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禅文化 + 休闲旅游,要如何发展?

[复制链接]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7-4-10 1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旅游全产业链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原创、 投稿 、资源、合作 、咨询!中睿智旅全产业链咨询机构前瞻观察:导 语现代“禅修”,通过禅修仪式,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追求解脱、自在与幸福,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体验,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推崇。

关于禅文化与旅游: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维修", 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禅门中有一段典故,后人称为 “拈花微笑” 或 “拈花宗旨”,它集中概括了禅宗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的宗旨;加上后来的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十六字构成了禅宗的要义。
自公元五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禅宗以其本源要义及老庄思想学为依托,借助大乘经典如来藏佛性理论,强调主体精神的自觉,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逐步发展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也是中国佛教的主流。时至今日,禅宗仍延绵发展,并且“禅”的内涵不断延展,超越宗教范畴,演化为一种社会潮流,受众越来越广泛,成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各领域的哲学文化。
37861d749a6e9e1186bbe76a84935f01.jpg


一、禅与旅游的天然关联性旅游的表象,多表现在观光、游览、拍照、休闲等具体活动。而深入的研究,可发现旅游与禅修有着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是禅理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禅理亦是古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禅理传入中国本身就是达摩东渡旅行的结果,后众多印度和西域高僧来华释游、传经送典,推动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带动中国僧侣西行求经的游访。许多得道的禅师都能从自然景观中感悟真谛,所以走遍高山大川、访遍高僧大德,悠游山水、品味自然、切除佛理成为禅宗提倡的参学旅游方式。可以说,禅理天然需要旅游,旅游天然需要禅理。
第二,禅理佛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佛教禅宗为旅游提供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双重优秀的旅游资源,旅游则进一步促进禅理的传播与交流。
第三,禅修与旅游还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他们想暂时离开和逃脱日常的世俗世界,到外面去寻求一种异域的、属于自己的心灵体验。此时,旅游的主旨已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人们外出旅游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度假和玩耍,而具有某种神圣的含义——使人从一种精神状态转变到了另一种精神状态,经历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提升境界。
619e505c15a22371327b8976e2377266.jpg


二、旅游的进化伴随对“禅文化”的回溯旅游活动从古代的游历,经大众旅游时代,现在又向以休闲和度假为代表的深度体验进化。这种体验已不仅仅指向传统的“视听嗅味触”层面,更多地指向于内心与精神的深层面。
“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亦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发展。按参悟对象及影响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禅境”—— 第一种是指向于禅宗的“寺院禅”,禅境的核心底蕴是“肃静”;第二种是指向于自然的“自然禅”,禅境的核心底蕴是“悠静”;第三种是指向于社会的“生活禅”,禅境的核心底蕴是“趣境”。
(一)寺院禅——肃境寺院是禅宗的本源地,禅境也是寺院的最基本氛围底蕴。禅境在寺院中无处不在,与寺院作为敬神祭拜之地相契合,寺院禅反映禅宗的神圣,突出庄严肃穆的意境。禅境无须刻意为之,佛的祭拜、佛香缭绕、佛钟暮鸣、佛殿建筑等等,自然流露,相互烘托,营造出具有强大震撼与感染力的寺院禅体验!
(二)自然禅——悠境禅宗有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恬静中所得与自然的妙语。“自然禅”原本有之,经过文学艺术化的加工,得以发扬,形成了我国古代自成一脉的文化现象。如“以禅入诗”,提升了山水田园诗的意境,造就了“诗佛”王维的成就。山水禅诗、禅画把抽象的自然空灵禅理意象化、形象化,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艺术奇葩,这些对今日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创意的文化源泉。
(三)生活禅——趣境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原本,禅并非佛教所有,生活中禅理俯拾皆是;而禅在佛教中发展为完善的哲学体系,再度延伸到生活中,是“禅”文化的发展进化。
生活禅强调“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突出禅理的“生活化”与“化生活”两个方面的结合。相对寺院禅的肃穆和自然禅的空灵,生活禅则偏重于情趣化。生活中悟禅,绝非通过严肃的聆听或者单一的说教。体味禅意,更多地是通过日常的体验,在情趣化的活动中,自发地禅思,感受禅趣和禅理。
e5a42f226ed635ca6cc86221162302be.jpg


