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情绪管理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水平之分的话,是从“无意识的压抑与或泄”到“有意识的宣泄或承受”再到“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
无意识的压抑或宣泄
情绪,尤其是强烈的情绪,如果没有处理好,伤已又伤人。
“无意识的压抑”明显属于伤自己比较多的类型。
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老师的各种教导或者他们的干预方式,让我们觉得有些情绪是不适合的,是不能有、不能表达的,或者他们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习得一种忽视、压抑自己情绪的习惯,我们会自动的把它压抑下去,或者觉得它无所谓。
但是事实上,这些情绪一直存在着,变成“内伤”,不断积累,有一天突然爆发出来,连我们自己都不自己怎么突然这个样子,相信很多人体验过,或者见过这样的现象。
如果说“无意识的压抑”伤自己比较多,那“无意识的宣泄”明显伤别人多一些。“无意识的宣泄”有以下两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一种是以情绪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别人觉得你的表现有点过分或者有点奇怪。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你跟对方交流过程中,不知道说的哪句话“伤”到了他/她,对方突然很大情绪,明显感觉到对方说话声音大了点,情绪也激励了点儿,你给对方反馈,对方会说“没有啊”,然后给你解释一大堆他/她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种情况下,其实对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而直接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别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她沟通。
因为这个时候,他/她说话的方式、内容,只是为了表达情绪,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你讲的道理,他/她也是听不进去的。
另一种是转移到其它地方,让那些“其他人”觉得你莫名其妙。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些人突破莫名其妙对你发火,你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觉自己也没有做错什么,跟他反驳,他会不断辩解,你觉得莫名其妙。
最常见的现象是在公司受了气,回家冲老婆/老公、小孩发火,当然这里说的发火,是他/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情绪、自己受了伤。
以上两种方式,都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冲其他人发火,别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的“被”伤及无辜。
有意识的宣泄或承受
情绪发生时,自己有没有意识,有一个质的区别。
自己没有意识,我们就会把情绪压抑下去,或者下意识的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转移到其它地方。
这种情况下,情绪会附带在我们的言行中,变相去表达,让我们的行为不受控,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内容,实际上是在潜意识的表达情绪,别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子,变得不讲道理。
有时候,我们也自己也觉得,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其实都是情绪惹的祸,而自己并不知道。
对情绪的敏感觉察(即有情绪时,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最大的益处在于,我们知道自己有情绪,也知道自己这样说、这样做有发泄情绪的因素在里面,当效果不好时,我们就可以及时调节,情绪也就变得可控。
最常见的“有意识的情绪管理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宣泄”,即,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并选择一种方式去宣泄(表达、体育运动、睡觉、唱歌、看电影等等)。
有时候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了情绪,也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大了点,语速快了点,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
当沟通不畅时,或者因自己带情绪的表达方式让沟通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可以意识到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就可以及时调节、控制,这也是很多擅长沟通的人经常做的,他们会主动承认自己有点刚才有点情绪,当他们这样表达时,一般换来的,都是对方的理解和真诚,也让沟通有了转机。
有意识的处理情绪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有意识的承受。我们经常会有一种误解,觉得有情绪,就应该处理掉,否则就是不好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但凡那些受过各种挫折,经历过各种失败、痛苦而内心强大的人,在他们经历无数失败、痛苦的时候,当时不一定有肩膀可以依靠,也不一定有时间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承受。
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这就说到了选择“承受”情绪所带来的心志磨炼效果。
那些有情绪就经常找人宣泄的人,会养成一种习惯,一旦有情绪时,就需要宣泄,而那些选择承受的人,每一次承受,都让内心更坚强、更强大,可以承受更强烈的情绪,当再次面临这些情绪时,他们可以波澜不惊,泰然处之。
当然,前提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而选择去承受,这样的承受,这样的情绪处理方法,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强大、更坚强。
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
情绪管理,再怎么管理,还是有情绪,如果消极情绪更少,积极情绪更多,岂不更好?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水平,就是觉察与成长,目的就是放下、是爱。
情绪从本质上来讲,是动机、欲望满足与否的表现,欲望满足时,我们开心、高兴、兴奋,各种积极情绪。欲望没有实现时,我们伤心、生气、愤怒,各种消极情绪。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欲望,我们易受伤害。
而我们的大部分欲望,来源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欲求未被及时满足,我们太容易受伤害,也源于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认可与支持。
