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公益人士呼吁: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关怀比物质帮扶重要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2-27 14: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04_6161597_kmgcxl_1488118529159_s.jpg

■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容易造成“亲情饥渴”。图为2016年元宵节期间,在广东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村的出租屋内,蒙爱林坐在床边,无奈如此感受小女儿远在广西老家千里之外的“亲吻”。新华社发 (资料图)

2016年,我国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截至年底,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有专家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不仅在物质上,还应该给予更多心理上的关爱。”

留守儿童隔代相处 极易“亲情饥渴”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自杀事件的不断爆出一次次地撞击着读者神经,“贵州4名留守儿童死亡,疑似集体喝农药自杀”“9岁留守儿童自杀,之前得知妈妈又不回家过年了”“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曾渴望得到一盏台灯”……

今年除夕,云南镇雄县15岁留守少年小龙(化名)决绝地喝农药自杀了,自杀的原因令人心痛:据报道介绍,即便与父亲每年见一次面,但小龙总是被打;理解家庭的贫困,他却还要面对父亲逼问账目。“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因为不会有什么事会烦你了……”这些是小龙留在世间最后的话语。

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表示,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广州市37度公益促进会骨干志愿者近4年来,平均每月跑一次乡村学校探访,他们最难受的就是:“每回走的时候孩子们都问:你们什么时候再回来看我们?”稚嫩的语音里,饱含了孩子们对青壮年“大朋友”的依恋。

“听到这话,我似乎感觉到,孩子们的心里,缺了来自父辈和母辈的安全感。在乡村里,除了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相处的便是年纪隔了偌大鸿沟的祖辈,难怪会对志愿者哥哥姐姐恋恋不舍。”志愿者新哥坦言。为此,未来的时候,该组织也将通过家访和图片拍摄,倾听每个留守家庭,每个留守成员的心声,“我们将一个个家庭给予帮助。”

“心理陪伴”能尽量多地弥补亲情缺失

当今,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帮扶,成为不少公益组织的核心工作重点。但是在关爱留守儿童话题的讨论上,不少公益机构和学者认为,现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两难: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了留守家庭;但大多数外出务工父母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将孩子留在农村,又会让他们无人照顾,让其缺少心理关爱,往往更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公益组织如何科学有效关爱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是物质帮扶还是精神关爱?

“父母关爱缺失,孩子对亲情的饥渴,是无法用物质来弥补的。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大环境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外界的精神关爱,至少能为孩子们弥补或疏导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广州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秘书长周文华如是认为。

“留守儿童的需求并不在物质,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并不穷困,而安全感和存在感缺失,才是更大的问题。”据介绍,在“蓝信封”过去多年的服务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有孩子放任自己得病,因为病好了爸爸妈妈就不管我了;也有孩子发现成绩变差后父母会生气,这种引起父母生气的做法让他有存在感,于是成绩如愿落下来了。”

周文华认为,目前众多公益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长期性的心理陪伴需求的项目,仍略有欠缺。“在此前,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公益慈善行为,着重关注的都是留守儿童的就学和生活。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加上民间扶贫助学的努力,已经为解决这两类问题建立了系统的机制。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仍需要加大关注力度。”

他举例说:“目前国内公益机构对心理陪伴的主要介入措施多为支教、夏令营、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推广、接孩子到城里和父母团聚等方式,这些项目都对应了不同的心理需求。”

A04_6161644_kmgcxl_1488119168414_s.jpg
■海珠区“蓝信封”行动以书信、明信片形式和留守儿童谈心。采访对象供图

“事实孤儿”更应引起重点关注

有服务留守儿童经历的公益界人士,都对“留守群体”印象深刻。不过,不少公益人士认为,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的那样只有不好的一面。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工作人员兼志愿者君泽介绍,过去多年,一直用艺术夏令营的方式,组织山区学生和志愿者交流,他本人也被不少孩子的纯真打动过。

“去年结束的一期夏令营中,有一名5年级的孩子,父母均在广州番禺打工,一年只会回一次老家,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一年只有春节假期的13天。一开始,这名男生和广大市民印象中的留守儿童印象相似:腼腆,不善言辞,内心封闭。但随着和他谈天说地地交流生活琐事,我却发现,没有父母在身边的他,却是坚强乐观,孝顺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比如,他主动替爷爷奶奶分担家务事,便是年纪小小的他,值得被人欣赏的性格闪光点。”正因如此,他认为,如果经常去山区服务的志愿者,能通过挖掘留守儿童性格上的闪光点,并对一些不当行为适当辅导,也就能将一些正能量带到留守儿童群体,避免悲剧发生。

齐志社工关爱服务中心主任(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晓辉则表示:“留守家庭中,最让人痛心的,则是‘事实孤儿’。有些孩子有父有母,但有的父母离异并各自外出打工,多年来不与家人联系,也不抚养家中老小;还有一些父母双方,一方年纪大,一方有精神上的残疾,根本无能力形成正常家庭关系,孩子只能交由亲戚照顾——生活在这类家庭的儿童,是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弱势的,比起普通留守儿童,社会更应该重点关注,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助,还有精神上的开导。”

QQ截图20170227143326.jpg

来源:新快报新公益栏目

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谭彬志愿骨干 发表于 2017-2-27 16: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的需求有时候比物资更重要 让孩子有更好的物资生活的时候更加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让孩子学会做人比学什么都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1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