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志愿赋能|当志愿服务遇上“区块链”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5-22 1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赋能

当志愿服务遇上“区块链”

从纸质档案的手工录入,到初代的封闭信息管理系统,再到基于移动网络的应用程序,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迭代升级。如今,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引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志愿服务的场景中,一场志愿服务的“数字革命”蓄势待发。在今天的志愿赋能专题中,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区块链”能为志愿服务做些什么。


1

何为“区块链”


通俗地说,区块链好比由众多个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组成的链条。如果把整个互联网想象成一个大家可随时进出的交流会,无论谁的信息改变,都会把信息公布出来,然后整个交流会的成员都可以把信息记录在自己的一个加密的小本子上,这个小本子可以给任何人观看但却不能修改。当大家想要查看信息时,就可以翻阅所有区块的小本子,选择多数记录相同的信息作为正确信息。每个人的小本子就相当于区块,交流会就相当于链条把这些本子都串联了起来,就形成了区块链①。因此,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益场景中,使得各类信息(如慈善捐赠,社会组织及服务信息等)进行透明公开,方便社会监督。

133911d7gkx7oh9i5hh19c.jpeg

图1-区块链简介


2

区块链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志愿服务工作中,有利于实现志愿服务信息与各类公益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同构建随时随地、场景多样的志愿服务生态系统,让志愿服务“链”起来。区块链在志愿服务场景中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3912dmc4g13ze1efcfoz.jpeg
图2-区块链技术优点


有助于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的记录,提升社会信任

随着志愿服务逐步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事业单位考核内容,保证志愿服务信息的公开度和时效性,直接影响志愿者的信任感和参与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进行社会监督的需求。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四大优势,有利于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安全监管体系,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和安全性,对应解决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志愿信息记录不准确、志愿数据难以存储和查询等问题。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构建一个公开透明的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库,便于公众监督。2018年4月19日,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对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提档升级,以第一账本LedgerOne联盟链为基础设施,推出了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系统1.0版本,在全国率先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区块链信息系统,有效推动了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在数字化发展上的提档升级②,将活动信息、服务时长、公益积分等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继而生成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方便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志愿者和广大公众更方便准确地获知各类信息,有助于提升不同主体间的信任感。


有助于实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规范化发展。

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地区的志愿服务记录仍依靠人为操作,容易引起“志愿激励乱象”,如擅自为志愿者开具志愿服务工时证书或篡改志愿服务时长,或是在支付志愿补助时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信息公开透明是推动激励机制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长转换成通用积分,有效实现志愿时登记及兑换信息的的异地存储和转移,方便志愿者对所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自主查询,也有助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进行统计分析,不断优化激励机制,切实推动志愿服务激励工作的规范化。2019年,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青芝坞街区推出西湖志愿服务体系3.0版本,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通过建立“志汇”益商联盟,扩大了积分兑换范围,群众可以通过志愿服务APP用益币兑换一瓶水、免费早餐或民宿95折优惠券。当前,“志汇”益商联盟已吸引杭州银行、民宿、餐饮等420余家爱心商家入驻,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新思路③。

133912afywrn11jf1wnxrn.jpeg
图3-西湖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


通过“时间银行”提升志愿服务+互助养老的可行性

时间银行是把当前无偿、志愿服务他人的时间存储起来,是人们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互助养老的有效手段。目前,时间银行在美国、瑞士、日本等地均取得成功实践,但在我国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包括保证服务时间的准确性,确保时间存储和兑换的公开透明,以及实现数据信息的流转和兑换问题等。区块链技术具备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终生可追溯的特性,能够确保时间资产不被篡改,保障了数据存储和兑换的公开透明,避免了数据纠纷。近年来,2019年,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南京的时间银行志愿者人数、被服务人数、服务次数等方面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截止2020年10月,南京市时间银行线上注册运营的服务点达 1116 个,累计审核通过申请注册志愿者 18097人,服务对象注册总人数 19983 人,共完成有效订单29921 单,志愿者累计存储时间 17062 小时④。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加持,志愿时长被篡改、丢失、无法兑换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免除了志愿者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大提升了志愿服务+互助养老的可行性。

133912xf39ik8fsff830ag.jpeg

图4-区块链在时间银行的应用

随着区块链日渐应用于志愿服务领域,二者的有效融合有望大大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数字化和专业化。未来区块链与志愿服务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区块链最通俗易懂的解释,看了后连小白都懂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8511751549092492&wfr=spider&for=pc

[2]全国群团组织首创成都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青年志愿者公益平台

https://mp.weixin.qq.com/s/M5e8ITUMFqV-KEBVYnBlMA

[3]志愿服务积分可“变现” 杭州西湖区创新激励体系

https://mp.weixin.qq.com/s/BzyByGhaOW3clz5DkhzK_Q

[4]《时间银行,你存过吗? 南京实现通存通兑,一年存储时长 14076 小时》,中国江苏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700720007830536&wfr=spider&for=pc


图片来源:

  • 封面图:鸵鸟区块链,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VI5H0QT0511QUF7.html

  • 图片1: 《区块链助力健康养老“智慧”发展》,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https://mp.weixin.qq.com/s/Kk9qRYoTp721IQ0cZ-Ee7Q

  • 图片2: 搜狗网,https://pic.sogou.com

  • 图片3: 《西湖志愿服务进入刷脸时代,服务积分还能兑换福利!这个3.0版不简单》, 青春浙江,

    https://mp.weixin.qq.com/s/3Ra6VxFmjjg14JutzEfTTw

  • 图片4: 《“区块链+时间银行”,引领建邺养老产业新变革》, 建邺播报

https://mp.weixin.qq.co。m/s/k1B9nkKs9wt08DVmJVcaIA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搜索「zgzyfwyjzx」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7粉丝

502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