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服务主要关注特殊边缘群体,到2013年,广州已有21个专项服务,如协助精神病人社区康复、刑释人员社区矫正、残障人士社区复健、外来人员融入社区及就业等。
买对了吗?
有人认为“没买对”
“当下的社工数量和素质并不能提供足够专业的服务。”
—— 省民政厅一前厅官
一位广东省民政厅前厅官不止一次在研讨活动中表示,大规模急速地开展购买家综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投资虽大,一时间能起到扶持社工机构发展的作用,但是当下的社工数量和素质并不能提供足够专业的服务,反倒是“拔苗助长”。
而“没买对”也是本报记者在社区采访听到较多的反馈。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数亿元的投入,市民却认为是撒盐入水,自己没尝到一点滋味。
至于社工机构,甚至是一直负责操持此事的民政部门,也正为“到底买得对不对”而陷入迷思,而这份迷思主要针对实际运行情况引发出的诸多问题而言。
运行之困
评标准入:
专家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日前,一宗关于萝岗区某街道家综的竞标纠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市民政局正在展开调查。
其实,早在试行之初就有人投诉称,有些购买社工服务的评标是一场“知根知底”的走过场游戏。“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这是无可辩驳的现实。”一位评标专家库的专家坦承,这个专家库初创时,由于广州社工人才紧缺,专家库的50多位专家主要由高校社工专业负责人、教师出任,而他们多数又是本土机构的发起人、理事、监事。“这就要看各位专家会不会主动回避。”
这位评标专家还指出:“机构和街道‘串通’的可能性更高。”刚开始参与评标时,很多社工机构连标书都不会做,但是他们会主动和作为招标方的街道搞好关系。“招标方会设定一些对机构有利的条件,为他们争取略高的分数。”
此外,个别招标项目可能由于地处边缘,例如要在萝岗、花都、从化等地开展服务,又或者服务难度大,如针对吸毒人群、刑释解教人员等,开标后没有足够数量的竞标机构前来应标。个别机构为获得政府购买,会请相熟机构前来“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