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政策倡导】林桂鸿:将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纳入低保范畴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维尼聪明可爱志 愿 者 发表于 2018-4-17 10: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齐志公益 于 2018-4-19 16:09 编辑

文/广州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林桂鸿
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政府就首次正式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更是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脱贫攻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残疾人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成绩,小康社会触手可及。

作为一名在社区从事精神健康服务的社工,笔者深深感受到近年来国家、政府对精神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分别在精神残疾人的治疗、门诊、社区康复、生活保障甚至监护人等方面都出台了不少政策和补助办法,使精神残疾人及监护人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帮助。笔者在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中也经常会听到精神残疾人及家属对政府的称赞和感激之情。特别是在去年就有见报道说:广东推出无业重度残疾成人可独立享受低保待遇的利好政策,更加提升了精神残疾人对生活的希望。

另一方面,笔者在一线临床服务中也发现,其实所有级别的精神残疾人都亟需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笔者就职的机构中,有一群精神残疾人的家属,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已退休,年纪比较大,拿着一份本来可以颐养天年的退休金,却养着一个或以上的精神残疾人,生活过得很拮据。这些家属长者们很多身体都有病痛,本应由儿女来照顾养护的他们,倒过来要照顾养护儿女,这就是我们经常见之报端的“老养残”问题。

笔者在去年的一次上门探访中,发现一户非常特别的家庭,家里有三个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父母已年过70岁,有退休金,身体有各种老年病,母亲还刚做过手术,因为两个老人家退休金加起来超过低保线,在笔者探访的当下,这个家庭还不是低保户。这种状况比较尴尬,按照政策,这个家庭应不属于低保的范围,但如看实际情况,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是病人,都在服药,都不是劳动力,依靠两个老人家的退休金生活,每个月过得捉襟见肘。

站在社工角度,笔者提议,不论残疾级别,成年无业精神病残疾人都应纳入低保范畴,理由如下:

一、精神残疾在五种残疾类别中是一种很特殊的残疾,很多罹患者,不论评残级别(一二级为重残,三四级为轻度残疾),他们都需终身服药或反复住院,都需花费不菲的医药费用。不会因为是轻度残疾,花的医药费就一定比重残的少,反而是因为每个精神残疾人的病种、病情、服用药物的不同,导致他们花费的费用高低不等。

二、由于精神残疾人需要长期服药或反复住院,药物对他们都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他们在身体技能等方面都有退行的状态,这些退行的状态,社工在一线临床服务中发现,重度和轻度精神残疾人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三、很多精神残疾人,残疾级别和他们平时身心状态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在他们病情稳定的时候,一级和四级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在他们病情不稳定的时候,四级也会表现得很混乱。所以我们会看到在精神残疾人监护人有奖补助中,补助的标准不是以残疾级别来厘定的。

四、不同级别的精神残疾人,都面临就业难的瓶颈。就拿我身边的服务对象来说,能够真正算得上就业的人,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原因:1、病情影响。受病情影响,精神残疾人职业技能减弱,反应能力,专注力,持久性,抗压力等都不能和正常人相比,故很难像正常人一样完成工作任务。2、污名化。由于社会大众对精神病的不了解,导致很多人对精神病残疾人有误解。3、企业难以承担过高责任。有企业宁愿招收其他残种的残疾人,也不愿意招精神残疾人,因为精神残疾人如病情复发,非但做不了事情,企业还要为此付出大笔费用,企业伤不起。笔者在一线督导时,就有社工反馈很多企业现在都不找精神残疾人作为企业“挂靠”(这里我们暂不管挂靠的对错)对象。

五、最低的生活保障对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稳定病情促进复元有很大的帮助,让其重拾对生活的希望。精神残疾人的病情稳定,除长期按时按量服药以外,更多是受整个现实环境的不停影响。一个没有经济收入来源,还要向父母要钱,处处受制于人的精神残疾人,其对自我的认可,对生活的态度,对未来的期盼,我们很难想象会好到那里去。与其让他们生活在悲观失望,病情不停复发的无力感中,不如让他们拥有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在经济支持方面有稳定的感觉,让其对生活重拾希望。而在一线临床服务中的反馈也是如此,越有稳定的经济支持,康复者的复元越有成效和趋于稳定。

六、将所有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纳入低保范畴,表面上看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但如果从长远看,反而是一种节省资源的方式。如果精神残疾人病情稳定,则能在医疗等方面节省诸多资源,家庭安宁和谐,也能间接减少滋扰、肇事、肇祸等事情的发生。

七、将所有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纳入低保范畴,也不会培养他们懒惰不就业的行为。很多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都有非常强的就业意愿,奈何受病情影响,以及现实的就业环境,他们处处碰壁,很难就业。反而低保给了他们一剂强心针。有了一个最低生活保障,也就少了一个后顾之忧,反而会促使他们卸下包袱更加轻松自然的去努力就业。

八、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扶贫工作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而帮助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解决低保问题,实际上也是扶贫工作的内容,没有成年无业精神残疾人的小康,也就不算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

以上是笔者在一线临床服务中的一点思考,希望社工在政策制定这一方面能提供一些视角和思路,为政策的制定贡献社工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