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人民日报:扶贫不是让农民都上楼 农民自己说了算

[复制链接]
齐志公益 发表于 2018-4-10 17: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异地搬迁扶贫(资料图)
原标题:扶贫不是让农民都上楼(话说新农村)  来源:人民日报

一味盯着农村的地,政府意愿代替农民意愿,集中小区建起来,产业、公共服务却跟不上,贫困户难稳定脱贫,甚至会出现返贫搬出土房住楼房,农民还会不买账?在一个深度贫困县走访,就遇上这样的事儿。县里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从效果图看,排排楼房整齐,文化广场、商店、活动室等设施俱全,干部说,一个小区安置几个贫困村,能让贫困户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深入了解,听到农民的不少意见:有人算账,拆土房住楼房,自己要补不少钱,背一身饥荒,往后日子更难。有人担心,在村里吃菜、吃粮、吃水都不花钱,搬上楼房样样是钱,开销大。也有人顾虑,搬进楼房,想种地离了十几里远,不种吧,周边又没产业,生计怎么办……

尽管不少农民不情愿,政府却很热心,积极推动项目开工。一位干部坦言,现在用地指标可以跨省调剂,贫困县节余一亩地,置换到发达地区就是几百万元,不抓紧整理土地,扶贫钱从哪来?然而,一味盯着农村的地,政府意愿代替农民意愿,社区建起来,产业、公共服务却跟不上,贫困户即便都上了楼,没活干、没收入,缺乏发展能力,也难稳定脱贫,甚至会出现返贫。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个案。前些年发达地区出现的“农民被上楼”“村庄合并”现象,正在一些贫困地区上演。用地指标跨省调剂,是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好政策,有的地方之所以念歪了经,原因在于盲目的政绩冲动,只顾表面文章,忽视了贫困群众的长远发展。扶贫工作吹糠见米,基础工作不扎实,政策措施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无法让贫困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会让脱贫质量打折扣。

当前,脱贫攻坚打的是“硬仗中的硬仗”,全国还有约12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深度贫困县,2.98万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复杂,脱贫难度也更大。脱贫攻坚正从“打赢”向“打好”转变,越是时间紧、任务重,就越要在脱贫质量上下功夫,脱贫效果可持续是硬指标,看的是帮扶精准度高不高,政策针对性强不强,下苦功、做细活,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难题。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才能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脱贫攻坚要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脱贫不是消亡农村的过程,村庄有自身发展规律,即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仍有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帮扶贫困村,不一定要整村拆迁、另起炉灶,也不是一味追求乡村和城市一个样。农村千村千面,有的特在文化,有的特在生态,有的特在产业,不能千篇一律建楼房。既要尊重乡村特色,又要遵循发展规律,把农民生活、农村风情融合起来,真正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脱贫攻坚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愿不愿搬,搬到哪儿,应该让农民自己说了算,政府应分类解决好农民的多元需求。要以科学规划引导,既要集约、节约用地,又要更好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有产业支撑,让农民有稳定而持久的就业,政府在土地使用、财政奖补、税收减免上给予政策支持,发展农家乐、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拓展农业增收功能,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要完善养老、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仅在形式上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更要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过上好日子。

多往村里跑一跑,多听听贫困户的声音,跑成“泥腿子”,就能找到“金点子”,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来源:凤凰网综合

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具有公益性税前抵扣资格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关注

48粉丝

1085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