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产剧《小舍得》又上了热搜。
在田雨岚的“窒息式鸡娃”后,子悠终于抑郁了。
虽然是剧,但这样的场景,每天在现实里发生。
今天这篇文,是从业多年的咨询师带给父母的另一个视角:
一个优秀的孩子,好好的,突然生病、抑郁,背后是跟父母一场长久的共谋,也是她隐蔽的自救。
作者|天雅 繁星
责编|陈沉沉
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这些年,我发现,
最让父母感到揪心的,并不是那些常年成绩不好的孩子;
而是那些本来学习好好的,却突然出问题的乖孩子——他们成绩断崖式下滑、生病、抑郁、严重的甚至走向自杀……
一般来说,如果是家里刚好出现了变故,我们很容易理解孩子症状的来源。
但更多时候,家里好端端的,没有异常,孩子却还是莫名其妙地出了问题。
这时,父母往往会感到很困惑、很着急——
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状况;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接下来该怎么办?
因为太常见了,所以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跟父母探讨:
好好地,孩子为何“突然”就出问题了?
01
首先,我想说,不存在“突然”。
所有的“突然”,都是蓄谋已久。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我的来访者小A,是一名高一女生。
她从小就成绩优秀,是老师和父母眼里的“学习好苗子”。
然而中考前夕,她突然发烧,最终以3分之差没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
虽然后来父母还是托了不少关系,把她顺利送进了那所高中。
但小A却从此落下了“发烧后遗症”。
从高一开始,她就时不时在课堂上头痛,后来痛得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学习,以致于不得不休学回家静养。
她去医院检查,并未发现任何身体异常,最后被确认为「心因性疾病」,转向心理咨询和治疗。
在咨询期间,小A非常积极地配合。
她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很喜欢学习,并期待着能早日康复,回归学校。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她深感愧疚,总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作为补偿,她每天都会主动做家务,打扫卫生,给家人做饭。
然而让人感到费解的是:
她在家里干活的时候,精力充沛,生龙活虎;
可一旦翻开学校的课本,或尝试去做题,她就会莫名其妙地头痛,甚至还会伴随着发烧发热。
不讨厌学习,却又不自觉地用症状来对抗学习。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02
后来通过持续的发掘和探索,我才发现,
小A的症状, 原来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她面对现实困境发展出来的「解决方案」。
她在解决什么呢?
她在解决——我如何做到:不努力,也能被爱?
小A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经常会基于孩子的学习表现,制定一些奖惩规则。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表扬、或者考了100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反之,就会遭到批评。
小时候,小A常常目睹“姐姐因为调皮捣蛋、考试不好,就会被父母训斥”的种种场景,使得她从小就意识到:
不听话、学习差是不好的,是会被嫌弃的。
而这,也直接影响了小A的认知和行为选择。
为了规避姐姐的覆辙,她逐渐变成了与姐姐截然不同的样子——
懂事、乖巧、学习好。
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她轻轻松松就可以取得好成绩,收获父母绝大部分的赞美与奖励。
但到了高中,随着科目难度的加大,她感到越来越吃力,很难再持续维持在原来的成绩水平。
而这,也逐渐激发了她内心深层的恐惧与担忧:
万一我学习不好了,就会变得跟姐姐一样,再也得不到父母的爱了。
对于一个曾经倍受关爱的好孩子来说,这种宠爱的丧失、地位的跌落,是很可怕的。
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她必须找到一个方式,让自己既可以理所当然地学不好,也不会失去父母的爱。
而“生病”,就恰好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不是真的学习不好,只是‘生病’影响了我的学习。”
03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
小A的症状之所以这么隐蔽,很大程度在于:
这是她和父母一场长久的「共谋」。
一开始,父母种种不经意的言行,确实给孩子传递出了一种感觉:
父母之爱,是有条件的:
你优秀,我就爱你;
你不优秀,我就嫌弃你;
而尚未具备分辨能力的孩子,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认同父母的价值取向,并想方设法考取好成绩,来换取父母的爱。
当父母对听话乖巧、学习好的孩子回馈以肯定和赞赏时,又会进一步强化孩子“努力想考好”的决心和行为。
这时,「共谋」便产生了。
一开始,孩子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一切显得非常和谐、快乐。
然而事实上,只有少部分天资聪慧的孩子,才可以确保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将「共谋」持续进行下去。
其余绝大部分孩子,都将会在成长的某一个阶段,从「共谋」的处境中脱落。
由于前期一系列美好、愉悦的体验,使得孩子在脱落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怀疑和对抗父母。
相反地,他们会把怀疑指向“无能”的自己,并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也由此,他们在潜意识里选择了通过症状去“惩罚”自己。
事实上,真正令孩子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学习变难、成绩下降这个表面事实;
而是背后可能会崩塌的父母之爱,和自我价值感——我不行,我没人爱。
换句话来讲,
症状,其实是当下他们能做的最隐蔽的「自救」。
通过这个方式,他们成功地规避了自己内心真正惧怕的灾难性后果。
04
当真正理解症状背后的意义以后,我们不难发现,
孩子“生病”,既是对背后亲子关系失衡的警醒,同时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回归正轨的契机。
那么,要如何把孩子从症状中解救出来呢?
首先,我们要找到孩子真正恐惧的点,然后协助孩子去消除这份恐惧。
这个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切身参与。
回到来访者小A的案例。
她非常害怕自己一旦学习不好,就会沦落成像姐姐一样,彻底失去父母的爱。
在这个维度上,她需要获得两个确认:
其一,虽然父母会因为学习不好而批评姐姐,但父母心里仍然是爱姐姐的;
其二,哪怕你学习不好,父母也依然是爱你的。
而父母要做的是,
就是将父母之爱,与孩子的学习表现,清楚地区别开来。
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就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和建议;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确保父母之爱、孩子的价值,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另外,仅仅是口头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在行为、情感的维度上,给予孩子真正的确认。
比如批评过后,依然坚持给孩子做好吃的,陪孩子一起看家庭电影,或带孩子出去玩。
比如看见和肯定孩子在学习以外所做的种种努力。
回到小A的故事。
当看到父母持续这样做之后,小A真切地感受到:
父母对姐姐的爱,并没有因为“姐姐学习不好”而消失;
同时自己哪怕不能去学校,父母也会肯定自己在家的贡献和价值。
这时候,她的症状就逐渐缓解了。
写 在 最 后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几乎所有父母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也因此,许多父母在言行上表现出来的爱,都会或多或少地与孩子的学习牵连在一起。
从而也很容易导致,在学习这件事上,父母与孩子陷入「共谋」而不自知。
在此,我想邀请各位父母们:
在辛勤操心孩子成长的同时,请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诚实看见孩子,让父母之爱回归纯粹。END
作者:天雅。一个有想法、有态度的心理学科班生;作者繁星:家庭系统流派,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研究;编辑:陈沉沉。图源:Pexels 上的 Migs Reyes 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