三、关于“禅意主题”休闲的开发模式三种禅境文化与休闲旅游的重点相关领域融合,形成养生、商务、酒店、餐饮、度假、游乐和居所等流行的休闲七大特色产品。依托“禅意三境”,整合禅与休闲的相关领域,根据从离城的距离进行模式探讨,划分“禅意主题”休闲旅游开发的三大类开发模式:
(一)都市禅园——休闲与商务主题型“都市禅园”隐逸于都市之中,借地缘与庞大客源的优势,充分对接时下都市对“禅休闲”的推崇与向往,以“禅意客栈”、“禅隐会所”与“都市禅斋”为三大方向,打造都市中“近在咫尺”而又“大隐于市”的禅意休闲与商务体验地。
1.禅意客栈以佛禅文化为主题,遵循禅宗意境并结合中国传统审美,建设独具魅力的精品客栈,让游客在喧嚣的都市文明中,拾得禅意静谧。禅意客栈以佛教高僧、向佛人士、高端商务为重点客源群体。
2.禅隐会所禅隐会所是在喧闹的都市中,营造出的惬意雅致的禅意净土。会所以禅意养生休闲与商务会议为两大不同功能,如养生休闲更多指向于女性群体,商务会议凸显禅意的氛围,突出会议的私密性与高端性。
3.都市禅斋禅隐会所 以禅斋素食为品牌特色,营造主题鲜明、氛围浓厚的禅意就餐环境。禅斋强调素食养生,突出健康理念,并且融合禅意氛围体验,成为都市中最具魅力的主题餐厅。
(二)城郊禅居——养老与第二居所型 “城郊禅居”位于城市与乡野交界处的“第三空间”,既享有城市的便捷与舒适,又能感受到乡村田园的自然生态。“禅居”的开发,立足其区位特性,以“禅”为文化底蕴,以主题社区为主要形态,建设成为受市场所推崇的休闲与养老的“禅意栖居”。
“禅居”以“为都市浮躁的心找一个归宿”为主题,以“第二居所”及“养老”为两大功能,把“禅”的理念融入到现代中式建筑与建园的手法之中,创新“都市禅居生活模式”,将传统文明融入居住文化,并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模式。
eff1c237357aca448a9b2c0c9263b8f1.jpg


(三)山林禅隐——观光休闲与养生度假型此类休闲目的地,远离城市,位于山林水泽之间,突出展现“寺院禅”与“自然禅”的悠远意境,是体验纯粹与生态的最佳禅意休闲旅游目的地。“山林禅隐”承接宗教的神圣,延续禅境的肃穆与悠远,提供香客游人在祭拜之后舒展身心的场所,以休闲禅苑和禅修圣地为两大发展模式,主打禅意休闲与养心、养生度假。
1.休闲禅苑“休闲禅苑”以禅艺文化为底蕴,挖掘禅武、禅乐、禅茶等文化内涵,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创新发扬禅文化,提供大众在“拜禅”之后的“亲禅”休闲,延长佛禅旅游的产品链条,丰富其业态,推动旅游进化。
以少林寺为例。少林寺引入了“大少林寺”的概念,设置休闲区,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利用现代技术与表现手法,将“禅”、“武术”、“生态”等展现给游客,提升禅武表演的社会影响力,将“少林”推向全球。
2.禅修圣地 禅修本身即为精神的养生,禅修与现代的养生有本源的交融。“禅修圣地”秉承“人间佛教”的理念,将佛带到人的生活中。禅修圣地的建设,重点设计独具魅力和参与体验性的活动,如随喜禅、禅训班、一日禅、双日禅等,通过修禅、抄经、禅茶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佛法与大众结缘,增强游客的体验性。
禅修的打造,禅意氛围的营造是基础,以“禅修”为核心,挖掘禅理佛法、佛禅医术与禅武技法,融合禅学与现代养生理念,实现“养心”、“养身”与“养体”的完美融合。
8bf6af7a3eeefc18db547c35daf84ee0.jpg


