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任重道远,不忘初心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5-1-7 19: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206008842339.jpg

公益之声振聋发聩,公益与公民相互形塑,公益与媒体共同成长。

    10岁的“责任中国”,18岁的南都,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与中国公益事业和公民社会一同发展,行至今天。

    公益史短,未足十年。但无论如何书写,2008必值得铭记。

    萌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大地震以惨痛的灾难与淋漓的鲜血击中了所有人。在本能与直觉的驱使下,人们争先恐后地捐钱捐物,志愿者自发地涌向灾区,媒体不间断地报道追踪。全力呈现事实与呼喊追问的南都,发起募捐与定点救援的责任中国公益盛典,亦是其中普通又不可或缺的一员。彼时,对于资源整合、专业救灾、灾害报道,尚未有明确的概念。只是在灾难面前,凭着火热的爱和滚烫的心,全民近乎无意识地聚合,释放社会关怀,揭开了公益事业的一角。

    2008,中国公益,在灾难之痛中觉醒,在热切之爱中萌芽,公益元年自此开启。

    生长

    随后两年,中国公益在后汶川时代蹒跚学步。史无前例的公益慈善热潮无可抵挡,公益事业在横冲直撞地急速生长。

    灾后初期,对财富再分配的追求转化为对捐款的关注,一时之间,富豪“裸捐”与明星诈捐齐飞,富人慈善声名鹊起;与此同时,微博横空出世,让公益对于每个人都变得触手可及,“转发微博获捐助”活动迅速风靡,这一解构权威的社交媒体成为了全民参与公益的绝佳平台。随举手之劳的微公益,为责任中国所倡导的“人人可为”找到了现实的土壤。2010年,第一届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人物奖的获奖者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组公益群像,以微博而名的网民群体“微民”。

    2009至2010,慈善与公益难解难分,然富人慈善光芒褪去,全民公益取而代之,让一切变得不一样。

    转折

    2011年,一头热的公益事业被猛然浇了一盆冷水,却又披上了一件至柔至坚的铠甲。偶然中的必然,转折之年来了。

    这一年,郭美美以高调炫富粗暴地闯入公众视野,意外扯下了红十字会的遮羞布,丑闻接连不断,官办慈善机构的声誉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这一年,温州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校车事件,无一不刺痛着社会最脆弱的神经。人们在愤怒与悲痛中陡然顿悟:原来全民参与未必能成就公益,好人好事不足以拯救社会。

    所幸,当某些东西轰然倒塌,另一些在崛地而起。这一年,民间力量点燃公益,以“免费午餐”为代表的民间公益活动,自下而上地推动了政策改变;这一年,“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告别了捐款行善的传统形式全民参与,促成社会公共事件的公民参与;这一年,在公益媒体的井喷中,南都《公益周刊》与《中国财富》月刊应运而生,以问题意识在批判中建构,以公民公益丰富公益的内涵,以公益传播拓宽公益的视角,培育“新公民,新公益,新生活”。

    2011,是民间公益元年,也是公民公益元年,中国公益的面目开始变得清晰。

    多元

    接下来的两年,何为公益毋需多言,如何做公益亟待探索。

    一天被洗脚7次的敬老院老人与积压灾区5年导致发霉的棉被,拷问着公益的不得其法。有人以跨界激发思考,主持人、前官员、学者、IT人,带着各自的优势与资源践行公益;有人以专业反思粗放,公益技术派强势介入,拒绝悲情与血泪,追求效率与专业化。在碰撞与尝试之间,公益盛典的榜单不再被单一的救急扶危、贫民救济占据,权益维护、法律修缮、文化保育、社区服务、政府公开,公益的形式随着内涵的丰富而变得多元。

    2012至2013,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行动,还是行动。

    融合

    过去一年,公益从水平走向垂直。

    水平的广度决定站得多高,垂直的深度决定能走多远。在公益的纵深中,大数据量化、视觉勾勒,科技赋权促成了更多可能性;民间与官方对话,草根与精英沟通,温度与专业拥抱。

    2014,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

    在爱与痛中诞生的中国公益事业,从富人慈善到全民公益再到公民公益,从官方机构称霸到民间组织崛起再到官民共建的尝试,从草莽生长到精英介入再到对话融通,八年来,南都与责任中国不曾缺席。

    甚至在更早以前,中国公益的史前时期,南都已走在公益之路上。维护公共利益,本为媒体的天职。“搞好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是实践大公益,传播现代公益理念和资讯、支持公益组织发展、报道公益慈善事业进展是实践小公益。”从1997年诞生之日起,立志“要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报道孙志刚案推动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从一张报纸到一个报系,从创设责任中国到1本行业杂志、3家民非机构、2个公益基金、3个常设论坛和1场公益盛典的公益集群。南都,一直在路上。

    初心

    过去的2014摧枯拉朽,即使在2015,要彻底脱离传统媒体的躯壳,亦无可讶异。转型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从报道走向平台,以新闻体现公益,不只是策略之举,更是回应初心。

    时代进程的记录者,言说者;

    现代社会的培育者,陪伴者;

    公民意识的启蒙者,同行者。

    无论将来以何等形式存在,带着憧憬前行,不忘初心。

    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没有谁可坚称自己是“唯一”,重要的是成为不可或缺的“之一”。

    记录历史,推动未来。纵任重道远,仍责无旁贷。


来源:南都 吴楚茵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