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
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对自己的了解和对身体的敏感,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觉能力,提升自己的灵性水平,让我们更容易与自己、他人、自然联结。
觉察的同时,也是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放下、成长,如此,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与原来的应对方式,也就不会再有情绪,也就可以坦然应对。
当我们那些负面的情绪越来越少,那些被压抑的,没有表现机会的自我实现动机、爱的欲求就会自然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原来帮助他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改变他人时,我们就会对他人有期待,当他人没有按照我们建议去做时,我们就会伤心、失望,也会影响我们下次继续帮助他。
当我们不再需要再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自身充满能量,也可以接纳他人的现状而只是真诚的想协助他人成长时,我们就会放下期待,当他们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时,我们也可以坦然接纳,并鼓励他继续成长。
这时,我们对他人帮助就只是单纯的爱与帮助,这样,他们失败时,我们会坦然,他人也不会有失败与改变的压力。如此,则负面的情缘会越来越少,积极的情绪会越来越多。
情绪成熟的人具有的4个特征
1、能为他人着想
通常,人们会习惯性地从自我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我想要什么,这样做能不能是否对我有利,等等。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猜测对方在想什么,但是我们很少会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当然,有的人会说:
这不很正常吗?我为什么要为他人考虑?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成就他人?
这样想的人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替别人考虑,为他人着想只是一个奉献问题,体现的也只是一个人品性的高低。
其实,为他人着想不仅是一种道德品性,更是一种能力。
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时候,视野会变窄,很容易用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对抗的心态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容易引发冲突。
而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则可以从自己和他人两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尽可能追求双赢。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它既复杂又简单,你和别人作对,别人也会和你作对,大家都不开心;你替别人着想,别人也会替你着想,大家都能收获惊喜。
所以,有同理心,能为他人着想,是情绪成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
2、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生活中,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我们总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击。
逆境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考验,而面对逆境,拥有多强的承受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
承受能力弱的人,要么遇到事情后习惯性地退缩和回避,内心越来越脆弱;要么不停地抱怨,把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别人,变得越来越让人讨厌。
相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看似在吃亏,实则是在积累。
一是在积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在积累信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信任。
当这样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想不成功都难。
3、懂得爱自己
一个情绪成熟的人一定是爱自己的。
所谓爱自己,就是不忽视和否认自己的合理需要,并尽可能去满足它。
很多人在意识中有一种偏见,好像一提爱自己,就是自私自利。这完全是两回事。
自私是损害别人的利益,以获取更多的好处。
而爱自己,则是先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然后把其余的能量和爱分享给别人。
毕竟,只有你能照顾好自己的需要,内心不再亏空的时候,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的。
情绪成熟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过度压抑自己的合理需求和需要,而是积极地去满足。这样,自己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充满快乐,越充满阳光。
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反而会变得简单起来。
4、会放下
犯了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应该的。
但是,对于很多习惯了罪己的人来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件事是由你直接造成的,还是间接造成的?
这件事是你有意为之,还是无心的过失?
情况不同,你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同的。
如果并不是你直接造成的,事情的结果也不是你的本意,那么要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即使你需要为此负责,这种责任也是有期限的。
有些人因为当时的某些原因,确实做了一些让别人和自己都无法原谅的事情。对此,确实要担负起自己应有的担当来。
但是,任何过错的责任都不能放大,更不能用一生来承担。
过去的生活是让我们警醒的,但是并不是让我们固着于此,用牺牲现在和未来的方式为过去还债。
情绪成熟的人,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及时放下的。
因为相对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如何过好现在和明天。
来源:灵性心理学注
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投稿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搜索「youngkids2020」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