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社工之问:我们真的有春天吗?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9-28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img (2).jpg
2009年,东莞市民政局正式购买社工服务,从那时起“社工的春天”成了行内人嘴里常用的名词。时过境迁,8年过去了,东莞社工像雨后春笋般的成长,由最初的69名社工队伍一下扩展数千人的队伍;由最初服务对象所理解的“拿着钱做好事的志愿者”到“有工资的工作”;由最初寥寥几个镇街购买到现在几乎覆盖整个东莞;由单一的服务渠道拓展到多元化的服务渠道,民政、卫计、社综、居家养老、青少年、学校、康就、特幼、新莞人、企业等...没错,在这辉煌的8年里,东莞社工的确沐浴着春风,然后春风的背后却埋藏着一股巨大的“冷空气”——流失率,这很有可能使得东莞社工重新冰封。

近年来,东莞社工流失率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流失率约为17%,甚至更高。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工流失。我们不谈客气话、不谈官方话,要说就说一线社工的真话。

第一点、老生常谈的话题,薪酬待遇以及薪酬构成问题。

首先,据多年前相关文件规定,政府购买一线社工年薪7.6万,扣完各种税收、机构管理费用后社工到手约5.5万。劳动合同规定社工综合工资4600,这4600还要扣除10%的绩效工资,扣除社保、公积金后,一名持证的一线社工每月到手大约3850左右。吐槽一下,绩效考核,根据规定每月扣460元作为绩效工资,12个月大约5520元,但是很多社工机构的一等绩效(年)3000元、二等2500元、三等800-1000元。口算了下,和5520对不上数呀,就算是还要扣什么个人所得税也不会扣这么多吧?请问这些钱哪里去了?

其次,社工活动经费问题,每人每月200元,在这个物欲横流,一斤猪肉近20元(别扯什么肥肉、瘦肉、排骨之分了),200元活动经费能干嘛呢?我们来算算,以普通社工岗位来计算,年指标活动16场,小组7个,个案20个计算;平均下来一个月要开展1个活动,2节次小组,新增1.7个个案,看起来不多。但是要配合领导要求,场面要大,人要多,奖品要丰富,200元能做些什么?稍微去探访下,远点的车费都补贴不上,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贴车费。

再次,报销系统,社工报销感觉很复杂很麻烦,自己贴钱,自己找发票,而且财务有时候没钱报销,时不时地说过期不候,我的天呀,哪些远离总部的服务点,一个月才回来一次,还过期不候,这怎么玩?

再再次,谈谈公积金问题,这个形同虚设的公积金伤了很多社工的心,在房子均价万元左右、房价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的东莞,70多元的公积金要积多少才能买到一个厕所?

说到这里,你可能又会说,你可以爬上去,做督导助理、督导、机构管理层。做人是要有理想,做社工也是一样,向上爬是必须的。但是越爬越多坑呀,例如:督导助理,几年才选那么一次,选最多的就是2016年,选了十几个。每月督导助理补贴1500元(一听,挺高的,不错吧?),实际又是一个坑,社协扣了您培训费用600元,拿到手900元(其实也还好吧?),到这里又是一个坑,这补贴它老是不准时,总是拖延不发。工作干了,活做了,补贴就是拖个几个月才发一次,真的感谢社协替督助存钱呀,“感激不尽”。督助还有一个巨坑,就是你跳槽的时候社协就不认你督助的资格了,这坑,够大的了,出这条规定的人应该要好好上一堂逻辑学的课程,难道广东人去北京打工就要取消广东户籍了?

薪酬上升问题,大部分机构是年满一年加100-150元/元,约每年增长1200-1800,增长率大约为2.5%,据统计2016年东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率8.3%,在这里说声对不起,抱歉,我拖了后腿。而且这个增长率是有上限的,最多加三次工资,意思就是等你累计加到300-450元的时候,你就算在这个机构终老都不会再加工资,除非你升官了,考证了,读研读博毕业了。

第二点、机构管理以及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关系。

2009年,社工因为一份文件空降东莞,大批社工机构涌现,一时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是物极必反,社工机构多了,机构大了,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首先谈谈机构层面的问题(问题太大,不概括了),机构文化的构建,大部分机构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如何做到让同工对机构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却是一个难题,甚至很多机构对同工不信任,开展服务时不单不给予援助,还处处阻扰,社工在做外展时还要考虑机构领导与某政府领导的关系去决定是否租借场地,某机构领导时不时出来告诉社工哪里是活动场地的黑名单等等。机构几乎很少关注同工的需求,机构对社工的服务少得可怜;在领导眼里,社工就是没问题的,但是实际上社工也是服务对象,也需要社工的社工来服务,社协是指望不上的,就指望着机构,但是机构很少重视,这也是引起很多社工离职的原因。

再次,重点讨论下机构与机构之间--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讨论。在东莞有一家想做秦始皇的社工机构,这几年来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恶性并吞其他社工机构的岗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良性并吞的确是可以促进一些岗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岗位服务断层与人才流失(尽管在得到岗位时保留了原有的一部分社工与服务对象,但是你投标时通过压价得到的岗位,到最后却发不出工资,这样真的好吗?)说实话,我觉得这家机构的老总应该是个历史文盲,他不知道什么是“合久必分、嬴政一统六国后秦朝也只有短短15年寿命而已”;应该还是一名语文文盲,毕竟连“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都没读过。或许我不知道背后有什么的利益关系,所以不再说了,暂时当我是一名喷子好吧。

第三点,社工的烦恼。

曾经有人说过社工沦落为“写工”,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这句话,不过社工的文书也是挺多的,除了文书外,各种总结就够烦恼的了。一年一次评估,一年一个变得评估表格,一些大同小异的表格,非得填几份,我想问问就不能用一份吗?车同轨、书同文行不行?例如:某评估机构的服务数据表格和社工机构的表格几乎一样,但是评估机构却非要社工填两份,我就问你累不累,复制粘贴也要时间好吧。
第四点、社工离职后在一些交接事宜处理不当以及对机构对新来社工上岗后的支持不到位也容易导致社工流失。

有部分社工离职后,和机构交接时,机构并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督使得离职社工在离职时有部分文书并没有顺利交接,落下了很多文书基本上都需要新上任社工的补写,这也会让新社工感到非常地痛苦和迷茫。而且在新来社工上岗后,很多机构并没有第一时间对新入职社工进行入职培训,特别是非专业的助理,使得新入职同工对机构运作不了解,归属感也就没办法继续提升了,更有的机构很多入职才短短一段时间就马上离职了,然后又开始招人,招人后还是不处理这些问题,造成了“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循环。

。。。。。。

说了很多废话,其实还想说更多。这些问题基本上所有的机构中层都知道的。今年春季,关于社工春天的说辞又再次来袭,什么人民日报报道等等,其实春天不是上上报纸、动动嘴皮子,当社工经费来源不再是单纯依赖政府、当社工能够自主自由地根据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当真正有关爱社工的政策落实时,那么这时才是社工的春天。

落笔至此,心里无比感慨。社工,我是爱的,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爱得那么卑微。曾经有人说过留下来做社工的都是平凡的、迷失了方向的单纯孩子,请原谅我说这句话。有一位已故香港社工先驱说过:先顾己后顾人。是的,在自己都还没经济能力照顾自己和未来的家庭时,请不要和我谈你的社工梦。

来源:社工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34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