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视点丨许小年:做公益,“为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3-4-27 0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公益?什么是慈善?公益和慈善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什么?许小年教授认为公益主要是自己的事情,虽然它的效果体现在社会公众层面上,体现在社会环境中,如果从动机上探讨,我们是在为自己做公益。而“为什么要做公益”的问题比怎样做公益更为重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劲草同行,为许小年教授2022年5月22日于劲草同行线上年会的演讲全文。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092342i9ccor2cenxs5iwe.png
▲许小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理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做个分享。我参加阿拉善SEE的活动和工作大约有几年了,在这几年之间感觉阿拉善SEE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变化是很自然的,随着年轻人的成长,越来越多的新会员加入了阿拉善SEE。变化也带来一些挑战,主要是在公益的理念方面,尤其是对于阿拉善SEE作为公益平台如何处理好与商业的关系,最近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也都是正常现象,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讨论,深化对公益的理解,调整和明确方向。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公益”,至于怎样做公益,阿拉善SEE的会亲们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我参加的活动不多,讲怎样做公益,实际上我是没有资格的,我可以讲讲为什么要做公益,这个问题和实践相关,又涉及到学术和理论。在我看来,“为什么要做公益”的问题可能比怎样做公益更为重要。阿拉善SEE今天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观点分歧,在如何做公益方面并不多,更多的问题根源在于“为什么要做公益”,所以今天选择这个题目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01



公益和慈善的含义


我先介绍一下“公益”和“慈善”是什么意思,公益和慈善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什么。在国内我们讲到公益和慈善,经常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我觉得公益主要是自己的事情,虽然它的效果体现在社会公众层面上,体现在社会环境中,如果从动机上探讨,我们是在为自己做公益,今天的主题:公益和人的道德生活,就是从“为自己做公益”的动机引申出来的。

先谈谈词义,公益的英文是public welfare,原意是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和公益非常接近的另一个词是慈善,英文charity。这两个词的精神内涵相同,但受益范围和对象有所不同。公益面向大众群体,教育、文化、艺术,公共服务和环保都在公益的范畴之内;而慈善主要是为了缓解个体的痛苦,比如医疗、救灾、领养孤儿、助学都属于慈善。

这两个词的本意都是人类之爱。慈善Charity是从拉丁文转换过来的,意为人类之爱,另一个词义几乎完全相同的philanthropy来自希腊文,原义是爱人类。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爱是非人格化的(impersonal)没有血缘关系或亲友、熟人关系的人类之爱,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话来讲就是“博爱”。对于不认识的人、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也要体现出爱的精神。所以公益也罢,慈善也罢,都是非人格化的,而不是基于个人关系(personal)的。

中国传统中的“仁爱”是从家庭关系延伸出去的,从根子上就带着人格化的基因。社会政治秩序也是从家族平移过来的,所谓君臣如同父子,臣忠就像子孝那样天经地义。这是中西文化一个很大的差别。在西方,公益和慈善是非人格化的,是出于博爱精神的民间自发和自愿的活动




02



公域、私域和道德


为什么一个社会需要公益和慈善呢?我们可以把现代社会分成两个领域,一个叫公域,一个叫私域。私域就是个人生活范畴之内的,如生活方式、信仰、观点;公域是人和人之间的交集、人与人互动的场所,公域中形成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有两大支柱——法律和道德规范,道德是一个良善社会所必需的。我们今天主要不是讲公域中公益和慈善的必要性,而是私域中公益和慈善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来自人的道德生活需求

人的生活有多个维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道德生活的维度。我们都知道人的生活中最基本的是物质生活维度,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生活维度、道德生活维度,还有精神生活维度。过去,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强调得过多,在个人生活的其他维度上,我们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这造成我们今天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当社会的财富分配所引起的问题困扰我们每个人的时候、当我们取得了财务自由之后,生活似乎失去了目标:我们积累这些财富到底是为什么?人的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过去我们也在思考,但是据我的观察,思考得不够,我们忽视了个人生活的多种维度,而过分的去关注它的物质维度,这是使得我们今天产生人的精神危机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所以今天我之所以特别想讲公益和个人的道德生活,也有我们社会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背景。

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关于善恶好坏的判断和共识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不仅要利用物质手段活着和延续后代,他还不停地追问生活的意义,我为什么而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寻求生活的意义,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不同动物就是survive,在自然竞争中存活下去,人类除了生存还要寻求意义,尽管终其一生可能都找不到答案,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还是要问的,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探讨个人生活的道德维度。




