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共享公益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不应是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才才能做的事情。公益应是大众化、共享化,不仅有资本公益参与者,也应该有平民公益参与者,要让公益深入到每一个人的人心。 来看完整版 近几年,共享单车在各地不断推广,在民众当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与此同时,共享单车所秉持的共享理念服务,也渐渐蔓延开来。许多商家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如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
谈到共享理念,它其实并不是现代才诞生的理念,而是自古以来便有之,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不患寡而患不均”,它们都有共享理念的影子。随着时代的更迭,不同时期对于共享理念也有不同的诠释。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共享理念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着,并且朝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现在很多行业都与共享扯上了关系,公益事业也不例外。我最近有在关注共享公益。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在网上开了一个水果店,在他的店里,每当有人产生一笔消费,他便会向某个公益项目捐出1分钱,随后我又在网上其他店铺和实体店看了看,发现这种每消费一笔便捐一笔钱的活动有很多商家在开展。
还有一些爱心书屋计划,每个人把手上的闲书或者自己小时候的读物拿去捐赠,工作人员把这些图书聚集在一起,分类,然后送到有需要的学校里,建一个阅览室,供大家传阅;在这当中每个人都能直接参与公益活动,大伙捐献的这些钱财、书籍,大家共同享有而不占有,这也是一种共享公益。
以前,我们老是说,要号召大家来做慈善,奉献爱心,但是传统的慈善事业,让我们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它们靠行政动员、靠政府号召,坐在屋子里等着人们捐赠,大家都是被动的参与者。
再者,传统的慈善事业更像一个行政机构,很多项目、钱款走向都不是很透明,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让人们很难产生参与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反而时时要担心着自己捐的钱能不能安全抵达受助者手里。
这样的慈善事业让人为之怯步。经历一系列事件后,现在大家也很少提及慈善了,更多的是号召大家关注公益事业、为公益出份力。从慈善事业到公益事业,这有什么转变呢?
我个人认为,公益事业主要是解决和改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社会服务方面;而慈善事业呢,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的发展和生存条件;公益是为服务对象创造机会和条件,慈善是改善服务对象现有的需要。
关注有需要的个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现今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服务如何开展也成为了国家和公益机构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也开始关注公益,参与公益。加上共享公益的提出和发展,更是让公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不应是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才才能做的事情。
公益应是大众化、共享化,不仅有资本公益参与者,也应该有平民公益参与者,要让公益深入到每一个人的人心。无论你身份地位如何,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你热爱公益,皆可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涌现出来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单靠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力量是不足以承担的。共享公益的出现,其实就相当于整合资源,集众人之力开展服务。而且现在人们参与公益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捐钱捐物的时候了。更多的是希望参与进其中。
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也不一样。开餐饮店的人可以为服务对象制作爱心便当,教师可以义务为学生们讲课;每个人通过共享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资源,最大程度的为公益服务。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人人皆是志愿者。
共享公益的提出其实像一个平台,把有志于公益的人们聚集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点滴的努力和奉献。大家用自己的方式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共享公益又带给我们什么呢?我认为,是蜕变;是共同发展;是新的生活方式。共享公益的发展,势必会对传统的公益模式有所冲击,公益开展的方式也更加多样,不只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捐物,还将有很多新的公益方式出现。
在共享公益模式下,人们会更加深入地去服务和了解服务,而不是像以往的浅尝辄止,因为每个人都亲身参与了进来。在这样的模式下,行业、服务对象、志愿者都会有一定的改变。
在我们参与公益的时候,不仅仅是服务对象获得发展,我们自身也能从中获得发展,技能的提升、价值观的发展等。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
所谓共享发展,本质上讲就是要实现对人的利益包括公益和私益的公平配置,其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都能得到维护和满足,二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条件能够得到保证,三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共享公益实际上相当于先富带动后富,通过各方努力,减缓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也不止于物质需求,而更多转向精神需求,公益,也是人们实现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共享公益,大概就是让这个渠道更畅通,更多元,更放心了吧。
现今我们有很多共享公益的模式在运行,我希望还能有更多更有创新的模式出现。
来源: 乐助乐仁 王集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