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亲子矛盾中父母和孩子一定要站对立面吗?其实你还有第三选择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4-20 2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 | 张华
来源: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写过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史蒂芬·柯维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充分释放每一个孩子主动支配、而不是被动接受自己人生的潜能。他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本书叫做《第三选择》。


所谓“第三选择”,是相比于“听你的”和“听我的”而言的。柯维认为,面对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实现共赢并打开新局面,这便是“第三选择”(The 3rd Alternative)


听起来特别容易对不对?但是当你遇到以下这些问题时,会如何做呢?
 
002e35a6f0366b17ec1abae6c041bdb5.jpeg

以上六个问题都是我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经常面对的话题,虽然《第三选择》这本书里面没有针对这六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的灵魂之处就是教我们如何转化思维,让这样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书中讲了很多“第三选择”,有职场的、学校的和社会的,那今天我主要是挑家庭中的第三选择来给大家做一些案例的分享。按照惯例,我们先讲“湿货”再分享“干货”,也就是说我们先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明确解决问题应秉承的价值观,最后再分享方法论部分。
 
我也希望大家看完《第三选择》这本书后,会有以下三大收获:
 
A、懂得做智慧父母最重要的两个努力方向;

B、掌握为人父母培养孩子第3选择的方法;

C、学会面临困惑困境时转换全新思维方式。

ff92772adbb9a1c83e76c8cf67082811.png
“第三选择”不等同于妥协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面临两种选择:我的方法,你的方法;我的立场,你的立场。但在两种选择的观念里,很容易会忽视人的复杂性,无视人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而用对方的观点、所在的学校、所处的人群等去做无谓的反抗。
 
有人可能会说,“第三选择”是不是意味着选择中立。在我看来,中立很多时候是一种妥协,把妥协当做是最好的选择。但很多时候妥协就是和稀泥,没解决问题,甚至让问题更糟糕。有时候我们家长也经常做一些妥协,比方孩子玩游戏后,妈妈就说,今天我不跟你吵,玩完今天再说,但明天不许这样了。
 
你会发现明天并没有任何的好转,然后这个事情就被无限延后了,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而当你学会了第3种思维,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我们先看一张图:

bde3b0a3e1c2974437f126f4f15939b5.png

这张图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是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的,里面提及的“看见”、“找到”、“协同”都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意思,更多的是心灵、精神等意识层面上的感觉。
 
那我稍微总结了一下第三选择的四个步骤,左边的“步骤”是作者说的,后面的行为和关键词是我总结的,为了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c95c2fe8b8a98125b9b227b34dc41856.png
1、 我看到自己
 
核心意思就是,我不预设立场,不再固守“我是对的”,而是对自己的设想也会提出质疑。
 
比如说,假期计划一家人出去玩,交通方式是只能坐火车,但买票的时候发现有座票已经卖完了,怎么办?眼下是不是只剩下不去和无座这两个选项?相比自己做决定,其实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商量,引导孩子去思考更优的选择。

比方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还在火车上但是也有座位?很简单,就是带个小板凳。这个答案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想至少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里面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一个习惯。
 
再比方说,我们经常会讨论的一个话题:应该从小把孩子培养成为通才还是专才?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你要问少年商学院的老师,答案是:T型人才,就是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广度,但是在孩子感兴趣的那个领域,思维的深度非常重要。
 
有个观点很好,就是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期间通才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大学可以以专才为主。就像上次我们讲“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时提到: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上或专业上早早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是不合理的。让孩子从小就只发展一项运动,对他身体的协调性是不利的。另外如果让孩子早早成为专才,美其名曰让孩子未来能朝着这个方向有更大的理想,其实可以有“第三选择”——T型人才。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当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先不要为自己或者为对方设定立场,被A、B两个选项所困住,你要想,可能会有新的答案。这是“我看到自己”。
 
2、 我看到你
 
我看到你,核心是接纳。接纳说起来容易,但这要求我们,首先我们要关怀关心他人,其次要有赞赏竞争对手的心胸,最后即使当你跟朋友、孩子产生冲突时,也能够敞开心扉接纳他们。
 
