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汤敏:新木桶理论:公益发展新模式

[复制链接]
齐志公益 发表于 2018-4-11 10: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标题:汤敏:新木桶理论:公益发展新模式
友 导 读
目前,中国公益机构面临着资源、能力和影响力不足三大发展困境。如何突破?汤敏老师根据传统的“木桶理论”,提出了建立“公益新木桶理论”的思考。每个公益机构把自己的最强项拿出去跟别的机构合作,相当于各自把自己最长的那块板拿出来拼成一个大木桶。
这和国际上说的“集合影响力”相类似,而友成基金会的“青椒计划”正是对“公益新木桶理论”的实践,它从扶贫教育的根本问题入手,整合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方式,连接优质的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探索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助力乡村教师发展的新路径、新公益、新模式。

汤敏老师在文中呼吁:通过“新木桶理论”的力量,让公益机构成为社会主流,为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发挥出重大的影响力。

(本文作者: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 汤敏)
本文长度约2895字,阅读全文大概需要5分钟


中国公益机构目前的发展困境是什么?是三大不足:资源不足、能力不足和影响力不足
这三个不足互为因果, 但影响力不足是最致命的。我国是快速变化着的发展中大国。任何公益行动没有规模, 就没有影响力, 就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但任何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都需要比较多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公益机构的能力不足则难以应对国内对社会公益日益增长的且大、且多、且新的需求。

但更重要的是, 正是因为我们的影响力不足, 满足不了企业和捐赠者的需求,得不到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配合, 就吸引不到更多的资源, 付不起更多的培训费, 招不到高端人才。
对资源不足,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这些公益人从日常的运作中体验很深,而对影响力不足,大家往往认识不够。 我们时常为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在周边产生的一些小改变而高兴, 有小富即安的心态。
实际上, 岂止是在中国, 几百上千年来, 全世界的公益机构不也都是在小打小闹,在社会与市场的边缘起到一点拾遗补缺的作用。这里核心的问题在于:公益机构资源本来就不足, 能力很弱, 但还都在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


能改变这种现象吗?不易, 但有可能, 这就是我说的“公益新木桶理论”。
大家都听说过木桶理论吧。 传统的说法是, 一个木桶的容水量是由它最短的一块板决定的,这又称为“短板效应”。根据传统的木桶理论, 如果你的机构在某些领域有薄弱环节,或你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有不足的话,就要想办法把这个短板做长。
借用传统的木桶理论,我想建立一个“公益新木桶理论”。


与传统木桶理论把一个机构或个人看成一个木桶不一样, 我们把每一个公益机构看成是一块木板。之所以看成是一块木板, 因为我们极为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与想解决的问题相比, 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也就是说, 靠我们自己这块木板盛不了水,解决不了问题。 然而,如果把这么一块一块的公益木板有机地拼装组合起来,就有可能成为一只新木桶,就可以去盛水。

从另一个角度看, 每个公益机构都有各种功能, 把自己的最强项拿出去跟别的机构合作,大家把自己最长的那块板拿出来拼成一个大木桶。 不管是哪种说法, 其根本就是说, 公益机构应该联合起来才能干大事。
新木桶理论其实不很新。国际上有个比较学术化的名称, 叫“集合影响力” (CollectiveImpact)。这是2011年才刚刚在美国发明并开始推动的。集合影响力是一种大范围的跨部门协作的工作方法:各利益相关方在骨干机构的协调下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互动协作与持续性的沟通中来成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并使用同一套评估体系衡量实践效果。

集合影响力由约翰·卡尼亚 (John Kania) 和马克·克莱默(MarkKramer) 在2011年出版的《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提出,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利用这一方式的成功案例。
那么, 如何才能让公益新木桶理论或集合影响力发挥作用呢?
简单地说, 一是需要大规模,特别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 现代的社会问题往往要动员各种力量,各种资源参与,要让参与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长板作用。
二是要在一个或数个骨干机构精心协调下,一堆长板才能形成一个大木桶,好的协调机构与协调人很重要, 很重要, 很重要。
三是项目要有顶层设计,多个机构参与要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分工合作,项目设计要有包容性, 能把各参与者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
四是要有同一个评估指标来评估该木桶的实践效果。
“公益新木桶理论”道理上很简单,但到底在中国行不行得通呢?
我们自己做了一个实验, 叫“青椒计划”, 全名为:“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青椒”,即“青教”的谐音也。

大家都知道,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当前精准扶贫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的教育扶贫把资源与精力都放在硬件上, 放在给贫困孩子的助学补助上。 但教育扶贫根本,同时也是最难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贫困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的核心在老师, 教育质量是靠老师传递的。

不解决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师质量的问题,建再漂亮的学校,投入再多的硬件, 发再多的补助都解决不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近百万名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扎根在包括乡村教学点和村小等在内的乡村教学第一线。作为乡村教育的新兴力量,他们的薪酬福利、身体与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都需要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注。对于青年教师, 特别是新教师来说, 师资培训是最需要的。 近年来各地也在不断地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但正如《中国教育报》撰文中指出的:“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等问题。

因此, 我们开始琢磨如何把社会力量动员起来, 发挥我们的优势,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于是, “青椒计划”应运而生。
“青椒计划”就是动员与整合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方式,连接优质的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探索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助力乡村教师发展的新路径、新公益、新模式。



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 从2017年9月起,在全国18个省的3491个学校中的22,804名乡村青年教师, 每周三晚与周六晚两次课, 在手机或电脑上参加“青椒”培训。课程是由北师大组织的最优秀教育专家提供的专业课程,由公益机构组织提供的师德课程。

新木桶在“青椒计划”中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动员了包括沪江网、洋葱数学、爱学堂、三三得玖、凯迪拉克公司, 以及百度、阿里、腾讯教育部门的一批企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一批学术机构; 以及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教师基金会、友成基金会、西部阳光、弘汇基金会等一共30多个机构跨界整合资源, 每个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板”作用,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出资源,为广大乡村教师提供免费、专业、 前沿、可持续的专业培训, 开创了乡村教师大规模社群化学习的先河, 成为了目前最受欢迎的教师培训之一。

“青椒计划”也可能是在中国历史上企业、学术、公益机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如此深度地融合。目前,“青椒计划”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培训内容也在不断深化。

这就是“新木桶理论”的力量。中国需要,也有可能形成更多的这样公益“木桶”来解决大量的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如果教师培训可以这样做, 为什么村医培训, 农民工培训不能这样做?

有了这些“木桶”,公益人就可以逐渐的走出碎片化的运作模式,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有了这些木桶,公益机构就可以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不仅是在边缘上拾遗补缺。有了这些“木桶”,起步很晚的中国公益就可能跟我们的高铁一样,后来居上,走到世界的最前列!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执行主编 | 张羽漫
总编辑 | 汪亦兵
顾问 | 葛继延


来源:友成基金会

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具有公益性税前抵扣资格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关注

48粉丝

1085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