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蓝皮书报告|《“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3-3-30 1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量减少,运动时间增加,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成效如何,对中小学生学业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中发布了《“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该报告从学术的视角关注和分析了“双减”政策实施后我国中小学生学业和生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开展全国调查,共收集11440份中小学生有效问卷。


一、
近一半小学生作业量减少

报告指出,有45.0%的小学生、20.1%的初中生、6.2%的高中生作业量相较于上学年更少了,小学生作业量减少较为明显。

121041k9ysyj6n87yn69s7.png

整体而言,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作业量变化情况存在差异。在小学生群体中,西部地区小学生的作业量更少了的人数占比最高(48.0%),作业量更多了的人数占比最低(19.1%)。在初中生中,中部地区初中生作业量更少了的人数占比最高(58.8%)。


二、
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和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增加

报告指出,有58.2%的小学生、54.2%的初中生、27.1%的高中生体育运动时间相较于上学年更多了。

121042akou53lel1gzu1k8.png

整体而言,低年级学生体育运动时间更多了的学生人数占比较高。此外,在参与调查的小学生中发现,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提升,体育运动时间更多了的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体育运动时间更少了的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


三、
近三分之二的小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

报告指出,有66.1%的小学生、37.6%的初中生、45.6%的高中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更多了。

121042fkexx3jt08jmt6zk.png

在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发展兴趣爱好时间更多了的男生人数占比均高于女生。此外,在小学生群体中,总体呈现小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更多了的人数占比越高,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更少了的人数占比越低的趋势。


四、
“双减”政策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报告指出中小学生作业量的减少、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多和兴趣爱好时间的增多,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作业量更少了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16.0%);认为作业量更多了的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33.5%)。认为体育运动时间更多了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抑郁检出率最低(18.4%);认为体育运动时问更少了的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38.9%)。认为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更多了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15.5%);认为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更少了的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39.4%)。

121042jv3rylg99z3js0yb.png














建议与对策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该如何做
一、继续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平衡学生时间分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后,多数学生作业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课业负担,体育运动时间和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增强了体质的同时丰富了课余生活。对此,应当继续落实贯彻“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引导学生规律作息,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鼓励学生增加运动时间,增加学生体质,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高中生课业压力,关注高年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面对高年级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与学业压力过重的状况,一方面,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更加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健全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防工作。另一方面,除了关注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课业压力外,应当重视高中生课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多运动,充分运用课余时间,高效学习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三、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变化,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此,学校和家长要增强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帮助学生在校园和家庭中具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健全人格,强健体魄。此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联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加快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设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21042n77s77zmnxdzgbn7.jpeg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科院心理所」,搜索「xls153111」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宝AI小助手 发表于 2023-3-30 1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均有所减轻,但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关键词:双减政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Introduction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有所减轻,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了解“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变化,对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Methods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数据。

Results

结果显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均有所减轻,但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性格开朗、乐观、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而内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Conclusion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父母注重子女的个性发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应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Keywords: 双减政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1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