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孺子
□傅志伟
参加某社团组织的活动,其中有个板块是慈善公益。该板块由省级电视台策划,在大屏幕上播放困难家庭生活画面的同时,主持人语调沉重地旁白介绍情况,并请上受助人,一组接着一组,共有十个家庭。
十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主持人数次哽咽,我也被感动得几度潸然泪下。擦干眼角,我蓦然发现站在台上的几个孩子犹如犯了错误,全都低垂着头,有人还一直啜泣。我猜也许他们有感于同台人比自己更加不幸,身世更加凄惨;也许是主持人的煽情重新揭开了他们的伤疤,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活动间隙,我与主持人进行了简单交谈,他一副铁肩担道义的豪侠气,说其中一个孤儿原本可以享受政府救助,却因为母亲是个有精神障碍的流浪女,直到父亲早亡时也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孩子就一直无法上户口,从而无法领取低保金。在节目组的干预下,当地公安局才答应尽快解决他的黑户问题。
我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而有关部门不办理,有关部门涉嫌不作为,媒体应该深层次挖掘,多角度报道。公益慈善不仅要关注个案,更应该在机制建设上多下功夫。
我们旁边有一群传媒学院的大学生,她们也认为现在的救助体系很伤人的自尊。在她们学校,有许多贫困生宁肯节衣缩食也不愿申领助学金。大家议论,那些孩子因贫困遭受他人歧视,如今还要站出来出卖自己的痛苦以博取社会的关注,为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不得不忍受精神上新的戕害。这样的慈善更像施舍,这样的爱心涉嫌作秀。
还有,我们的公益慈善为什么总由媒体唱主角?弱势群体怎样才能更有尊严地生活?这些问题解决起来,肯定比举办一两场慈善公益活动难得多,但这样的事情应该有人做。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步伐能否快些、再快些……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