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至23日,“牵手阅读爱满童心”情绪管理主题活动在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黄翰村、中洲镇马岗村开展。活动在广东省民政厅、肇庆市民政局、怀集县民政局指导下,由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东莞市正德公益服务中心协办,资深心理咨询师梁钧律担任课程主讲,为55名留守及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赋能课程,助力其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播种自信成长的种子。 动画+游戏:让情绪管理“看得见” 22日下午 ,齐志社工团队驱车来到下帅乡黄翰村,心理咨询师梁钧律以原创动画短片《齐宝和志宝情绪小故事》拉开活动序幕。动画中,乐观开朗的齐宝与内向敏感的志宝组成“情绪管理小搭档”,通过情景故事引导孩子们直面成长中的心理挑战。
随后,心理咨询师梁钧律利用《情绪认知卡》和《情绪贴纸》等教具,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的“五种色彩”,并通过“情绪猜猜乐”“你演我猜”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识别、表达情绪的技巧。 “看我眼神!”在黄瀚村的情绪猜猜乐游戏,8岁的小杰(化名)正对着小伙伴挤眉弄眼。只见他眉毛拧成八字,嘴角耷拉到下巴,活脱脱把厌烦演成了表情包。台下20多个孩子笑作一团。 多元表达:从被动到主动的情绪游戏 23日上午,齐志志愿者来到中洲镇马岗村,开展情绪管理主题活动,由于投影设备故障,活动以情绪互动游戏为主展开。孩子们两两一组,通过《情绪认知卡》进行即兴表演和互动,不仅提升了情绪认知能力,更在欢声笑语中建立起了情感表达的勇气。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倾听、理解和支持他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更加自信、开朗。 孩子们还自创“眉毛舞表达快乐”“外星语疏导压力”等创意形式。活动现场,8岁的小杰(化名)用夸张的八字眉、瞥起嘴角来演绎“厌烦”的情绪,引发全场阵阵欢笑。正如马岗村儿童代表所言:“每个表情都是会说话的超能力!” 情绪认知:构建乡村儿童心理成长内生力 活动后,梁钧律指出,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情绪问题往往源于长期缺乏情感回应与有效的疏导工具。为此,她提出了“三阶赋能”解决方案:短期内通过趣味化工具建立情绪认知能力;中期着重培养自主管理能力,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长期则需建立起家校社三方协同机制,共同守护儿童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情绪认知卡》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被梁钧律形象地称为孩子们的“情绪翻译器”。它帮助孩子们将难以言说的感受转化为可以描述、可以应对的具体问题,从而迈出自我认知的重要一步。 长效护航:定制工具包守护乡村儿童 作为“牵手行动”肇庆组品牌项目的创新实践,“牵手阅读爱满童心”情绪管理主题活动致力于打造一套适合乡村儿童的“情绪管理”系列课程。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项目已为肇庆地区留守和困境儿童定制200套《情绪认知卡》和500册《儿童心理调适手册》,这些定制化的工具包深受黄翰村、马岗村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后期,也将在怀集其他乡镇陆续发放。 此外,项目还将组织定期的“情绪魔法小课堂”,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到怀集乡村,为孩子们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辅导,学习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情绪认知卡》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游戏化教学、角色扮演等沉浸式体验,持续强化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