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关于乡村振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如是说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3-14 1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这个满怀希望、备受瞩目的春天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乡村振兴是今年两会热点话题之一,搜集整理了十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qw2.jpg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提交了《关于“后脱贫期”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基于过去1年的调研和实践,马化腾今年在《关于积极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中提到,“腾讯为村”平台2021年最新的问卷调查显示,没有特色产业、缺乏人才,是农村网民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网民对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诉求迫切,超过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设施、医疗设施、公共基础生活设施等,是农村网民最希望得到智能化改进的方面。马化腾建议,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同时,他认为,人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应该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对此,他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包括: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等。(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
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
qw4.jpg

目前中国有不少农业大专院校的学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很多人把跳出“农门”作为主要奋斗目标,近70%的农业类毕业生转行从事非农产业,这对乡村振兴战略来讲是巨大的损失。

怎样让涉农的学生毕业后愿意去农村并留在农村工作?怎样吸引其他更多人才到农村就业或创业?

刘永好建言,一是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国家拿出一部分经费支持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可采用每年每人补贴1万元、连续补贴3年的办法,实实在在缩小与在城就业的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建设、扎根农村;二是从产业、融资等方面给在乡、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以帮扶,鼓励大学生和其他年轻人愿意在三农领域就业或创业;三是着力提升农村的教育、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逐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来源:中新经纬)



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
万企帮万村助力乡村振兴

qw6.jpg

丁佐宏认为,消除绝对贫困,广大投身脱贫攻坚战的民营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应当继续发挥优势,继续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把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用绣花功夫接续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久久为功,帮助脱贫人口逐步致富。为此,丁佐宏建言,一是政府搭好台,村企唱好戏。呼吁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做深做透做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把企业信息和村里的相关信息都公布在平台上,让企业和村里精准“相亲”。二是市场为导向,产业促振兴。万企帮万村一定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放大产业带富效应,走造血式乡村振兴之路。非公企业要发挥行业优势,立足企业实际,牢牢抓住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这两个把手。三是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娘家人”的作用;四是谋划好“万企帮万村”行动见效后非公企业退出机制。(来源:华夏时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丽娟: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qw8.jpg

庞丽娟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目前的成效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城乡中小学特别是乡镇以下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还比较明显。为此,庞丽娟在《完善我国乡村教师综合待遇政策制度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中提出,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特别要体现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尽快实施国家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岗位特殊津贴制度。加快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庞丽娟重点阐释了两条乡村教师呼声很高的建议:一是加强住房保障政策,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二是以子女教育基本保障为重点,制定乡村教师子女入学的优待政策。“这样既能有效回应乡村教师的最大关切,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待遇水平,相信也将有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有力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乡村教师队伍和稳定长期从教。”(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全国人大代表杨铿:
补齐偏远乡村学前教育短板
qw10.jpg

杨铿在今年两会上围绕如何继续坚持教育援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建言献策。

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在继续坚持教育扶智上,杨铿建议,首先要加大政策力度。

具体而言,应当继续保留中央、省教育扶助支持政策,继续实施重点工程行动,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投入;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实行差异化资助政策,充分满足相对困难家庭子女多元化教育帮扶需求;继续多措并举、多方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形成长效帮扶格局。

其次,杨铿认为,必须深耕薄弱环节。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乡村建制调整改革和易地搬迁安置等动态变化,逐步实现基本教育资源均等化,着力破解“村空、乡弱、城镇挤”问题;推进偏远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改善升级;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持续投入,发掘、倡导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最后,坚持教育扶智,杨铿建议还应当加大学前教育数字化投入,引导电信、教育、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组织兴建、捐赠数字化设施和服务,打通乡村与城市教育的数字鸿沟;加快师资培养,实施“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增量提质计划”,大力发展幼教辅导员队伍;建立公益援助项目评估体系、评价机制,发掘典型模式和优秀经验,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林:用电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qw12.jpg

李晓林表示,电商帮扶与社会力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是他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焦点。他表示,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将进一步挖掘脱贫地区优质农特产品、建立和完善产品溯源体系、广泛开展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助推农特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转型升级。

李晓林表示,中国电商扶贫联盟还将以产业帮扶促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群众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让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qw14.jpg

龚胜生表示,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且意义重大,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和生态、文化振兴的结合,同时加强乡土人才建设。
龚胜生表示,乡村振兴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传统村落的产业振兴要注重环保。他提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遗存丰富,有些甚至成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文化遗产要与产业振兴结合,发挥其应有价值,传统村落看不见的文化要“物化”成具有吸引力的资源,看得见的文化则要加以保护。
“任何发展、战略实施,最终决定都在人。”龚胜生强调,乡村振兴的关键离不开人才,而传统村落的人才缺乏比较突出。他建言,在每个县级单位建立乡土人才培训中心,传统村落应制定人才队伍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对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内的现有乡土人才,要给予保护和扶持。同时可以实施乡土人才工程,造就一大批能够扎根乡村、为乡村服务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韩平:乡村振兴 教育先行

qw16.jpg

韩平认为,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生态文明等全方面的振兴,是各个部分协同关联、整体部署、协调推进的过程。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缺失了乡村教育的乡村振兴将是不完备、不完整、不完善、不完美的。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软实力的振兴。乡村教育是乡村人力振兴的重要源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及人的现代化所蕴藏的强大乡村人力资本。乡村教育是积累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要载体,它能够优化提升乡村人力资本存量,释放农民的人力资本潜能,造就具有乡村文化知识、富有乡村情怀的乡土人才,进而以人才支撑的形式强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杨维俊: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

qw18.jpg

在杨维俊代表看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我们将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产业特点等因素,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集种植养殖生产、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甘肃政府服务网)



全国人大代表孙斌:构建农产品供应链

qw20.jpg

今年两会,来自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孙斌在建议中提到,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保障,首先要落地数字化物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助力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先一公里”,解决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问题。

他建议,菜鸟等有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参与到农村数字化物流体系建设中,构建“产、运、销”一体的供应链,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来源:消费者日报网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4粉丝

540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