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为什么孩子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却不听家长的话?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5-19 23: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之后,常常不听自己的话,可却格外听老师的话。

就像一个妈妈曾说:

“平时我让孩子做什么,他不是磨磨唧唧、拖拖拉拉就是要跟你讲条件,一点也不配合。

老师的话就像圣旨,比什么都管用,他都不用我们提醒,自觉地就照老师说的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里有4点值得反思,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01

学校环境中有明确的规则


首先,孩子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因为学校环境中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规则,就是行为的界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有了规则,孩子心中也会有一杆秤。

正如杜布森博士著作《勇于管教》中说: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268fef18930941b458b623423b981775.jpeg

而许多家庭中呢?可能很难说出几条明确的规则出来。

孩子的行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就不容易形成好的行为规范。

家长说教再多,也抵不上明确具象的规则来得有效、省事。

这就启发我们,“家有家规”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应该和孩子商量着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写在纸上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

比如9点前必须上床睡觉、玩完玩具必须自己收好放回原来的地方、电视只有周六周日可以看30分钟,等等。

幼儿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这一阶段要求严格一点,孩子养成好习惯,后面也就可以逐渐放手,不需要规则的约束,孩子也会自觉调整行为。


02

老师能够坚持原则、奖惩分明


有了规矩,还得有原则地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在学校中,老师对于规则会严格执行,不会随意妥协更改。

比如学生打架生事,上课偷看课外书等,就会给予相应的惩罚或批评;

谁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帮助同学、作业写得全对,就会给予表扬或是小红花的鼓励。

老师有原则,奖惩分明,看得到学生的问题,也懂得欣赏学生的优点,因此能够在学生心中能够树立起威信,学生自然愿意听从老师的话。

而反观一些家长,时常没有底线,不能坚持原则,常常因孩子哭闹或撒娇就妥协。

比如说好了只能看30分钟电视,孩子哭着还要看,家长心一软,就让孩子继续看。

这样一来,规则就失去了效力,家长说出的话在孩子心中也会失去分量,于是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缺少肯定和鼓励,只会抓住孩子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孩子被认同、被欣赏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影响他的表现。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领悟到:

家长对于原则性问题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让孩子觉得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

奖惩分明,做的不好需要让孩子接受惩罚,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

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发展得好,内心会渴望自己变得更好,于是自觉地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03

老师情绪更稳定,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


很多情况下,越是对待亲近的人,我们的言行越是容易失了分寸。

老师对待学生,是平等尊重的态度,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首先会耐心、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聊,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免会错怪或误会了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可交流沟通的平等氛围,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更能听进老师的话。
10774502fdc93f5807c8f87a5506f37f.jpeg

然而在家庭中,家长常常因为对孩子的过度关心、焦虑,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一旦发现孩子的什么问题,总是容易“上头”,首先发一通脾气,大吼大叫。

这阵势,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家长的情绪上了,反而不利于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所在。

家长总是情绪化,也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损伤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不好了,家长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告诫我们,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不管孩子再小,也要把他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看待,不随意斥责、打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要一点是好好沟通,懂得倾听,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弄清楚事情的本质,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04

老师做好了榜样,言行一致



在学校,老师总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榜样,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

比如有知识;说话做事得体;能够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要求学生不迟到,老师每次都会按时甚至提前到班级······
0203cb6b56c727aed9867e0d5b20bdfd.jpeg

而在家庭中,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听家长的话,是因为家长的言行不一致,不能够以身作则。

比如不按时作息;爱看剧玩手机,不看书学习;告诉孩子努力读书很重要,自己却热爱打麻将······

要求孩子的,自己却做不到,教育就会缺乏说服力。

有句话说得好: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父母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育儿先育己。父母做好自己,为孩子树立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与信赖。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
责任编辑 | 谢玉萍

7374843267780e77a217c06ae80ff65d.png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280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