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筹款18万元,受助人只能拿3000”,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被震惊了。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媒体报道,谢先生5岁的儿子被查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目前在杭州治疗。让谢先生感到愤怒的是,他一直是自己筹钱给孩子看病,可在网上,有人却利用他儿子的信息获取同情,还收到了近18万元的捐款。最后经交涉,在网络上发起募捐活动的机构表示,按照规定,可以资助他3000元。 经谢先生口述,事件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最早是轻松筹的一位工作人员与谢先生联系,商量募捐,从谢先生手里拿走了孩子的病历,拍了照片,可是后来就没了下文,而且轻松筹的那个工作人员也联系不上了。然而在几个月后,谢先生却无意中在支付宝公益平台里看到了自己小孩的照片,还有自己的籍贯、经历等信息,并且发现到目前为止捐款接近18万元。 相信看到这里,所有的网友都要愤怒了:这不是典型的诈捐吗?谢先生口述的事实经得起查证,但这里仍然有一个核心情节需要特别点出:从支付宝公益平台上发布的募捐公示信息中可以看到,此次募捐的性质为公募,即不是为特定个人而展开募捐,旨在为浙江地区处于困境的大病患儿提供救助。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谢先生由于在公益平台的募捐信息里看到了儿子的照片,进而认为整个募捐活动是围绕自己孩子而展开,这其中应该多少有误解的成分。至于善款分配的金额,3000元当然不多,但对照公示信息中“为困境大病患儿提供3000-50000元”这一条款,还算是符合最低标准。 弄清这一点很关键,但其他问题同样重要。最让人困惑的是,慈善机构以包括谢先生儿子在内的大病患儿急需救助为由,在公益平台上发布了募捐信息,最后也成功筹集到了一些款项,谢先生一家理应是求助者和受益人之一,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知情? 这样一个疑问还会催生出另外一个问题:最早与谢先生联系募捐的是轻松筹的一位工作人员,但最后的募捐并不是在轻松筹平台上展开,而是浙江百草园公益服务中心从轻松筹处得到了谢先生的信息,最后由浙江千训慈善基金会出面在支付宝公益平台上发起了募捐。按照相关机构的说法,在这次公益募捐活动中,千训慈善基金会是发起机构,而百草园则是执行机构。 轻松筹、千训慈善基金会、百草园公益服务中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看上去有点错综复杂,难免会让像谢先生这样的普通人蒙圈,但这里完全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进行一下简化。 很简单,作为公益筹款平台,既然已经和求助人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相关信息,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进行募捐,是不是必须告知求助人?如果另有他用,是不是更应该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 作为公益慈善机构,不论从何处获得相关求助信息,一旦准备以此为据展开募捐,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求证、审核的程序?像谢先生这样,募捐时不知情,善款分配还要等到自己偶然看到并上门讨要,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面对这样的一幕,网友现在给予“诈捐”的评价显然还是太情绪化了。毫无疑问,不论轻松筹、千训慈善基金会、百草园公益服务中心在事件中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其中的瑕疵是掩饰不住的。 媒体报道后,轻松筹作了公开回应,但只是表示筹款活动系由公益组织在其他平台发起,并没有对患儿信息的流转作出解释。世上很多事不一定都要锱铢必较,但公益慈善不一样,因为慈善事业容不得半点污损,否则就是自毁长城。 在这一事件中,慈善机构和相关平台都需要给出明确的说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