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 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 不爱与外界接触 犹如天上星星,一人一世界 因此,他们也被称作 “来自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等为主要症状,患儿多数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滞。
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提高警惕,尽快带孩子进行筛查↓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的漫漫长路上,家长往往要承担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如何及时干预并引导孩子,成为他们面临的巨大考验。
来自广东东莞的李婷是两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她的做法让一家人走出了阴影。 李婷的小儿子不到一岁半就确诊了孤独症,在得知这个噩耗两个月后,她的大儿子也被确诊为孤独症。艰难时刻,李婷甚至想过轻生,“在半夜,孩子醒了闹的时候,人真的崩溃到了极点。” 然而对两个孩子的爱让李婷坚强了起来。她了解到,6岁前是孤独症的黄金治疗期,除了陪孩子在康复机构里上课,平时李婷也会特意把老师教的知识带到生活中锻炼孩子。例如识别西红柿,李婷会带着孩子去超市,对照卡片,指着实物,一遍一遍在孩子耳边重复:“这是西红柿。”面对教一个知识点可能要比教普通孩子多花五六倍的精力,甚至教几十遍、上百遍都学不会的情况,李婷已经转变了心态:“比如学习数学,对于他们这种孤独症孩子的思维来说是很难的,教不会我就换别的教,不去补他的短板,而去发扬他的长处。”
△李婷的两个儿子李婷的付出没有白费。病情较重的小儿子原本完全无法识别生活中的物品,包括他最爱喝的牛奶。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有一天她突然收获了惊喜。“当他会识别牛奶的那一刻,我发现他不仅仅认识牛奶,家里的其他东西,苹果、西兰花、辣椒,你让他指一指,他全部都会了。”
△李婷和小儿子如今,李婷的大儿子已经在普通学校上初二,小儿子也情绪稳定,她自己则创办了一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多年来为近600名特殊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服务。李婷在孩子们的康复之路上一路摸索,不断学习,实现了自救,也走出了曾经的阴霾。近年来,不少社会力量加入,给孤独症人群提供专业培训和就业机会,让他们靠自己得到社会的接纳和尊重。 在上海的一家特殊咖啡馆,10余名孤独症患者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了制作咖啡的技能,打奶泡、拉花、盖盖子……他们都能独立完成。
由孤独症人士组成的深圳市爱特乐团,孤独症患者在排演一首首曲目中变得更加乐观,吉他、钢琴、双排键、声乐……通过音乐合奏,他们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演奏片段(视频来源:深圳市爱特乐团) 对于孤独症患者,不区别对待,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患儿及家属的鼓励。此外,我们能做的还有: - 多了解,多靠近:加深对孤独症群体的了解,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容易与他们沟通;
- 常关心,多包容:沟通交流时,尝试顺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材施教”。
- 尊重接纳,平等对待:不要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眼光,也不用表现出过度的怜悯;
- 如果有能力,关注一些公益项目,扶持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
愿你我都可以 把这个世界的爱与温暖 传递到他们的小小星球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健康中国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搜索「cctvnewscenter」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