03



人为什么活着?——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到底是为什么活着?这里介绍管理学中的一个基础的理论——“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这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来的。人类的需求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如这张图所表示,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层次。

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就是物质生活维度,衣食住行,繁衍后代。

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会进入到第二层,寻求安全感safety,生活、工作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第三层是爱和归属感。人类是天生的群居动物,他需要属于一个或几个共同体的感觉。共同体有大有小,它可以是劲草项目的一个小组,可以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归属感意味着双向的认可和爱:爱共同体中的成员,也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可和爱。

归属感再往上是尊严。尊严是对个体存在价值和个体意愿的承认与尊重,无论用什么物质条件交换,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人不可以被虐待、被压迫、被侮辱、被歧视。在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维护受益人的尊严。

尊严之上是自我实现:我这一生的目标是什么?我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每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都要回答的问题。

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后,人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争论不休,但是基本上认同他的分析框架: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是从低阶向高阶发展的过程。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追求的目标逐级向上,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这种需求结构中国古人也注意到了,春秋时期的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吃有喝了就开始讲礼节,礼节是对外的,通过礼节得到他人的承认,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温饱之后讲荣辱,荣辱就是尊严啊。中外的道理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04



道德与公益——人的高阶需求


道德是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是人生的高阶需求。孔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想想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写了一句话,说他一生就思考两件事: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外在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艺术的朋友看过梵高画的《星空》吧?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到康德的启发。

公益活动与道德生活相关,满足人的归属感、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阶需求,而商业活动保障人的物质生活和安全,属于马斯洛的底层需求。公益机构如果把商业带进来,我认为是降阶了,俗话叫“掉价了”。从公益机构的性质上讲,我不赞成在公益平台上做商业。

这里用“高阶”、“低阶”这两个词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并不是说高阶就高级,低阶就低级,只是说人的需求有一个递进的层次,而不能在价值上判断高低。人的多种需求相互交叉但又有性质上的不同,不能相互通约和替代,比如说物质财富拥有再多也换不来爱和归属感,物质享受再丰富也解决不了精神层面的问题。理解了人的多维度和多层次需求,我们应该知道区分公益机构和商会,区分公益活动和商业活动,尽可能不要在公益机构里带入商业活动和参杂商业动机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




05



道德的来源


康德说的道德律令或者叫道德规范、道德法则是从哪里来的呢?世界各国的大学都讲授《伦理学》这门课,讲的就是道德规范,作为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必修的。《伦理学》探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西方有道德哲学的传统,从苏格拉底开始一直到今天,研究和思考从来没有中断过。

和法律不一样,道德规范是自愿遵守的,要想让人们自愿遵守就必须符合人性,所以古往今来大家都从人性出发研究道德,善恶都是人性。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古代中国有两派不同的意见: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其实两人都有道理,人是很特殊的混合体,人性中既有善的方面,又有恶的方面。诸子百家采取了简单化的处理方法,要性善就全是善,要性恶就全是恶。你要是承认人性本善,儒家就来讲教化。如果你承认人性本恶,法家就要用严刑峻法。人本质上是善恶混合体,因此既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制。对人性认识单极化,造成了社会治理的单极化。

人性到底是什么呢?英国哲学家边沁讲趋利避害是人性;休谟和斯密两位苏格兰的哲学家讲天生的同情之心,也就是儒家说的恻隐之心;康德认为人性中有一个维度是理性;宗教人士讲:人性中有神性。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人性。综合各家之言,我们知道人性是复杂的,不可能用一种动机来涵盖全部。孟子讲得比较全面,他说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把人性的复杂做了充分的表述。

从各家的人性论中我们推出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公益活动和道德准则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在下面一一做简单的介绍。

  • 道德情感论

苏格兰的启蒙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人类的道德主要是由天生的同情心驱动的,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同情心还来自于与社会保持一致的愿望,如果没有同情心就无法融入社会,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就没有归属感。源自情感的道德休谟称为“自然的德性”,仁爱之心生而有之。休谟进一步论证说,我们还应该通过反思和修为将自然的德性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这与儒家孔孟讲的君子小人之分有些相似,君子之德仁义礼智信。公益和君子之德是什么关系呢?公益慈善是仁爱之心的体现,是君子行为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像古代的士大夫的琴棋书画一样。

  • 效用主义伦理

第二个学派是效用主义伦理,英国的边沁是这一派的创始人,他说人生来追求幸福的,追求幸福就是善。个人幸福是善,对于整个社会呢?边沁于是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善。

