困难人群的志愿服务,并且在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还继续组织和实施关爱帮助农村农民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不仅仅是读书本、听报告,更需要参与面向社区和农村的志愿服务,在服务体验中增进感情、提高认识。


03
做有群众观念的志愿者


在任何时候共产党员都不能脱离群众,要有群众观念,要走群众路线。同样,大学生志愿者也要有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为群众服务,也从群众中获得启迪、获得力量。有人会说,“我就是出生工人或者农民家庭,我不是群众吗,为什么还要培养群众观念?”其实,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种类型的群众家庭,但是一方面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生活,与广大社会大众的生活有距离;另一方面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情况各有不同,熟悉自己或者亲友的状况,不一定了解社会大众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城市学生对山区农村群众的生活不了解,农村学生对老旧社区群众的生活不了解。为此,大学生志愿者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服务的时候,就要学会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的愿望出发,为群众的利益着想。我们接触过不少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他们到了山区农村,尤其是到了边疆地区参与服务之后,都有很大的心灵震动,都有很多的思想感受。不论是山区、边疆孩子的状况,以及各种愿望和需求;还是山区、农村群众的生活现状,发展需求,都与大学生事先想象的不一样,都有很多复杂多样的曲折与艰辛。为此,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仅是备好课、讲好课,力求用真情实意、鲜活知识引导山区孩子的成长;而且主动联系爱心企业、爱心基金、社会热心人士等资源,为山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为农村群众生活的改善提供帮助。现在进一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帮助,为美丽乡村提供帮助。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原来仅仅是想着发挥热情、发挥特长,做一些志愿服务就可以了;现在学会从山区群众的愿望出发,从农村孩子的需求出发,策划和实施多种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所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树立群众观念,就是一种素质的提升,就是一种思想的升华。


04
做有专业素质的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发展的早期,有些一般化、形式化的活动引起群众的争议,说有些大学生志愿者只是“看看老人、做作表演”等,缺乏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服务。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伴随人民群众需求变化,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更多发挥兴趣特长、做好专业服务。最近,“中国青年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志愿观察”文章《高校志愿服务要多整些“专业活儿”》受到广泛的关注,就是提出大学生志愿者既要运用所学专业为社区农村服务,也要根据群众需要做好专业性的技术技能服务。我们参加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评审的时候,有一个项目引起评委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即天津大学志愿者开展的“黔程无忧——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大学生在贵州山区乡镇农村支教服务的时候,发现在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但是仍然有不少周边的群众不善于利用旅游产品销售、旅游饮食消费等机会,仍然处于收入低、经济困难的状况。经过调查,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农民缺乏旅游观念、知识、技能,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之中,无法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益。为此,他们开展“夜校+旅游”的志愿服务,为村民开设基础文化课、旅游服务课、技能提升课、民俗文化课等四大类别24门课程,逐渐盘活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乡村闲置劳动力的再就业,带动村民增加经济收入、获得生活改善。如今,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夜校”教学的方式,在全国7个省份40余地得到采纳推广,走出贵州、走向全国,实现了在甘肃、福建、天津等地的推广拓展,帮助多地区实现了旅游资源到旅游资产的成功转化。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在面向社会人群、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服务的时候,拥有“师资+学生”“知识+创意”等优势,通过专业性的传播推广,为广大群众提供支持和帮助。


