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时曾被问到:“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答:“社会工作。”他接着说“很高大上的专业啊。”我笑道:“哪有,我们社工算是弱势群体了,你们要多关爱我们啊。”他笑着说:“怎么可能。”
的确,在很多人眼里,社会工作者一直是以助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样一群帮助别人的人们,又怎么会是弱势群体呢?别急,接着往下看。
一、社工的人身安全
随着我们国家不断在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现如今,许多地方也纷纷构建社会工作服务网络,社会工作者服务的领域在不断地增加,其服务对象的类型也不断增多且变得复杂。
美国,NAS在1999年时针对348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其中有51.3%的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安全,有32.2%的人承认自己曾遭受过至少一次暴力对待(包括语言暴力),有15%以上的人表明自己在出外勤时曾遭受过至少一次的暴力威胁。
在中国,2012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一位女岗位社工在上班期间惨遭男上司侵犯,2013年,新疆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发现恐怖份子,报警后被暴力杀害。这两例事件固然是个例,但是从上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是存在着的,并且是处于中等层次的危险行业。
我有个朋友就曾在工作期间受到过伤害,一次,他和其他社工一起去乡村做一个问卷调查,在访问完这片区域准备转向下一个地点的时候,突然从侧面窜出一条狗,并且狂吠不止,在他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条狗朝他的腿部咬了一口,而后众人赶跑了那条狗,并带他去了医院。
在我们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场景的不同,服务对象的更替,会产生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我们注意、警醒,并对此做一系列的防备,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才能更好地去帮助他人。
二、社工的情感
社工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社工是以自己去影响他人的,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时会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去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而社工的专业准则要求自己不能从服务对象身上获得回报。
社工不求回报的付出,加上一些服务对象给予的要求过高,自身无法实现,会令社工产生心理落差;还有服务对象在受助时,会向社工宣泄负面情绪,大量的负面情绪无法排解,会让社工的情绪和自身的理念发生变化,会产生情感枯竭和降低工作热情,有时也让社 工对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怀疑,使人变得消极。
社工的工作模式也使得社工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身心都得不到放松和缓解。对此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转移不良情绪。
我曾问过一个资深的社工工作了这么多年后有什么感受,他回答我说,很忙,很疲惫。
有一段时间受到案主的影响,自己会不自觉的想很多,工作也倦怠了,回想这些年来做过的事,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万能的,对服务对象的帮助极其有限,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这些年不断地在工作,也在不断的学习,有意识的让自己时不时的休息一阵子,使自己放松下来,慢慢摆正心态,缓过那一阵后,心态也慢慢变平和了。
三、社工的社会阶层状态
社会工作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民间的知名度和普及度仍是有限。很多地方仍没有覆盖到,也没有让大众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人们不了解社工,社工的工作也很难往下开展。
再者,社工有时会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进行资源调配,但其分配的时候也往往受到政府、机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依据自身喜好来分配,也就是说,社工这个资源分配者的功能是受限的。加上社工在社会分工中的定位也决定了社工不可能是处于社会高层。纵观上述可知,社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仍是处于低层。
有很多我认识的刚入职的伙伴跟我聊天时,都会抱怨一些普遍的问题,在他们进入社区时问到身份时总是很难向居民解释清楚,而居民由于不了解社工的性质,会对社工的来意和工作抱有怀疑和敌意,有些服务对象会认为你都不够我经历得多,你怎么能解决我的困扰呢。
再者,进入社区时也会遭到居委会的阻挠,不认可,有时还会质疑社工的工作能力。还有他们在外与他人交谈时,当提及自身的工作时,社会工作也常常被人误认为是不是一门适合长期工作的职业,这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从上述三点来看,社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弱势群体。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去帮助他人,将关注点都放在了服务对象或其他事情上,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的满足,忘记了我们也是处于弱势的对象,我们是服务者,我们同样也是潜在的服务对象。
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自身的问题和需求,并解决它,就很可能会出现像上述中一样的事例发生。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外界资源,构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用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如机构举办开展一系列讲座和培训或找督导进行宣泄和治疗,同工之间也可以相互帮扶。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才能更好地去帮助他人。
来源:乐助乐仁专栏作者长江大学王集敬(Finis_terr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