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第五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护苗计划-为困境儿童托起梦想”由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本期课程是《品格教育课程》的第三课,本期的主题是《乐观与悲伤》。由广州市知己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赖坚兰老师授课,课程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孩子们轻易明白品格的重要性,用最有趣的方法让孩子们获得快乐。本次有来自越秀区珠光街的14名困境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成长。
前序:首先在活动开始之前先给上一次排名靠前的小朋友派送礼物,小朋友们非常开心,老师趁此询问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要礼物,从而鼓励他们积极争取,提高积极的意识。进而切入主题,使得小朋友们培养自信。
第一节:什么是乐观?
乐观是一种满怀希望去看待生活的方式,同时带着对未来成功与幸福的期望。乐观是一种可以学习的特质,经过练习也可以变成一种思考的方式。
赖老师拿出一张关于“乐观”和“悲观”的许多词语,让小朋友们找到自己认为相对应的词语填在一张纸上,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认真仔细的寻找正确答案,大家都愿意积极思考,进入游戏角色。
1、初步了解乐观 探询对乐观的认识,引出乐观的反义词—悲观,并进行词语归类: 给出一张写满各种形容词的海报,让大家分类。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对折白纸,在白纸上面按乐观和悲观分两边将海报上的词语分类抄下来。让他们在大组分享,并且介绍“乐观”与“悲观”这两个词语。 2、如何看待半杯水 当学生们看着半杯水的时候,让他们描述它,是一半满(已经有半杯水)?还是一半空(只有半杯水,还有一半是空的)? 引导学生去理解乐观的人(已经有半杯水了)通常会相信成功可以通过练习和专注的工作获得,和在面对困难时会仍带着希望。另一方面,悲观的人(还有一半是空的)经常会对自己和他人觉得气馁和挫折,而且当面对重大的困难时会没有希望。 读下面的句子(或者自己造一些句子)。让学生们觉得句子是乐观的,就竖起拇指,如果是悲观的,就拇指向下。 “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个,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探险活动。” “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个,我不想去尝试,我会被吓到的。” “我们的旅行完了,天会下一天的雨。” “如果下雨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些室内的活动?” 这个介绍帮助学生们理解乐观和悲观是人们可以选择的两种不同的看法。我们希望学生们去辨别这两种思考方式,并且让他们体验到乐观是可以每天训练获得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品质。
3、拼贴画 让学生们去从报纸中,把反映乐观和悲观的的图像或文字剪贴在一起,做成拼贴画,并让孩子分享在什么情形下人们会乐观,什么情形下人们会悲观。 在这里,学生们探索乐观的好处和看到悲观如何消极地影响他们思考、学习、交朋友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怀着悲观的态度,一个人很容易陷在困境当中和限制他/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述大脑知识: 解释悲观的想法会激活杏仁核而关掉高阶的思考。平静的杏仁核能够让前额叶更容易得到清晰的信息,因此当人相信困难是会得到解决的,前额叶就能运作得更好。乐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以及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
5、案例探索: 让学生们想像:当校长皱着眉头经过他们身边。 如果你用乐观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如果用悲观的角度呢? 6、发展乐观的策略 1)换位思考; 2)用一个积极的想法替代一个消极的想法; 3)及时提醒自己,这是一种可以过去的情绪; 4)做有趣的事情:玩游戏、唱歌、讲笑话……
小朋友分享:
这次的品格教育活动使得小朋友们比上一期更加活泼好动,原本闷闷不乐的小朋友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有小朋友说这次的游戏非常的好玩,觉得在生活中要乐观的看待事情,遇到挫折不可以气馁,做一个乐观的好孩子。 还有的小朋友认为要和别人友好的相处,不能随便给别的小朋友取不好听的外号,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然会有小情绪的,其妈妈后来分享说孩子比以前更加的懂事,也更会理解人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也发现最开始不爱发言的小朋友后面也愈发积极,举手的频率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