最重要的是,无论你跟谁发生冲突甚至是重大分歧,都要记住一点:对方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观点,一个立场这样的“物”。人就是人。你虽然是“你那一方”,有立场。但是我更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完整的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价值、激情和力量。
 
少年商学院的的理念是全人教育,一方面我们要人格完整,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别人是完整的。
 
如果没看到别人,就是无视,或假装尊重。“我看到你”,就是致以敬意。这样的结果是,不会再冷场、敌意或对抗的火药味味道了,而是一个协同,各自的力量都强大,都有气场。
 
3、 我找到你
 
我找到你的意思是体会并且真正理解对方。大家知道少年商学院的全人教育冰山模型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同理心,“我找到你”某种意义上就是用同理心倾听,并且感知。
 
当别人与你的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回应是:你不同意?那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然后真的认真听。

找出冲突,不回避,或像刺猬一样习惯性缩起来防卫。也不将你的异议视为威胁,而是渴望向你学习。如果对方是性格好,又聪明的人,只是意见相左,那是扩展自己的机会,更要好好倾听,用同理心倾听,直到真正理解你。
 
斯蒂芬柯维在书中讲到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个女儿受到了挫折,在家里痛哭,说自己又胖又丑。爸爸就安慰她说,你在我眼里最漂亮。但女儿不相信,觉得因为是自己的爸爸才不得不这么说的。为了抚慰女儿受伤的小心灵,爸爸又举了自己的例子,但女儿心里还是一点也不好受。双方关系陷入僵局,后来女儿一气之下还离家出走了。
 
后来找回来后,女儿仍旧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说要自杀。这一次,爸爸没有着急,一晚上就对女儿说了两句话:我看得出你真的一点都不开心。你哭吧,尽情的哭吧。但父女关系从此后升级。
 
这个案例没有很特别,但我想说的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作为父母我们不要给予过度的关心,可以让孩子的情绪缓一缓,安安静静地陪伴着他就行。
 
所以,我找到你,意思是说,先倾听共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透过对方的眼睛看世界,透过对方的心灵去感受,这其实也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
 
4、我和你协同。
 
我和你协同,是真正创造第3选择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不要对抗,不要互相攻击,而是我和你一起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可能性,让一加一要等于十、一加一要等于一百甚至是一加一要等于千。
 
如何协同呢?我归纳了以下四个步骤:

bb7cb35f8a4bb509abf3b58d3aa6878b.png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理论?没关系,我举一个书中的案例,大家就明白了。

美国有一个公园,很多人去那里遛狗,搞得很吵又有点脏,另一方面呢,有没有充足的资金去维护,所以公园现在面临倒闭。现在搞得所有人都很郁闷,爱狗人士没法遛狗,不爱狗的居民没地方散步、锻炼。
 
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很有意思,就是在公园里修建爱狗墓园。墓园不用太大空间,主人可以纪念自家死去的小狗,但是要提供点资金,同时他们也可以带新的狗来溜达,但要小声并保持卫生。这样一来,既起到监督的作用,爱狗与不爱狗人士之间的冲突、公园的资金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协同的过程。
 
38b8e3051547a8bb9b773f8a780b1085.png
如何找到生活难题的“第三选择”
 
回到咱们一开始讲到的家庭关系中的六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用第三选择的理论框架来解决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解决方法:
 
1、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且屡教不改
 
1f7bde25e85dd0a295e787759379cdb8.png
 
我看到自己,意思是电子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不要一看到电子游戏,就觉得孩子废了。看见自己,就是推翻过去自己预设的立场。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习惯,总是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希望你稍微平静一下。
 
我看到你,意思是你可以列举孩子玩游戏的几个优点,接纳关心甚至赞赏,比方说现在的孩子都出生在苹果世代,玩游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再者你还可以挖掘和夸赞孩子的游戏天赋。
 
我找到你,就是同理心,通过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看问题,通过孩子的心灵感受他的信念。比如说,在学校学习压力大,孩子只是想通过打游戏宣泄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独生子女,可能在交友方面不太顺,容易感到孤单,通过玩游戏找到了有共同爱好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了解清楚孩子玩游戏背后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我和你协同,就是共同成长。其实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玩一个游戏,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就选画面特别精美、有设计感的游戏,也可以选一些能锻炼逻辑思维的游戏。