05
做有智慧创新的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服务要有生机活力,就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智慧和创造优势,就要让年轻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创新的机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恰恰需要新一代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在志愿服务中也是体验和锻炼的好机会。一方面,大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面对乡村社区的境况、面对城乡群众的需求,善于寻找新的方式、新的路径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新方法、新途径,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与广泛的信息相结合,为乡村社区的志愿服务开拓新路径、新天地。北京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张佳鑫,从外地考入北京邮电大学之后,就主动报名加入阳光志愿者协会,开展关爱帮助流动儿童、关爱帮助社区老人等服务。尤其是在助老服务中,他们发现“银发族”的最大困难就是与信息时代脱节,被挡在网络世界之外。为此,张佳鑫和小伙伴们就发起“夕阳再晨”志愿服务,从教老人“手机、上网、游戏”等技术,到开发老年人运用网络开启智慧生活的简易教程,再到引导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参与社区治理等。张佳鑫、何绍森、罗旭等大学生、研究生志愿者,用他们的聪明智慧,用他们的创新创造,为老人带来希望和快乐,为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如今,“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覆盖到全国各地的城市社区,成为在“智慧中国”建设中发挥积极力量的志愿者活动。我认识张佳鑫有十多年了,还经常与“夕阳再晨”的大学生志愿者交流,他们从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不管成为高校教师、还是成为科研人员等,都一直以智慧志愿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作出优异的贡献。我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更多有智慧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各个领域有贡献、有作为。


06
做有治理能力的志愿者


志愿服务要助力基层治理,大学生志愿者也要积极参与乡村社区的治理创新,发挥爱心热情、发挥聪明才智、发挥专业特长等,一点一滴帮助解决问题、一点一滴促进改善。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要向居民、村民请教和学习,了解当地生活状况、民俗特点,产生治理难题的原因,解决难题的路径和契机;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发挥智慧特长、知识特长,收集并整理国内外治理创新的经验,提供乡村社区参考。我在参与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服务的项目时,发现一个很有启发的案例。恩施市红庙社区一直以来面临区域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难题。这一次,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与社区老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等共同实施“社区计划”,就是有的放矢、针对问题,探索以“绣花功夫”推进“无微不治”的精细治理机制。具体实施“六微精治”计划。即关注居民“微诉求”,助力社区“微公益”,灵活运用“微方法”,建设活动“微阵地”,满足群众“微心愿”,实现社区“微幸福”。这样,青年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就针对存在的问题,针对改善的需求,一点一滴进行突破,一点一滴做出成效,让广大群众看到志愿服务的坚韧力量,感受志愿服务的创造价值。这样,从细微入手、以细致见长,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一起解决了一个个的治理难题,创造了群众生活的和睦氛围、美好环境。还有,广东省博罗县开展“大学生返乡志愿者服务计划”,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百村调查,发现农村治理面临的难题和症结,也收集全国各地乡村治理、创造和谐的经验,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促进变化的有效建议,获得镇村的采纳,产生良好的效果。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乡村社区治理服务的过程中,既向基层群众学到实践经验,也在基层社会中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发挥创新推动作用,呈现积极的成效。


07
做有国际视野的志愿者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身处两个“百年大变局”的时代,不仅仅要有面向国内服务和贡献的意识,也要有面向国际服务和贡献的意识,要积极主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志愿者的国际视野获得不断拓展、不断丰富的机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国际赛会、国际展会服务,面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风采的机会,引起全球的关注和赞誉。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3成都大运会等,进一步体现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的爱心热情、专业素质,提供有品质、有创意的服务,赢得全球的尊重和敬佩。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走出国外,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等项目,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提供关爱帮助、提供真诚服务;同时也了解和学习各国经验,丰富自身的素质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学生开展国际合作服务,创造了特殊经验,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暨南大学“声海”志愿服务队

秉持“立足湾区,声传四海”的创作原则,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等30多个单位开展合作,组织上万名粤港澳台侨青年深入走访调研,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云听、粤听、花城FM、华人头条(海外)、知书(中国香港)、巴士的报(中国香港)等40多个平台搭建渠道,完成了以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为主线的38个系列音频项目共计10000余件音频作品,累计收听量突破13.4亿。这些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促进了国际国内的交流融合,促进了境内境外的沟通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塑造中国国际合作发展的友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优异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成才提供新的机遇,也为大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面向社区农村开展志愿服务,面向人民群众提供关爱帮助,在时间和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助人”与“育人”双功能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的特殊价值,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基于各学校、各地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辅导的需要,文末附录《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成长成才》共享课件),提供参考交流。


作者简介

谭建光(1960年10月——),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END



※感谢阅读※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提取码5etd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社志会」,搜索「sgzyzcjh」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280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