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谭建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新阶段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6-5 21: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5933ow20wccgppjx0lxe.gif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新阶段

学习贯彻《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的思考


谭建光


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30周年,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思考未来,做好“再出发”的探索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给青年志愿者回信、讲话、批示,勉励青年志愿者“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且肯定“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也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提供强大动力。因此,作为多年陪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曾经担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的专业工作者;也作为曾经参与《意见》征集建议并且参加修改审定《意见》集中会议的专业工作者;结合如何贯彻落实《意见》,开创青年志愿服务的新机遇、新格局,提出一些思考观点,提供广大青年志愿者交流分享。




01 青年志愿服务要提高站位、创新发展

我记得当年召开《意见》修改审定集中会议的时候,领导和专家思考最多、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志愿服务对社会大局、对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因为,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民生改善,已经成为各部门、各组织的共识,然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志愿服务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吗?怎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既是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对志愿服务的要求,也是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希望更有作为的新需求。这次,《意见》明确提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尤其是在“实现奋斗目标”的概念中,就涵括了志愿服务对国家治理体系、基层治理创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志愿者努力奉献、更有作为提供广阔的空间。志愿服务具有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利益的双重使命。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实施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国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等,以及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阳光助残”服务等,都在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志愿者是社会发展的创新力量,是志愿服务发展的活跃力量,要按照《意见》的勉励和要求,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功能,努力在助力伟大复兴、促进社会文明、创新社会治理、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02 青年志愿服务要凝聚力量、全面发展

我们在学习和领会《意见》的时候,特别感受深刻的就是“党建引领、全面参与”的体系构建。《意见》提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把志愿服务作为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同时,《意见》还提出,“创新社会动员方式,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从中获得指导、获得启迪。一方面,要认真加强党团组织对青年志愿服务的领导,提供统筹推动、支持保障,把握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探索多样化、灵活化的途径,不断扩大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尤其是激励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前沿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最先在2011年由市委市政府推动建设“志愿者之城”,市委书记担任“志愿者之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探索出全面加强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领导。同时,共青团组织积极配合、履行职责,做好协调推进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全市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出来、调动起来。如深圳“地铁义工”既有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下班的时候开展义务奉献、服务市民;也有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热心活跃人员参与服务活动,展示友爱热情。我曾经有一次应邀给深圳大学入党积极分子的青年讲授“学党史、共成长”的课程,就是这些参加地铁服务的青年学生,在地铁志愿者群里面,看到我讲授当时课程的信息,主动联系、听课学习的。又如深圳市公共安全义工联合会,招募青年外卖骑手、美团骑手、快递小哥等做“骑行急救侠”志愿者,利用走街串巷送快递、送餐食的过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解决,有效保护广大市民和外来人员的生命安全。深圳市党建引领、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社会环境,为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实现助人与育人“双重价值”提供便利,值得各地区参考借鉴。新时代的青年志愿服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团的引领,也要积极推动全面参与、全面活跃,让广大青年乐于参与、乐于奉献、丰富人生、体验成长。


03 青年志愿服务要深化服务、务实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要更加精准高效、更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意见》提出,“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优化服务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这就要求青年志愿服务“向上”和“向下”延伸,为人民群众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向下”即满足需求,就是更加贴近社区与农村群众的基本需求、迫切需求,尤其是急难愁盼的需求,以“一老一小”、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细微周到的服务,解决困难和问题。“向上”即引领需求,就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丰富精神生活、充实休闲生活、拓展旅游生活、密切交往生活等需求,开展有品质、有魅力的志愿服务。同时,《意见》还提出,“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建立项目库,持续推出服务清单。”历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的举办,汇聚了众多优秀的项目,并且建立了资源共享的项目库。在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进程中,要更多发掘优秀项目的内涵价值,推动优秀项目顺应需求不断延伸,逐渐形成精准高效的项目链。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获得者,浙江省宁波市银巢老人服务中心发动志愿者开展的“老骥快车”项目,以“双关爱、双文明”赢得广泛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城市退休老人有空闲时间、有丰富才艺;农村留守老人比较孤独、生活单调的现状。“老骥快车”项目定期招募城市退休老年人组成志愿者队伍,前往偏远山区为留守老人提供关爱和服务。一方面关爱慰问,赠送生活品;另一方面向农村老人传授文化知识、文艺技巧等等。与此同时,银巢中心还鼓励农村留守老人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并提供爱心陪伴、提供友爱温暖;另一方面农村老人运用学习掌握的文化知识、文艺技巧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点点滴滴的贡献。这种“双关爱、双文明”的志愿服务项目,以青年社工、青年志愿者带领城乡老年志愿者共同参与,各施所长、各有所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未来的青年志愿服务,要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功能,发挥更多更好的成效。


