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各地发生多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留守儿童恶性事件,留守儿童引发的事件由过去的偶发变为多发。云南镇雄17岁留守少年春节期间喝农药自杀,湖南隆回13岁留守儿童砍杀七旬老人拿走700元,贵州毕节一留守儿童被姑父用火钩打得遍体鳞伤…… 这些案例背后,是一个个孩子具体的悲伤。笔者日前在乌蒙山区某地采访,当问及对留守儿童和家属是否有人统计相关情况时,对方一脸茫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在一些地方,就连基本的留守儿童精准统计都没有,何谈能解决或者至少缓解这一问题?可以明确地说,在这些地方,在留守儿童问题上,仍然处于失守状态。 谁都知道,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之痛。二三十年前产生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是社会发展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如今,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应该更有底气。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已经拿出了解决问题的勇气,另一方面,极端案例依然此起彼伏。 有一种观点依然盛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国家没给钱,基层就没办法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的基层政府,口头上一直表态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可是,到解决问题时,仍然只是一纸行政命令,就想着能把工作做好。表面上,把留守儿童数据收集上来了,实际上水分有多大谁都说不清楚。这种应付的态度,就是一种懒政,也是一种不作为。 要知道,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光是精准统计就是一项巨大工程。不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还有很多家庭在山区居住。如果要统计准确,势必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入户精准统计,绝对不是随便问问村干部这么简单。仅仅统计数据就这么难,更别说对留守儿童后续帮扶的难度了。 需要明确的是,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一定要有成本意识,该花的钱一定不能省。关心留守儿童就是关心民生,这不仅涉及每个家庭,而且涉及阻断代际贫困。这是精准扶贫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国家理应保证财政的投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些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没有经费就堂而皇之对留守儿童坐视不管。有的基层群团组织缺钱,完全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帮助留守儿童,比如组织好志愿者、爱心车队和爱心企业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没钱不是不干事的理由,关键看事情怎么干。
要干不成一件事,理由可以有很多。要做成事情,正如一句俗语:"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途径只有一个--行动!要知道,如果说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之时,农村还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关爱,就会整体上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积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良性运转的体现。国家态度非常明确,关键看基层如何落实,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看广告看疗效,不时出现的极端个案,就是给地方政府敲响警钟:留守儿童还有很多,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不要着急表功,唯有扎根基层,虚功实做、难事长做、久久为功,这个问题才能解决。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