四、以禅化境的打造手法在不同模式的休闲旅游开发整体环境中,“禅意”的表现形式多样。通过具有禅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园林庭院、景观小品、餐饮休闲、文化游赏、名称意象等诸多层面,相互烘托,营造出极具体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一)建筑——“禅屋”修建主题建筑,承载旅游功能,同时反映禅文化韵味。禅意建筑的建设理念,摒弃反映传统森严等级的对称式建筑与一味追求豪华的铺张奢侈,转向为展现简单、纯粹的风格,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筑形态上,与自然地势融为一体,人工的痕迹融于自然的地形当中;在建筑材料上,至简纯粹,可以选用山石、木材、茅草等原生自然材料为主,突出自然古朴,弱化人工修饰与人工技巧。
(二)园林——“禅院”以“禅意园林”提升传统旅游的庭院空间,建筑内部和建筑之间强化禅境的设计,可充分吸收我国传统禅意园林及日本“枯山水”园林艺术,构建别具一格的禅式园林。
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三)环境——“禅景”以“自然禅”为理念,构建禅意山水景观,弱化人工化痕迹、杜绝粉饰化装饰,以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融禅学理念入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禅意思想,创造诗情画意与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四)景观小品——“禅品”禅品是禅境的构成单元,以佛法禅理为内涵,用现代园林和雕塑手法,突出体验性与互动性,构筑不同禅主题的景观节点。禅品以意见长,做到“一品一意境”,能让游客驻足沉思、有所思有所悟,方为好的“禅品”。
(五)餐饮——“禅宴”、“禅茶”禅宴、禅茶,是佛教旅游从传统观光祭拜到当前修身体验进化的重要元素。禅宴、禅茶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丰富,故其开发不求宽泛而重深度,做到精致与特色,方为最佳。
“禅茶一味”是禅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禅与茶自古便如影随形,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禅宗把茶从使用价值推至精神文化宗教哲学的高度,通过饮茶,把禅宗的哲学思想与茶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在茶中贯穿了“理”,赋予“道”,蕴含了禅机。“吃茶去”、“一杯茶”、“竹庵点茶”、“神通饮茶”等典故流传甚广。中国作为茶的故乡,盛产各种名茶,禅茶将是佛教旅游的重要文化内容和旅游产品,包括禅茶的茶艺表演、品茶参禅、禅茶SPA等。
(六)音乐——“禅乐”佛教音乐始自三国,源于印度“五明”之“声明”,由梵呗发展而来,通俗讲就是僧侣念经的声音。
禅乐佛音是引导游客深度体验禅文化的重要方式,包括:寺院内日常的经声佛乐;开辟专门场所,进行经过艺术加工的禅乐表演;在自然环境中引入声景艺术,通过音响系统播放禅文化主题的环境音乐,结合自然景观和景观小品的氛围渲染,营造更浓郁的文化情境。
8349e07f74cda7b829e173167793bc32.jpg


(七)游线——“禅行”“禅行”在游线中的借鉴,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以“禅”为主题打造游线;其二是以“禅意”组织管理游线。
“禅主题”游线方面:在旅游节点之间通过小品设计和概念营造、活动组织的手法,以禅为主题,串联游览线路。如以“禅喻”为线索,将禅行的“八喻”,即“登山喻”、“种树喻”、“流水喻”、“推车喻”、“寻物喻”、“萤火喻”、“月光喻”、“划船喻”演绎为游线,并以最终达到“光明之顶”、“光明之塔”等概念作为游线安排的高潮。
以“禅意”组织管理游线方面:感悟佛法禅意,要求庄严的氛围和神圣的仪式过程。
(八)导游词——“禅词”导游讲解中多体现禅机妙语,并将禅寺、禅理的历史、典故、文化等作为重点进行表达。禅词将直接面向宗教游客,禅词的内容和表达对禅行体验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禅词的编撰要精益求精,禅寺导游具有一定的佛法禅理修养。
(九)服务——“禅饰”景区内的服务人员的服饰体现禅主题,服务人员不要求披禅衣在身,但应该在服饰上与禅寺的氛围相符,整体上突出衣服的素雅、穿着的庄重。
(十)商品——“禅物”开发系列的禅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纪念品在倾注禅文化内涵和信仰象征的同时,也应该追求品质和质量,突出禅寺的佛教宗理和禅理的独特性,做到“一寺一禅物”。
(十一)名称——“禅名”除延续、重现各景点历史上的名称外,对新建的景点和设施进行具有禅意的命名。
来源:网络媒体   由中睿智旅咨询机构整理编辑  图片源自网络筛选
中睿智旅致力于【国际摄影大赛、世界旅游小姐赛事、可行性研究报告、智慧旅游咨询、方案服务,旅游规划设计,专项规划,创意策划,农业、产业综合体研究,品牌塑造营销推广,营销策划方案,5A级景区创建,景区提升全年指导培训,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策划提升,民族民俗旅游规划,休闲农业规划、策划等】;
专注地域特色旅游文化挖掘及品牌塑造推广; 1、国际摄影大赛(赛事组织活动); 2、世界旅游小姐赛事(赛事组织活动); 3、国际摄影创作基地授牌挂牌;世界旅游小姐培训基地授牌挂牌;
4、美国时代广场及拉斯维加斯大屏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推广; 5、国家精准扶贫项目; 6、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建设部、国家文物局(2)、传统村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3)、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住建部(4)、美丽乡村——农业部 7、旅游品牌中国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市、县、镇、村、景区);中国地域特色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品牌;
8、《舞动中国》走进地方大型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