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在民政部工作的彭艳妮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儿童福利院,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光,她产生一个想法“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帮助到这些弱势人群”。
作为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彭艳妮希望通过帮扶公益组织创始人,支持到他所在的公益组织,进而对整个细分领域都能够有很大促进作用,践行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民间公益”的使命。
在镜头前,彭艳妮从自身20多年的公益经历出发,讲述了她对公益的理解,也剖析了当前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难点。
她说:“公益组织的最大价值是让弱势群体被看到、被接纳。让我们的社会成为是一个更美好、更包容的社会,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所有人都有权力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抖音公益发起“共益Insight”栏目,希望邀请不同专家学者与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助力社会公益,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中来,共创美好。
本期栏目,公益Insight对话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以下是部分观点节选:
公益的本质不是免费
共益Insight:您是什么机缘巧合去做公益这件事的?
彭艳妮:1996年我大学毕业考入民政部,在社会福利司工作,主要做社会福利、孤儿和残障儿童的保护。当时刚到民政部没多久就去北京儿童福利院,这是我第一次去儿童福利院,北京市的儿童福利院属于福利院里硬件条件很好的,但我当时看到很多孩子挤在一起充满渴望地看着我,给我很大的触动。当时我就有种懵懵懂懂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帮助到这些弱势人群。之后我陆续做过一些跟残障儿童、流浪儿童有关的公益项目。
2003年我去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我所在的部门做了很多跟社会领域相关的项目,其实是我之前工作的一种延续。那时候我们会去做一些公益组织的培训,接触到很多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我被这些创始人的信念感和使命感所打动。比如说,我见到很多帮助残障小朋友的公益组织,这类公益组织的创始人往往都是残障孩子的妈妈,他们为了孩子认识了很多相同处境的妈妈,于是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康复去帮助更多孩子。他们在做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克服万难坚持下来。再到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南都基金会,它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和我想做的事情非常一致。
共益Insight:大众往往认为公益就是免费的,您对此怎么看?
彭艳妮:把免费和公益划等号是个误解。商业市场有些东西也是免费的,比如商场试吃,以免费行为来服务它最终的商业目的。而公益里面的一些服务可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比如养老机构、残障人服务机构,收取一点费用来补贴它的成本。所以免费和公益不能划等号。
到底什么是公益?其实要看它的目的是什么。公益是为解决一类人的问题而去帮助别人,这一类人在面对相同的问题。公益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利他,另一个原则是自愿,我做这个事情是自愿的,不是别人强迫我做的。
公益的最大价值在于让弱势群体被看到、被接纳
共益Insight:怎么看公益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彭艳妮:看公益组织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我觉得关键要看它对别人到底有什么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去做养老、残障服务,但它并没有很多人去做具体服务,那公益组织就可以帮助政府去提供这些公共的公益性质服务。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出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会去做一些自己所在领域的公益活动,那公益组织会是它的合作伙伴。从公众的角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公益组织是他获得价值感的一个渠道,参与公益慈善其实可以获得个人的幸福感、价值感和成就感。比如我想做一点好事,那我可以加入到某个公益组织中去做志愿者。
除了这些功能性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公益组织能为社会创造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让大家感觉到这个社会是有温度的、是温暖的,人们是被关怀到的,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民间公益组织更倾向于去发现一些大众没那么关注的,但同样非常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举一个例子,罕见病,在十几年前,人们对罕见病的认知非常少,中国最早开始做罕见病的公益组织是一个叫“瓷娃娃”的民间公益团体。它的创始人得了一种名为“成骨不全症”的罕见病,会经常性骨折。很多医生都没有见过这种病,导致被误诊,再加上没有合适药物,所以很难被有效治疗。而这类公益组织的最大价值是让社会大众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存在,他们一方面将病友组织起来积极治疗,另一方面也与政府、学者沟通联动。我们能够看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药物进入医保体系。
这也是民间公益一个比较大的价值,让本来不被看到的被社会看见。
共益Insight:您在参加公益项目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细节改变了您的一些日常认知。
彭艳妮:我们现在正在帮扶一家心智障碍领域的专业机构,他们帮助一些有心智障碍的人康复和融入社会。之前很多普通人或许会觉得心智障碍人士可能什么都做不了,慈善机构、政府给他们钱,保障他们基本生活就行。但实际上这些心智障碍朋友需要也能够融入社会。
他们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只是我们普通人的偏见以为他们做不到。这个公益组织教他们怎么做饭、怎么叠被子这些基本生活技能,也组织他们出去旅游,他们很喜欢外出旅游,再协助一些企业帮助这个群体做一些融合就业。我们普通人之前可能对心智障碍人群有一些误解,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公益组织来消除这些误解。
另外,我们也接触和支持过一些盲人帮扶项目。我了解到盲人朋友也可以跑马拉松,可以自己坐地铁,他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使用电脑,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换衣服,这些可能与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不相符。
这些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第一个阶段要面对普通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后会来帮助你,第三个阶段是真正融入,大家把他当成普通人一样看待。
所以还是那个观点,公益组织的一个最大价值是让这些群体被看到、被接纳。我们要建设一个很包容的社会,无论是健全还是残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所有人都有权利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公益的最大难点在于人才缺乏
共益Insight:南都公益基金会和大家平时听到的基金会有什么区别?
