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教育焦虑,家庭教育怎么做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6-1 22: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耕阅读,帮助更多孩子爱上读书!


2021年,教育问题依旧热度不减。教育焦虑不断升温,“鸡娃”现象层出不穷;教培机构乱象丛生,国家加大整治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该如何应对?家庭教育又该去向何方?


5月11日,以“科技助力,以爱赋能—家庭教育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坤提出了教育焦虑容易使孩子长大后患上“空心病”这一观点。他表示,只有孩子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成年后幸福指数才能提高。


教育焦虑使孩子“患病”

会上,赵昱坤教授重提近年来被不断讨论的“空心病”一词。“空心病”即人们内在价值感缺失。赵昱坤表示,如果孩子从小被功利的目标推着走,长大后就会变成没有内心尺度的“空心人”。


他指出,教育焦虑是造成“空心病”的主要原因,在青少年阶段过度焦虑会导致成年后对工作无兴趣,对生命无热情,进入“丧”的状态。《2020年度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11—22岁的青少年中,因学习造成的心理问题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等。

223824j6p3ww6mhhdd6opd.jpeg

赵昱坤讲到,一个人总在和别人比是因为他过于注重外在目标。假使家长看到得是孩子的内在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不再是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大学,那么孩子就是在跟自己比。一个人只有注重自我,才能有自主感、胜任感和连接感。


他表示,据最近做得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其成年后的学习、工作、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只有满足中小学学生的自主感、连接感、胜任感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他们在成年后才会更愿意学习、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以及更可能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


生活教育才是家庭教育

我们都在说好好爱孩子,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爱。但有时,爱得太多会把孩子给爱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爱孩子?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回应: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他表示,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家庭以生活为依托,学校以教学为依托,两者必不可少。

223824p44m1f4kbfvfzxzx.jpeg

朱永新线上发言时也表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不该被学校化、知识化,家庭不是第二课堂,孩子也不是“考试机器”。他说,“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脑的发育、成长在0到7岁这个阶段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等到孩子上学时,他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个性特征都已基本形成。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指出“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表示,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会干家务,家长也从来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后果就是孩子不懂怎样生活,也没有机会跟自己的父母进行生活中的交流,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孙宏艳说道,家庭不是学校,生活不能只剩下学习。


科技应用是好是坏?

“我女儿的一个同学特别爱玩手机,学校老师把手机收了,家长把手机收了,她会省下早餐钱再买一个手机,上课时偷偷在课桌下面玩。放学后,就把手机锁在学校的书柜里,老师不知道这一情况,家长也不知道”


孙宏艳指出,近年来数据显示,沉迷于网络以及视力下降孩子的数量逐年上升。她特别提到,亲子关系恶劣、家长专制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因为他们总感觉到受控以及缺乏自由。


她表示,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坏,而是怎样才能正确应用科学技术。网络的渗透是无法避免的,社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网络上好的内容呈现到孩子面前,把不好的内容剔除出去,在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之前,尽量给他营造一个好的网络环境。

223824u44putakpannoouc.jpeg

大力智能品牌创始人阳陆育表示,家长既然无法创造出真空的环境,那么就不要刻意回避科技产品。如果彻底回避就会让孩子走入极端。同时,教育产品的目的是连接家长和孩子,而不是制造隔阂,家长需要主动帮助孩子选择学习型科技产品。


他还特别强调,教育重在人格的培养以及人与人的连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活出自己。

1

END

1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协会」,搜索「gh_fc23aef22a88」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