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追不上我吧啦啦啦啦啦啦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没有撤退可言 …… 上面文字一出现,你的脑海中是否已经响起短视频的旋律?孩子抱着手机短视频刷不停,是不是早已见怪不怪?恍恍惚惚间,亲子冲突“避之不及”,“家庭大战”就要一触即发……深陷碎片化的短视频,“乐不思学”的青少年为哪般?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探索一下。 短视频的即时快感通过奖赏大脑把人留下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不知不觉地浪费时间看喜爱的视频,其实是大脑的奖赏系统发挥了作用。很多人可能都体验过,一时空闲或无聊就忍不住打开各种短视频客户端刷一刷,而且一旦开刷,就欲罢不能、停不下来!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青少年。
此外,对大脑的扫描结果显示,在视频开始的最初几秒,大脑中负责快乐中心的神经活动增强,而与风险决策等相关的神经活动则有所减弱,从而使人更频繁、持久地看短视频,真是“云端短视频数十秒,人间已过几小时”。 为了在头几秒抓住用户的注意力,短视频通常每隔两三秒就有一个镜头切换。青少年的大脑如果长期以这种高频率刺激为食,就容易把它当成正常刺激,然后持续期待……
久而久之,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低频率刺激就会失去兴趣,甚至对于旅游等娱乐活动感到无聊,更别说需要付出努力的学习、独立思考了。因此,专注力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稀缺“品质”,个人时间倾向于碎片化。 青少年的生活有无限可能,但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加上较大的学业和竞争压力,容易叠加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短视频因简短、有趣和易获得性,趁虚而入,自然就成了青少年逃避现实压力,获得暂时放松的一个工具。
然而,当青少年从刷短视频的云端徜徉后,回到现实往往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空虚与无意义感,直到拿起手机又躲到了短视频中,空虚、无聊和烦躁暂时地戛然而止了。
就这样,即使一些青少年刷短视频刷得快吐,也难以放下手机中的短视频,不得不开启一次又一次的恶性循环……
帮助青少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增加现实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对刷短视频获取快感的心理免疫力,以及对时间体验的充实连续感。 1.稳定的父母情绪和健康轻松的家庭氛围。这可以帮助青少年更有效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给青少年一种心理的稳定感,以缓冲和面对青春期的暴风骤雨,从而减少他们对即时快感的依赖。
2.坚持正念冥想练习。短视频是高频率刺激,而正念冥想则恰恰相反——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上,在很少刺激甚至没有刺激的情境下,体验内在的宁静和深度的喜悦。刚开始练习,哪怕从坚持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具体怎么练习呢?可点击《试试正念呼吸训练》。
3.和孩子讨论相关科普知识,建立正确认知。父母可以真诚地和孩子讨论诸如前文所述的脑科学知识,帮助孩子了解短视频推送背后的逻辑,站在更高维度看待刷短视频的行为。同时引导孩子运用短视频的推送特点,主动拓展感兴趣的领域,做自己的主人。 减少青少年通过刷短视频获得即时快感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把时间碎片化的机会。
1. 用闹钟限定娱乐时间。家长要提前和孩子确定刷短视频的时长,同时还要约定闹钟提醒失败后的应对方案等。一旦约定好,要相对严格地执行。
2.父母要能够守住底线。很多时候,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表面看起来在发脾气,但内心深处却可能期待父母能够坚守原则。就像坐在过山车上,你不断地推那根保护你的压腿杆,你是想要推开它吗?还是要测试它是否足够稳定呢?某种程度上,父母其实就是青少年的“压腿杆”。
3.寻找替代满足。家长要提前和孩子交流,当孩子因为无聊想要刷短视频时,可以做哪些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一本有趣的书,户外活动,动手做美食等,培养孩子的兴趣。
4.创造无电子产品空间或时间。比如睡觉时电子产品不放卧室,尤其是床头伸手可触的地方。或者约定一个时间段内,全家不用电子产品等。 短视频终归是身外之物,即便内容如何光怪陆离,怎样使用短视频的最终选择权仍然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家长应帮助青少年们,努力感受知识的海洋和外在世界,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价值所在,幸福茁壮地成长!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疾控动态」,搜索「zgjkdt」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