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新学期以来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否有和之前不同?如果孩子出现讨厌学校、总是说自己没朋友、觉得孤独、感到自卑等,是时候多关心孩子的情绪状况了。根据2021年2月情感疾患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的韩国社区研究分析,厌恶学校、孤独、自我憎恨和自卑是儿童抑郁症状的核心现象,家长应注意上述情形,帮助孩子适时寻求协助。抑郁情绪往往有多种表现,不同的年龄层随着其生活样态和身心发育,显现的特征会有所不同。例如青少年常见的抑郁症表现是易怒,而非抑郁情绪。为了找出儿童的抑郁情绪表现,韩国学者于2007至2010年在韩国天安市(人口约60万的中等城市)进行神经发展疾患筛检研究。该研究收集了10,233名6至12岁的小学生调查样本,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进行筛检。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9.3岁。是儿童抑郁情绪最核心的4个表现。另外,学业困难(学业成绩下降)、难过(哭泣)、自卑(打架)、自我厌恶(负面身体形象)、缺乏愉悦感(厌学)、悲伤(孤独)、不爱上学(缺乏友谊)等的权重明显高于其他。台湾卫生福利部桃园疗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陈质采说明,儿童如出现情绪困扰,通常不是单一因素,这牵涉孩子本身的气质、个性及与周围的互动行为,如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所表现的退缩行为让大家比较不敢找他玩,他们与同学的互动往往较被动,因而感到孤单。陈质采提醒师长,帮助孩子首先要觉察这样的现象,避免恶性循环,如功课不好的学生问问题时,很容易被回应:"这题这么简单,你怎么不会呢?",这样的对话对孩子并没有帮助,反而让他陷入自卑的情绪。因此需了解孩子学习的问题所在,到底是注意力不够?还是基础不佳?与孩子一起讨论出解决办法或具体的步骤、策略。有些孩子不太能说出自己的困扰,这可以从日常互动中鼓励孩子多说出自己的感受,如制造亲子或师生的共处讨论时光,让孩子自在的分享他的生活、想法和感受。台湾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儿童抑郁症有许多细节需经由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师评估,但通常儿童的行为即是反应出他的需求,师长若观察到孩子长时间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无端的哭泣、负面思考、成绩突然退步许多、易怒、拒学,则需关注孩子及时想办法改善。从上述研究更能发现,"积极的预防"应该是从建立好的行为模式做起。包含让孩子了解到抑郁症相关的信息,使他能同理周围一些困扰的同学、朋友;也需建立儿童的社交技巧,包括:打招呼、分享、交流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儿童与人互动。另外,还要帮助孩子积极养成好的"解压习惯"。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让孩子快乐起来;同时也应该引导孩子建立起自我照顾的意识,及时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孩子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不快乐,要及时告诉父母。如果发现孩子长期有抑郁倾向,且在疏导后发现效果不大,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心灵成长家园」,搜索「xinling_JY」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