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志社工 于 2015-12-16 14:01 编辑
作者:黄紫墨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DA2NzM4NQ==&mid=406844473&idx=1&sn=8b30525b7b83cd2e0d5c3121d36f76ac&scene=23&srcid=11166Bi4430ymbYLcN9YstqK#rd 南京风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江宁青年公益组织培育中心理事长,180创意咖啡合伙人,以青春的热情撒播创业之路,用专业的理念回报社区社会。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学日报》“南京20位最具代表创业家”系列报道的第三位创业家——霍佰义。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地方不大,简单的布局让人感到如家一般的温馨。在这里,有这么一个团队,用他们的热情与行动温暖着他人,给这个凄冷的深秋增添了融融暖意。 同一个信念,同一种坚持,为了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而求索与努力,这个团队的建设来自于一个有想法的社工人,他就是霍佰义。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为了一个梦想,真真切切的拼搏着,品尝着人间百味,精致地体悟人生。 我坚信我的坚持,也坚信未来的成功。 虽是一身西装革履,但是也难掩青春如依的风采,这位久经社会历练、老道之中透出一分青涩的霍佰义是一名刚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在同龄人为了就业而奔波劳苦、为了温饱而马不停蹄的时代,他已具有多重身份:南京风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江宁青年公益组织培育中心理事长,180创意咖啡合伙人。 每个人有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权利,他将大学时光过的异彩纷呈:初入大学时在中国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学习文化体育赛事运营策划,注重工作经验、社会人脉等各类资源的积累,在逐步了解文化传媒领域后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2年正值南京市掀起大学生创业潮,他迅速抓住机会,用兼职实习仅有的3万元积蓄注册成立了南京风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毅然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充满着艰难,更何况对于一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其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端。无论从公司组织管理机构、业务开展结构还是到人力资源管理和资金方面都是非常缺失的,就像是一张崭新的白纸,所以创业初期在白纸上画出什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 为了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的弊端,霍佰义带领团队积极参加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比赛,在大赛中学习优秀团队的发展优势、听取专家评委寄予本公司的专业意见,不断完善自身团队的建设。2012年先后获得南京市大学生优秀项目奖,江苏省第三届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优胜奖,2014团中央寻找青年创业先锋50强,2015团中央创业英雄100强等等奖项,在他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一步步的成长。 怎样把公司这张名片推向市场?怎样获得社会的认同,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公司初期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12年在大学生创业之风刚刚兴起的态势下,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公司订单获取量较少,市场化水平偏低,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寻找到更多的客户?从大学时期就致力于长远发展的霍佰义运用实习期间积累下来的人脉,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公司第一年盈利能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转。“付出多,收入少,最初挣的钱是辛苦费,没有什么利润,但是通过我们优质的服务在业务范围内树起了良好的口碑,将我们的品牌推广至更多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了第一年的实战经验,第二年公司的底气更足了,他和团队成员们卯足了劲,自告奋勇地寻找大客户。大学生创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比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公司,学生投资的小公司成本相对来说更低,公司核心团队具有着无限的活力,年轻人对待工作充满了热情、干劲足,更难得的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可以放低身价,低姿态行事。所以风时传媒以独道的自信拿到了第一笔大单,与某大型饮料公司合作,承办系列冠名赛事。 “接到这个大单后,整个人从内而外都是欣喜的,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更有信心了,我也更有动力了。”发展初期困难重重,想到过要放弃吗?“从来没有,一身心的投入到事业中,看到公司一天天发生着新的变化,我坚信创业终将成功。”2013年风时传媒成为当年江苏省第一批民营科技企业,2014获得江宁区科技青苗奖。如今,作为成长三年的初创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公司年均营业额可达50万元。 作为一个社工人,我要实现念念不忘的公益之梦。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霍佰义本可以专心做着总经理过几天清闲日子,但是他没有就此停步。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这一路走来,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同时也看重社会效益。他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社工人”,早在大学时期公益之梦已根植心间。当公司步入正轨,他有了一定的实力后,依然对曾经梦想念念不忘。于是在2014年他怀着一腔热情,在江宁团区委指导下组织成立了南京江宁青年公益组织培育中心。这是目前南京地区首家面向志愿组织和青少年服务团体的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通过“政府牵头建立,专业团队打造,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组织受益”的模式培育和扶持初创期青年社会组织发展。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的,但是现在我以民办非企业的名义做社会组织培育,通过更有力度的行动推进公益进程,合情合法而且专业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 据悉,此项目经过去年试点后已经面向全市运行,培育中心主动挖掘青年社会服务项目,自主研发微公益项目,积极引入成熟性、规模性的项目,帮助入驻组织开发自有化、特色化的社会服务,提供政策解读、信息服务、财务托管、注册辅导、技能培训、设计统筹、资源对接、公益宣传等全线指导,帮助组织初期的正常运转。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仅是工资水平高低的问题,而且工作机会也很少、行业准入低,想做社工人的想法只能留在心底。”,霍佰义说道,“我曾经也有着相同的顾虑。”但是在他选择创业并且取得一定成绩后,以更为精妙的方式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社工人”,而非仅仅是最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这是一种社会价值感吧,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了解与接触社会公益事业、进入社会服务市场中来,一线社工人才的执行者也会有所增加。” 南京江宁青年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不仅简单的进行培育工作,它是现代社会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支持性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公益的助推者,在社会范围内促进公益社会组织的成立,且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公益创业,为心存社工梦想、有意愿加入社会组织的年轻人提供了择业的新途径。当代大学生对于公益的热情高涨,在谈到公益时,霍佰义表示:“做善事不等于做公益,我们不能被公益这个名词绑架,社会服务领域还是需要专职人员负责,而不是以兼职的形式间歇性奉献爱心,公益事业的推进更多的需要专业人士践行者的辛劳付出。” 一心做公益,成为公益的践行者。 一边是他一手创立的文化传媒公司,一边是他为公益梦想创办的培育组织,公司以平稳的节奏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而他现在将所有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培育组织的工作上来,专注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就像他说的那样,需要专职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服务中,才可能对公益事业的发展有些许推动作用。 “益起来吧”青年公益组织培育中心现在已拥有“益起来玩”“益起来学”“益起来帮”“益起来做”四大版块,其中包括有“亲子之家”、“亲亲邻里节”、“老友记”长者自助小组,“微公益,梦风扬”困境家庭儿童助力、“蓝翼计划”蓝领工人心灵关爱、“Discover+Develop+Devote”青少年服务、“青翼计划”青年志愿者训练营、“红翼计划”青年职业成长训练营、“彩翼计划”社区慈善超市、“绿翼计划”社区环保志愿行等12个品牌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吸引凝聚南京各类青年公益组织,整合优化南京高校志愿服务团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培育中心的建设与各类活动中来,拓展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以及基金会等资源交流合作的渠道,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氛围,引起大众对社会组织的关注与重视,推进我国的公益事业进程。 公益进程需要现代青年创业者不断的推动,他们用无限的热情行动在路上,真实的投身于自己的事业,又为公益事业而尽心尽力。他为了梦想拼搏出一番事业,又以事业为基石努力实现最初的公益之梦。“我一定会在公益之路上坚持走下去,不忘初心。”这是年轻人的心声,也是社工人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