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孩子磨蹭这事真的无药可救了吗?美国心理学家支招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4-16 10: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10eaa632a48577d297cb2597e16726c.jpeg

十个孩子九个牛“磨”王,在育儿界,江湖第一大帮派,就是大名鼎鼎的“磨蹭派”!
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孩子们磨蹭这项必杀技简直就是与生俱来。家有磨蹭派的高危人群,爹妈注定不省心。
孩子磨蹭这事儿,真就无可救药了吗?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拯救一下被娃折磨的爹妈?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早上从起床、穿衣服、吃早餐到出门,晚上从吃饭、洗澡、刷牙到睡觉,娃们一个个的磨蹭大法技艺精湛,在生活中处处运用得出神入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少爹妈面对的,经常都是现实一片兵荒马乱,TA还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岁月静好。你已经火烧眉毛,连吼带骂,TA 还慢条斯理,无动于衷。


家有磨蹭派的高危人群,爹妈注定不省心。


特别是,当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一大杀手“写作业”撞上资深“磨蹭高手”,那注定是刀光剑影,火花四射,要么家长气出内伤,要么孩子被打出外伤。

“ 受不了啦!一小时才做了5道计算题!”
“ 淡定,我家两小时,生词抄写才抄了8个词。”
“ 哎,我都不想说我家三小时,一篇作文就憋出了20个字。”
“ 那你们是没遇到我家这款,一上午一字未动,就坐在书桌前发呆。”

在写作业磨蹭这件事情上,全国小学生出奇的统一。


喝水、挠痒痒、上厕所、玩铅笔、玩橡皮、玩手指……通通都是写作业时的常规操作,就像玩打地鼠游戏,一个又一个幺蛾子层出不穷,挑战你的耐性,更挑战你的底线。
都说要想孩子有效率,全靠爹妈发脾气。但日复一日的唐僧念经,紧箍咒已失效。磨蹭娃早已对老母亲的河东狮吼充耳不闻,对老父亲的大棒子熟视无睹。

爹妈气得要上心脏支架,但娃的磨蹭病却依旧顽疾难除。怎么办?孩子磨蹭这事,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孩子越催越磨
你需要弄清楚这几件事

1. 问:孩子真的天生磨蹭吗?

答:是的,这是人的本性。

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提到:


磨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正因为磨蹭,他们才能专注于眼前的事。
不会磨蹭的孩子,反而才是真的有问题。

大人对时间有概念,但孩子没有。在年幼的大脑中,时间是抽象缥缈的陌生名词。


人类幼崽所有的行动参考的标准,就是自己的节奏。


处于顺序执行状态的他们,对于时间天生是“惰性感知”。脑子里想的是我做完了这件事,再做下一件事。如果中途被别的事情吸引,那这件事就是“我想做的下一件事”。

父母喋喋不休催促的“快快快”,对他们来说只是空洞的语气词。


他们缺乏对时间的知觉体验,不懂5分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半小时有多长,而“马上要迟到了”,马上到底是多久以后?因为上次妈妈说这句话时,后来并没有发生迟到这件事,又或者,迟到了也没什么后果。


所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要求他5分钟做完一件事,这个要求有点“无理”,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5分钟有多长。


科学家和儿科医生通过研究,总结出来的儿童生理节律显示:

2岁半以前,不懂“时间”为何物,活在当下,对未来没有概念;

2岁半到3岁,开始初步认识“时间”、“先后”,能分辨“过去”、“现在”和“未来”;

4岁,具备一定的时间观念,可以描述一些日常做过的事情,但要到五岁,才能逐步说得出具体什么时间做的;

6岁,喜欢听从前的故事,开始能记住几点,但对于“10分钟”、“半小时”的长短,依旧没感觉;

7岁,能够看时钟,分辨具体时间了,却依然磨蹭,因为潜意识里还未接受“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这个观点。


孩子看似磨蹭,只是因为他们缺乏时间概念。


让孩子按照成长节奏,一步步感受“时间”,感受有秩序的做事规律,是帮助孩子摆脱磨蹭,学会时间管理不可或缺的过程。

2. 问:多催催,孩子就会快起来?

答:错,越催越磨蹭。

我们时常嫌弃孩子磨蹭,但这到底是孩子太慢,还是家长太快了?


认真观察,会发现大部分时候,是家长在用成人的节奏要求孩子。

  • 我们希望孩子一起床就立刻刷牙洗脸吃早餐;
  • 希望孩子一放学回家立刻主动看书写作业;
  • 希望孩子快速洗澡刷牙最好躺下就睡着……



但马不停蹄的世界是属于大人的,孩子的世界里——

  • 早晨刚睁眼,起床应该是床上翻滚两圈,伸伸懒腰,赖个床;
  • 放学多美好,应该是小区跑两圈,玩具玩一遍,零食吃几口;
  • 写作业有点烦,让我先摸摸文具,找找课本,搔搔痒;
  • 睡前想抱抱,那就多跟爸爸打打闹闹,再跟妈妈撒撒娇……



这些大人厌恶的“多动症+拖延症”,看似琐碎烦人,却是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中感受生活,建立生活规律的过程。

