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心理|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2-4-6 2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5114dcmckckshgblak4z.jpeg


01

116万颗,孤独的避雷针


2003年愚人节,张国荣在选择跟这个世界告别,仿佛老天跟所有人开了个玩笑。而一封50余字的遗书,透露出了他生前的痛苦:


(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9年后的2012年,一个叫走饭的微博用户,发完她最后一条微博后,告别了这个世界,“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条微博下留言近百万,几年前曾经有人说,“微博成了抑郁者的树洞,58万条留言者孤独得像避雷针”。而到现在,避雷针已经有116万,每天还在以千为单位增加。这一百多万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是彼此在黑暗中的光亮,链接在一起的孤岛。


然而从网络中抽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避雷针远不止116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概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阶段会受到抑郁的困扰,在中国,平均每十几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抑郁。还有更多的人,即使算不上抑郁症,也正在抑郁边缘徘徊。


但即使生活已经被抑郁的阴影笼罩,我们仍然选择带上微笑的面具,让自己看起来活得很好。


02

“我可以笑得很灿烂,我只是不快乐。”


薛之谦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承认自己有抑郁倾向:“我心理是不健康的,要不然我就写不出这些情歌,要不然我就不会抑郁。”很多人觉得诧异,一个用生命在搞笑的人,怎么可能抑郁?


微博上的一段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我们今天的社会,太过崇尚正能量,“不快乐”很多时候是不被允许的。但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你所看到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嬉笑打闹、笑容满面,也许是面前这个人用了很大力气,才努力做到。


我们觉得,只有“快乐”的自己,别人才会喜欢,而“抑郁”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别人喜爱的,因此当情绪来袭,我们常常习惯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而压抑住所有的不开心,往往推着我们陷入更深的抑郁黑暗中。


03

带上微笑的面具,抑郁并不会消失


抑郁不是你仰着头,装作看不见,就会自己消失,他会默默跟在身后:


  • 觉得莫名的难受,胸闷,但是又没什么伤心事

  • 那些曾经让你兴致勃勃的事物,现在索然无味

  •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

  • 生活开始变得灰暗,没有希望,没有意义

  • 一步步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 有时候失眠,有时候嗜睡不愿醒,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如果你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是抑郁通过身体告诉你,不要逼着自己往前,你该停下脚步看看自己了。如果放任这样的信号不理,往往让情况更加糟糕。


04

抑郁时,你会怎么办?


即使抑郁情况已经很糟糕了,据调查显示,也仅有5%的人会寻求专业机构或者个人的帮助。其余95%的人则会采取独立默默忍受。而问题并不会自己主动变好,默默忍受的背后,更多是恐慌害怕:


害怕被确诊抑郁症,不知道如何面对

害怕被这种糟糕的状态,毁了原本该美好的工作生活

害怕最亲的人不理解,最爱的人疏离

害怕抑郁复发,跟在身后一辈子

害怕自己脑子里闪过死的念头,最害怕的是,有一天自己连死都不怕了


压抑不开心、默默忍受、恐慌害怕,都会让抑郁变本加厉,让我们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无力感和压抑笼罩。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往往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来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彭旭,在20多年里,帮助7万多人走出心灵困境。


他说,“这么多年来,我看到无数人被抑郁困扰的人走了出来,找回了快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我疗愈能力的,我们都可以甩掉抑郁,只是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来帮自己。”那么:


你知道你自己的抑郁是什么程度吗?

来"儿童心理云平台”测一下吧!


抑郁自评量表(SDS)
未命名 -1.png

https://www.aixin114.net/app/measuring/guide?scaleid=10000006&type=3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33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