玩不是问题,重点是要一起制定规则,我们家的规则是周一到周五,在完成了做作业和阅读完后,可以玩电脑/iPad。孩子完成了新的挑战,我们也会有所奖励,但不会超过15分钟,周末可以适当延长到半小时。
 
2、和孩子之间越来越没共同语言
 
6e2a6de423bbd78c5b54b240c57fdd3b.png
 
这个表说得比较清楚了,我不过多解释。给大家举一个书中的案例。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爸爸是个音乐系的教授,弹得一手好钢琴,从小就特别喜欢跟女儿说,你要端庄,多听古典音乐,因为对你的气质和品位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女儿就是不喜欢古典音乐艺术,觉得很无聊,甚至连音乐都不喜欢,只喜欢跟小伙伴去钓鱼。
 
有一天,这位爸爸突然觉察到了自己应该要看到女儿,所以他决定跟着女儿去钓鱼,结果钓鱼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河边的一个水池里面,弄了一身污泥,女儿和她的同学看到后哈哈大笑。虽然特别狼狈,但是那天父亲特别开心。
 
回到家之后他突然听到女儿和他的伙伴在说音乐的事情,谈论最近在听哪一首歌,谁的钢琴曲等等。他突然发现女儿不光喜欢摇滚乐,其实也喜欢古典音乐,只是她觉得爸爸没有认真地跟他交流过,只是强加给他,所以非常讨厌爸爸每次谈音乐的这种态度。
 
就像我们家大儿子,虽然运动和成绩都不错,但性格上就相对内向些,回到家问他一些事情,他不是特别爱表达交流,但后来我们在阅读与写作上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头脑风暴,在运动上也找到了共同爱好的球类,慢慢地我们就成为了战友。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这种方式寻找和孩子之间有共同语言的协同效应。
 
3、辅导孩子作业忍不住发火但事后又后悔
 
0b9dc38d4e832a59c4200b4f8689ca28.png
 
在辅导孩子作业上,相信很多家长都是既痛苦又纠结,忍不住发火,事后又很后悔不应该这么对孩子的。上图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参考建议,重点讲一下第四点:单纯地陪伴或换个做作业氛围。
 
这里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只是陪伴。就像前面我们讲到那位爸爸与对自己长相不满意的女儿,用同理心静静地聆听很多时候比给予安慰更有效果。辅导孩子做作业同理,不要着急发火、责骂,至少等他把所有作业做完再说。

第二,换个做作业氛围,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做作业磨蹭或者专注力不强的孩子。对于比较好动的孩子,不一定要把他们关在书房里学习,有的孩子反而在稍吵一点的客厅更能专心做作业。

第三,不一定非要孩子盯着书本学习,可以让他听多一些东西,他虽然没有目不转睛地阅读,但如果能通过听音频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也是挺好的。
 
4、孩子学业太重没时间参加素质教育项目
 
bb574adade696f394d17d692814b9497.png
 
我相信这也是困扰很多智慧父母的问题,既想让孩子参加一些能够提升领导力、演讲表达能力、思辨力等素质教育项目,但奈何学业太重,根本没时间。
 
同样我们用第三选择的理论模型看看,有没有最优的解决方案。
 
第一,我看到自己。就是没有考到好学校,好像也不是一切都是白费;学科学习和素质教育,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今天不是有一个词叫学科素质教育吗?