彭艳妮:我们不去直接服务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们服务支持的是服务这些人的公益组织。这有点像投资机构去投资企业,只不过我们的投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让这些公益组织能够带来更好的社会价值,能够去更好地帮助到他们想要帮助的群体。
这个模式的形成其实经过一些调整。最开始我们是做操作型的公益组织,就是直接去服务这些帮扶对象,我们做的第一个项目是解决流动儿童的上学问题。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很多农民工来大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却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没办法在大城市上学,当时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去帮助这些打工子女上学。
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民间公益发展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缺乏人才。人才不够,想靠我们自己单打独斗就去实现“支持民间公益”这个使命是很难的。
所以之后我们设计了银杏伙伴成长计划,针对一些公益组织的创始人,给他们提供资金、学习机会,帮助这些公益组织更好地发展,这样他们可以到更多地方、基层,针对一些特定领域去做帮扶和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支持一个人,到他所在的公益组织,再到这个细分领域,都能够有很大促进作用。
共益Insight:为什么中国做公益的人才如此缺乏?
彭艳妮:这个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公益在中国还是一个小圈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认知太少,很多人不知道普通人也能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更不用提年轻人将其作为一个工作的选择。第二,我们的资金是募集来的,它的薪酬标准确实和企业相比会比较低。有能力又愿意拿少一点工资来干活的人本来就是少数。第三,公益成效无法简单地用数字衡量,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等待结果,比如帮助一个残障小朋友融入社会,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看到成果的,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看到成效。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的过程。第四,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关于公益慈善的教育也确实比较少。做教育的目的可能不是说你今后一定要从事公益慈善的工作,而是应该激发年轻人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能够更好地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和谐相处。
共益Insight:您对未来想要投身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彭艳妮:人为什么会去做公益?这跟人需求层次是相关的,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而在做公益的过程中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的。
对于年轻人,不一定要全职做公益,你的生活中可以有一些公益的元素,比如做志愿者、捐一点钱、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参与到一个公益项目,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你对社会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认知,也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如果选择全职做公益的话,那就要想明白它的成就感虽然很强,但它的上升空间、薪酬体系不会像商业机构那么高,你会不会后悔?
公益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
共益Insight:关于公益结合商业的说法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企业是打着公益的幌子赚钱,您是怎么看?
彭艳妮:公益和商业的结合其实是一个模糊地带,其中会产生很多新形态,肯定会有很多观点,大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
我个人觉得公益和商业的结合必定会越来越多,这两者原本就并非泾渭分明、水火不容。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出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消费者好感的获得,或者是单纯的社会责任感的承担,都需要去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
而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它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依靠捐款不足以维持生存的时候,可以去尝试自身造血或者借助诸如企业的力量来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中国公益还处在一个发展比较早期的阶段,目前还不成熟,需要有更多主体包括企业参与。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更多主体进入这个领域时,需要去遵守一些基本常识或者说公益伦理。比如很多企业或者个人在做公益时会带着钱到一个地方,举办一个活动,把钱给到小朋友再一起拍个照。这类活动看起来很好,但对小朋友来说不一定是个开心的记忆,对他来说他也有自己的尊严和隐私。再比如说天灾到来时,企业捐水、捐方便面、捐衣服、捐奶粉,开着车浩浩荡荡把东西运输到灾区,不仅中间会产生很多物流等成本,这个地方可能也并不需要这么大量的物品。
这些公益的基本知识需要更好地向大众普及。我们需要维护一个友好的环境,让大家真正的有方法做好事。
共益Insight:相较于以前传统公益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对公益带来什么改变?
彭艳妮:首先互联网可以打破界限,包括沟通的界限、组织的边界,比如在灾害面前,很多志愿者可以依靠互联网快速集结起来迅速行动。第二,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流量优势直接将公益项目面向大众,提升公众的参与,比如说头条寻人,参与的人数和人次是呈几何倍增长。第三,公益组织首先需要利用数字化工具去提升工作效率。我们支持的一家公益组织在做河流守护项目,他们会基于小程序组织志愿者去本地的河边走走、观测有没有污染、捡拾垃圾,河流污染的情况会直接在小程序里记录,他们再将整理好的信息和数据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从而促进河流保护。这也是互联网和公益深度结合的一个体现。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字节跳动公益」,搜索「gh_7d69ee0fb872」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