边沁的这个道德标准是有问题的,搞不好就变成以多数的名义压制和伤害少数人。谁是最大多数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为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少数人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吗?后来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密尔修改了边沁的说法,个人追求幸福仍然是善,但他加了个前提——不能伤害他人,“不伤害他人前提下的快乐”是善,是正义的。

效用伦理和公益有什么关系?我经常说我们是为自己做公益,因为公益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且公益活动产生的幸福感不同于物质享受的幸福感,是从物质享受中无法得到的幸福感。人的幸福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吃喝玩乐。我们不反对吃喝玩乐,但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只知道吃喝玩乐,生活趣味未免太过狭窄和单调,好像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效用主义的伦理来讲,公益是为了丰富我们自己的生活,使我们的人生体验更加多样化。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吃喝玩乐,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不会有些遗憾?他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片空白吗?记得我第一次在奥赛博物馆看到梵高的《星空》时,怦然心动,在画作前站立十多分钟,突然感觉理解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生前贫困潦倒,但精神世界非常丰富。我和他交流,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进入崭新却并不陌生的心灵空间,这是一种与喝茅台吃鲍鱼不同的享受。

我们赞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孩子们上了大学,给你发来感谢信,你的快乐不是从物质享受可以获得的,也不同于你的子女尽孝。公益慈善是非人格化的,素不相识的人感谢你,和养育多年的子女报恩是不一样的,做公益慈善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根据效用主义伦理,这就是善。人们常说公益是社会责任,好像我们是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推着走,为了尽一份责任,这和我主动去做不一样,我之所以主动去做,因为这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享受和人生经历。

前几天看到长江江豚的照片,真的是满心喜悦,江豚不可能对我们表达什么感谢之情,但是看了之后就是高兴,多可爱的动物啊,永远带着微笑看着你,你想生活在有江豚的世界上,还是一个荒凉的、除了人类和老鼠看不到任何其他动物的星球上?所以到底是别人要我们做公益,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公益,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做公益,为自己的公益事业才有持久的动力。这是自私吗?自私也没有什么错,密尔说只要不伤害他人,个人的幸福就是善。

需要注意的是区分效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前者是从他人的快乐中获得幸福感,后者是为自己的财富增加而感到高兴。功利主义者利用公益和慈善做公司广告,扩大商业网络,发现商业机会,本质上属于马斯洛的低阶需求,和公益机构的初衷有相当大的差异。

  • 人的理性和自由选择能力

效用主义的伦理听起来有道理,却遭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无情批判。康德说:如果人只是追求幸福,满足口腹之欲,由自然的本能驱使,人就无异于动物。在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意志的约束,人很可能得寸进尺,产生更强烈的欲望,并伴随着骄傲和自负。人不应该屈从欲望,人是理性动物,应该运用理性为自己制定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善本身就有终极的价值,行善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增加幸福感的手段。根据康德的见解,做公益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幸福感,做公益就是为了做公益,公益是善,公益本身就是终极目标。康德洋洋洒洒地写了一本书,叫《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本书太精彩了,虽然读起来比较吃力。在康德看来,行为的道德价值和行为的结果没有关系,一个人做公益和公益的活动是否给他带来幸福感是无关的,如果道德准则和个人的感受有关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在社会中建立道德准则。

比如救助孤寡作为一个道德准则,但如果我要做了的话,自己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我的幸福感下降,效用主义者允许我不做,但康德会说你仍然应该做。乞丐为什么也捐赠呢?因为公益本身就是善,跟你自己的能力和感受没关系,如果和人的感受有关的话,各人感受不同,永远不可能建立起全社会的道德准则。你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孩子们没有考上大学,你是不是应该继续资助?道德准则和结果是没有关系的。道德行为问的是动机,而不是结果。

康德为他的道德法则列出的另一前提是普适性,对所有人都适用,否则就没有法则可言。比如说在商业中你做虚假承诺,你答应的事之后又违约了,你要问自己是否愿意别人也做虚假承诺。你当然不愿意别人骗你,但自己说谎却要别人诚实,虚假承诺因此没有普适性,不符合康德的道德标准。普适性原则和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道理,有人把孔子的这句话叫做“道德金律”。