Laura Markham博士说——

孩子需要并渴望明确的生活规律。因为规律给孩子安全感,帮助他们发展自律的性格。人类会惧怕很多事情,“未知”最容易让人产生担心和恐惧。

大人尚且有拖延症,孩子更不例外。


拖延是一种本能,要么是因为任务过程很困难,要么是因为结果很糟糕而不愿意面对。


就像工作和家务会让你觉得疲惫和抗拒,所以你会用刷手机、玩游戏、喝奶茶、吃零食这些漂浮在表面没有压力的事情,让自己有一种“我在掌控,我在选择”的感觉。

同样,对于即将要做又不太想做的事情,孩子是在用这一系列小动作来让自己心理得到过渡,一点点接受,就像赛跑前的深呼吸,让自己有勇气缓慢抬脚,踏进新领域。而时间感、秩序感,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在孩子心里逐步建立,巩固。

幼儿磨蹭的真正原因,科学家用生物学角度给出了解释——

在我们人类的大脑里面存在着负责及时行乐的边缘系统,以及负责制定和履行计划的大脑前额皮层(理智)。人们每天的行动都由两种系统的博弈决定。


对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来说,磨蹭是由负责理智的前额皮层,受抑制于负责行乐的边缘系统而造成,此时并未形成生理化习惯。


当孩子逐渐成长,边缘系统强大起来,博弈的天平就会开始受控制,抑制前额皮层,向自律性倾斜。


所以说,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孩子的步子比较小,走得比较慢,比较碎,偶尔还会原地踏步转一圈。如果家长不管不顾孩子的发育特点,总像赶驴子般要求孩子跟上成人的脚步,越俎代庖,强行阻断他自己对“时间”的感受,最大的可能,是养出两类孩子:过分依赖型 or 自我反叛型。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

“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所以,想让孩子快,家长先得自己慢下来。上帝让你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牵着TA,但别拖着TA。

时间管理三部曲
是打破磨蹭的制胜法宝


能够对抗磨蹭拖拉的武林第一高手,就是时间管理。而父母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有时间观念。

只有认识时间,了解时间,才能懂得——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做一件事花费的时间有多长;磨蹭浪费的时间会带来什么后果。

1. 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成本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曾用经济学思维,剖析和解读了孩子磨蹭背后的真实原因——缺乏“成本意识”。

成本:是指想做一件事情需要付出的劳动力,或者是需要付出的一定的精力和代价。



具备成本意识的人,会理性分析做一件事情的付出,所以清楚自己的得失,明白什么事是“应该做的”,进而会在做事时加强自我控制,争取付出有所收获。

但缺乏成本意识的人,只想到“我想做的”,却不清楚自己付出了什么,会失去什么,所以会迷茫无目标,只顾享乐,时常沉溺在自己喜欢做的事里。


小孩子的天性,是以喜好来驱动行为,才不管“应不应该”,只管“我想不想要”。所以,帮助孩子认清“想要(want)”和“需要(need)”,就变得尤为重要。

2. 帮助孩子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Stephen R. Covey)提出的“四象限法则”(Four Quadrants for Time Management),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高频地给孩子渗透“重要“和“紧急”的区别,让孩子利用这个方法,学会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进行等级划分。


  • 步骤 1:给事件分轻重缓急


“我想睡多一会,不想起床。”
“我要去上学了,不然会迟到。”

前者是“想要”,但不做也不会有影响,所以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后者是“需要”,必须去做,不然会有影响,所以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我们需要先完成“重要的”、“紧急的”事件,再做“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建立这样的时间管理概念后,让孩子懂得做事不能全凭喜好,事情也分轻重缓急。

  • 步骤 2:将任务分门别类,装入四象限



家长们可以给一些选项,跟孩子讨论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或者给孩子们一张表格,让他们自己来分类。


孩子参与的成分越高,实现目标的承诺越重,就会越努力。比如:

Have to 是必须要做的事,哪怕不怎么喜欢。比如做作业、练琴、吃饭、洗澡、刷牙、按时上床睡觉等。


Want to 是我们喜欢、愿意去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画画、踢球、吃零食、打游戏等。

将日常任务分门别类,分出“高”、“中”、“低”的级别后,我们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完成任务的基本原则。


  • 步骤3:建立完成任务的原则


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马上去做!——重点关注,以最好状态和效率来完成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有计划去做!——按部就班,各个击破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抽时间去做!——高效完成,或减少发生


第四象限(不重要且不紧急):有空再做!——自由取舍,可做可不做

让孩子明白,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后,优先处理必要的紧急任务,学会舍弃没必要做的事情。


时间管理不是非黑即白,利用零碎时间,穿插着做不同的事情,争取时间做想做的事情,合理利用时间,就能延长时间。

3. 知道时间去哪,才能抓住时间

打败孩子的磨蹭,除了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还需要让孩子认识到时间都去哪里了。


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列时间安排表,给时间做预算,就像分配零用钱般,分配每日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同时,我们又需要定期跟孩子复盘,一起看看任务完成的情况。


哪些任务没有完成?(锻炼目标没达到、作业没做完、阅读时间不够……)


原因是什么?(吃饭花太多时间、写作业开小差、睡前洗漱太拖拉……)

计划好的时间被时间小偷偷走了多少?我们应该如何避开时间小偷,保护住自己的时间?



当孩子认识时间,懂得珍惜时间,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优化,减少时间的浪费。
这也是打败孩子磨蹭病的关键——建立起时间管理的内驱力。

不要学唐僧般碎碎念,也不要学观音用紧箍咒,而要学如来佛,用真经感化顽猴,助力他修道成仙。即便孩子的磨蹭功力根深蒂固,但相信只要我们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


育儿九九八十一难固然艰辛,但只要孩子一朝得道,懂得时间管理大法,家长省心养娃就指日可待了。

来源:蓝橡树 blue_oak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280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