第二,我看到你。我希望大家记住这句话,中等孩子同样可以出类拔萃。现在很多世界名校都非常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根据哈佛校报每年公布的新生特征,你会发现,被哈佛录取的孩子,他们在中学期间平均学习时间一个星期都不到四十个小时,一天都不到六个小时,可能只有四到五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花在兴趣、社团、体育项目上或者参与社区的一些建设性活动。所以说,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也会出类拔萃,但是要有特点,有深入发展的兴趣或者对一些事情有强烈的热忱。

第三,我找到你。就是说你要观察孩子在学习之外,有没有一个为之痴迷的兴趣爱好,它不会占用孩子太多的时间,你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不受学习机器的这种制度的限制。

第四,我和你协同。知识背景音也是素质教育,意思是说平常多给孩子听一些历史经济学,天文,地理,心理学,哲学等通识课,也有助于孩子的兴趣培养,提升综合素质,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了解少年商学院的少年知识星球,里面有世界上五十个大咖给孩子录的通识课。
 
最后一句话是幽默教养,让孩子身心放松。现在大家都太紧绷了,每天为着孩子的成绩、兴趣特长、升学留学焦虑。
 
5、夫妻之间沟通时总是反问和反驳
 
a8e7fbfac6146917e668c22278e706e5.png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朋友说,都老夫老妻了,总是觉得夫妻两人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我觉得生活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爱好的。

举一个我身边朋友的例子,因为孩子妈妈喜欢画画,对艺术方面很感兴趣,她丈夫鼓励她做一个小小的兴趣俱乐部,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艺术方面的交流,还有如何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等育儿经验分享。

一开始只是个兴趣圈子,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说每周一次聚会,每个月一起去看展。后来慢慢地人多了,夫妻两人就共同开了一家公司,主要是孩子妈来经营,她丈夫是其中的股东。

像这种情况,其实在我周围还是挺常见的。或许夫妻之间的感情会有不冷不热的阶段,甚至面临小小的危机,但通过倾听、个人脾性的修炼,夸赞对方付出,然后慢慢找到了一个交集,最终双方一起创造并参与一份小事业。
 
6、家庭氛围冷清机械缺乏人情味
 
384b5aa0839fcfae06857427b5ed004e.png
 
每当孩子长大了,去上学了,夫妻之间也各忙各的了。到了假期,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沟通、做出行规划,美其名曰“我真的太忙了”。但我以前做记者采访了中国100多位优秀企业家后发现,即使是这些身家上百亿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忙。
 
我看到你,意思是你的才华应该更好绽放才是。在家庭环境里面,在孩子养育之间,在饭桌上,其实可以允许并鼓励对方轻轻地绽放自己的才华。比如说,我经常给我们家孩子讲一些搞笑的段子和脑筋急转弯,还有编一些天马行空的故事,就像之前我跟大家讲过的神笔马良的故事,孩子们就非常喜欢。
 
第二,我找到你,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夫妻两个都有自己的事业,能不能有一天互换下角色。当然,互换的前提是都有独立的属于自己的事业。两个人互换角色后,可以看看对方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或者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西方的带孩子工作日,每年这一天带着孩子去工作。
 
这样的角色互换,真正地通过对方的眼神看到他的工作,看到他的焦虑、纠结和痛苦,看到他的才华被压抑之后被动妥协的不愉快。
 
最后,我和你协同,也就是共同成长。分享我们家的一个小小经验,就是仪式感,我们家会一起过很多节日。表面上,这个仪式感是做加法,但是我怎么觉得仪式感是简化生活中间的一些程序,把很多来不及或者忽略过的一些事情可以通过节日补回来,既强化这种仪式感,还带动了整个家庭氛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也会更有温情和同理心。
 
最后,如果让我总结几点实践心得,我会说:
 
A、智慧父母的两件超级武器:接纳与协同;

B、父母的真正职责,是培养孩子想出自己的第3选择;

C、幽默是永恒不变的第3选择;

C、多自我审视,告别原生家庭一些影响;

E、仪式感是建立归属感和规则的秘密武器。

今天我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小小的启发。最后我有以句话送个大家:

背对背不如面对面,面对面不如肩并肩。

背对背就是你和孩子之间,你和夫妻之间产生了一些纠结误会,互相不理会;面对面有可能是在正向沟通,有可能在互相指责;肩并肩是我们协同找到更好的第三选择,我们一起创造新的可能性。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少年商学院一直倡导的智慧父母。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敢让孩子做自己。每个孩子也都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样子。


作者:张华,来源: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国内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380w+高知父母都在关注,帮助6-16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399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