设定了这些前置条件后,康德推出了一个今天仍然极有意义的道德法则:以人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人当作手段或工具。推导的过程不在这里讲了,什么叫以人为目的呢?你做公益、慈善,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学,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期望是孩子和他的家庭对你表现出感恩之情,康德说这样的行为是有价值的,但是没有道德价值,因为你把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当作手段了,当作增加自己幸福感的手段,而没有把孩子本人当作目的。你资助他,是为了这个孩子能够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发挥他自己的潜能,和孩子及他的家庭对你是否感恩没有关系。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做环保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为了从政府那里拿到一个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的奖状,你的行动不具备任何康德意义上的道德价值,因为你把环保当作了手段,而不是为了人能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

康德的论证缜密而有力,他运用理性为人制定了一个相当高的道德标准,达到这个标准不能不说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达不到,在公益活动中,时刻不忘“以人为目的”,用高标准要求和反省自身,有助于个人的道德生活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 宗教伦理

下面介绍源于宗教和信仰的道德律令。我们都知道,宗教组织热心慈善、公益,原因很单纯——教义和信仰。不需要研究人性,不需要逻辑推理,因信仰而做慈善和公益。

现代的慈善公益组织以及慈善公益活动都是从教会开始的,特别是基督教的新教。约翰·加尔文是16世纪的新教神学家,他主张“预定论”,人的一生是为来世做准备,能否获得上帝的救赎是生下来就被决定的。上帝的决定不可更改,甚至是不可知的,信徒只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成功感受是否得到上帝的恩典。信徒从事的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如加尔文所说荣耀上帝的“天职”。你是一个神父,就要尽心尽力地传播福音,拯救大众;你是一个商人,就应该发家致富,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另一方面,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奢华的生活,而是用商业的成功增强你的获救预感,相信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升入永恒的天国。

为了荣耀上帝努力赚钱,但又不可奢侈,不可挥霍,积累的财富做什么呢?加尔文派的信徒投资工商业,去赚更多的钱,或者用来做慈善和公益,体现像基督那样的人类之爱。新教是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源头,例如新教徒洛克菲勒发家路上顺风顺水,赚钱犹如天助,洛克菲勒自认受到上帝青睐,因为上帝知其必将财富返还社会。洛克菲勒说:我是上帝派到人间打理财富的工具。成为世界首富之后,洛克菲勒做出决定:后人不再从事商业,专职慈善公益,并且提出了慈善公益的三原则——专业化、聚焦和可持续。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都是他建的,北京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出的钱。疫情之前我参观了洛克菲勒的纽约庄园,他的后人已经把祖上的家产卖得差不多了,家族第四代传人卖掉了最后一批艺术品收藏,60多亿美元全都作为公益基金会的资金。

国内有人说富人虚伪,他们赚钱时做坏事太多了,想花钱买个良心平安。你可以这样想象,赎罪的念头也不能排除,事实可能不像猜想的那样阴暗。花钱赎罪的话,也不至于把家产卖光了,拿出一部分还不够买个慈善家的名头吗?

巴菲特把他3/4的财富交给比尔·盖茨基金会,没有成立自己的基金会,为什么呢?他不在乎身后名。巴菲特和芒格都是90多岁的人了,已经富可敌国,为什么还兢兢业业地做投资,赚钱还有什么意义?我想宗教至少是原因之一,投资就是新教徒讲的天职。当然,今天的美国人很少去教堂了,宗教的精神传统融入了它的文化,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传统,就不理解西方的工商文明。工商文明不是因为瓦特灵机一动,发明了蒸汽机;也不是因为比尔·盖茨的商业智慧,搞出了大卖的Windows。

宗教界的慈善和公益更是出于信仰,我们知道特蕾莎修女的格言:

“不为他人的生活不是生活。”
“上帝写给人类充满爱的信,我是他手中一支卑微的笔。”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上帝不会问我们做了多少善事,而是在善事中注入了多少的爱。”

特蕾莎修女的这些话读起来令人动容,字字句句透着典型的宗教情怀。修女一生忙碌在世界各地,尽其所能地帮助那些不幸的和身处绝境的人们。她说,我做的这些事是我和上帝之间的约定,跟别人没任何关系。没有高深的哲理,没有宏大的社会责任,从信仰直接得到结论:基督是爱人类的,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必须像基督那样去爱人类。



06



结语:为何比何为更重要


我们讲了人的生活维度和需求层次、公益和个人道德生活的关系,介绍了道德规范的四个来源:同情心,幸福感、理性和信仰。公益作为一项道德实践,是为了满足人的高阶的需求。公益活动要讲究效果,更要追问动机,为什么做公益比怎么做公益重要得多。


092342zntbzipncen9nklb.png

来源:劲草同行
作者:许小年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NGO观察」,搜索「zgfzjb1996」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53粉丝

5302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