04 青年志愿服务要历练组织、乘势发展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都是在改革开放历程中诞生和发展的,都是在为社会奉献、为群众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的。进入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把握新机遇、适应新要求,不断增强能力、不断历练成长、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创造佳绩。《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队伍,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在各种各样志愿者的类型中,青年志愿者是最活跃、最热情、最有创造性、最有奉献性的。因此,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主动探索创新,更多在服务实践中锻炼和成长;也为其他群体提供先行探索、创新服务的经验。《意见》还提出,“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增进群众感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提高服务水平。”青年志愿者正是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既要奉献社会,也要充实自我。一是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引导成员学习新时代新思想,引领志愿者的思想进步,提高对志愿服务重要意义的认识,既是做好事、帮助人,也是为实现中国梦、创造美好生活作出贡献。二是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引导成员培养群众感情、勤勉服务群众。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关于党员干部、广大群众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论述,永远是开展志愿服务的指路明灯。青年志愿者要深入乡村社区、深入千家万户,了解群众的需求、体会群众的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培养群众观念,密切群众关系。三是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引导成员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品质、更有实效的关爱帮助。这样,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就能够提高素质和能力,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


05 青年志愿服务要拓展阵地、灵活发展

青年志愿服务要深入社区和农村,建立丰富多样、灵活实用的阵地体系。目前,全国各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技小屋、博爱小屋等,也有青年之家、工会之家、妇女之家以及快递小哥之家、环卫工人之家等,还有专门的志愿驿站、志愿者之家等阵地。《意见》提出,“注重内涵式发展,丰富站点的精神内核、文化价值。鼓励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志愿服务站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一方面要做好阵地全覆盖,在缺乏阵地的偏远地区、山区农村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阵地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提供关爱帮助。其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关爱服务农民工子女的“七彩之家”、关爱服务残疾人的“阳光之家”等,在新时代要发挥更多的功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既要让青年志愿者设计和实施越来越多有效帮助特殊人群的服务项目,也要发挥特殊人群的素质能力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如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上展示的“轮椅飞扬”项目,就是在“阳光之家”关爱服务残疾人的同时,也吸引和激励肢残人群参与志愿服务,以轮椅上的励志舞蹈传播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深受社区居民、外来青工、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发挥很好的励志教育作用。可见,很多志愿服务阵地都能够开发新的功能、发挥新的作用。《意见》还提出,“引导和规范网上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方式。”青年是中国网民的主体力量,也是网络创新的活跃力量。要大力推广“上善网红”“网善力量”“晴朗网空”等志愿服务,让青年志愿者在网络时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06 青年志愿服务要塑造文化、品质发展

青年志愿者要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文化引领、获得文化熏陶,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传播普及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志愿服务,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作出贡献。《意见》提出,“加强志愿文化宣传阐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追求,把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体现到志愿服务工作各方面,彰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道德力量。”为此,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青年志愿者向上向善,用中华优秀文化培育青年志愿者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作出贡献。同时,《意见》还提出,“增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社会规范,体现到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之中。”尤其是要创新青少年志愿服务文化宣传普及的方式方法,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的途径,创造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文化。近年来,在大中小学开设志愿服务课程、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吸引学生及家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有效途径。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开展的“华彩少年强”志愿服务项目,以“中华少年、志愿精彩”为宗旨,引导少年儿童诵读红色经典文化,浸淫中华优秀文化,体验乡村农耕文化、感受时代先进文化,与此同时参与关爱互助文化的推广,参与关心帮助社区老人、外来工子女等志愿服务。这样,让许多自幼成长家庭条件好、经济生活充裕的孩子们,在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中吸收经典精华,获得人格全面发展,获得快乐健康成长。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也是“大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07 青年志愿服务要面向世界、合作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还要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繁荣,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全球南北合作等。《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为重点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实施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率先探索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国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以及联合国项目服务计划等,在促进世界人民“民心相通”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还要探索更多的途径、开拓更多的渠道,为青年志愿者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全球共同服务提供机会。《意见》还提出,“鼓励国内志愿服务组织与相关组织、机构合作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适宜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此,要加大力度培养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青年志愿者骨干的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积极寻求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世界志愿者协会等国际组织、地区组织等的合作机会。暨南大学“声海志愿服务队,发挥港澳台侨学生对世界各国了解和熟悉的优势,吸引他们深入社区农村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社区建设带给人民的实惠、带来环境的变化;也鼓励他们积极联系境外媒体、网络、组织、机构等,将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和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尤其是运用外国机构、各国人民习惯的传播风格,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志愿服务,引起广泛的反响和好评。新时代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空间,值得探索创新。


青年志愿者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先行探索者和积极推动者,在贯彻落实《意见》,促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健全、全面发展的进程中要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作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大的成绩。



215935o5d4dw3nwdquy0yd.gif
作者简介
215939bamtatp7mizz7lap.png

谭建光(1960年——),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END
215939n99hisaspmfibtrt.gif



※感谢阅读※

215940q3e4l02z0czg3lee.png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215940vtpkraphh0ttq6te.png


215940bz5wdz20w2dayskm.png






215941es4niz6mkekiheih.jpeg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社志会」,搜索「sgzyzcjh」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7粉丝

503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