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你心中的“慈善之城”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齐志李晓辉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3-15 1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一阵,“善城广州”做了一次调查:创建“慈善之城”,你打算如何参与?你心中的“慈善之城”是怎样的?
我们收到了很多有行业代表性的回答——

大学老师说,希望能开设从小学到大学的慈善教育或体验课程。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说,希望专业慈善机构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白领说,希望政府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进入该领域提供便利。在大多数普通市民看来,她们很乐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简单总结一下,大概是:政府搭台,企业参与;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让慈善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习惯。
你怎么看?


0a68f2f85b0bb94514b864637528bfd8.jpg
@ 何金鹏   大学教师
“ 我理想中的“慈善之城”应该是这样的: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公民意识较强,人人乐于奉献,以赚钱为主的生活目标转化为捐赠为乐的价值观,评价个人成功的标准变成做了多少公益慈善,而非获得多少金钱。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慈善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加强,比如在教育系统设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慈善教育或体验课程。我个人而言,可以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慈善工作,如三下乡,利用专业特长做志愿服务。

@ 钟玉凤    家庭主妇
“ 我觉得慈善之城应该是市容整洁,市民热情,社会氛围和谐。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志愿者,帮忙维持公共秩序,还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为小区建设出一份力。

@ 何俊华   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 希望政府联动尽量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创建中,包括企业、个人等等。通过“慈善之城”的创建行动,希望更多公众了解慈善的含义、支持参与慈善的行动,希望有需要的对象得到慈善行动和资源的及时帮助、专业慈善机构得到长足发展、社区慈善文化氛围浓厚。个人希望结合自身机构的特点,努力搭建社工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立足社区推动社区慈善的发展。


@ 刘学理   律师
“ 我一直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参与慈善,特别想利用我作为律师的专业性,为需要的人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帮助。慈善让整个城市充满人性的温度,我们作为生活其中的一员,也会更感觉城市的宜居、温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也希望慈善事业走向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满足需求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吸纳各界人士参与慈善,让需求、奉献、自我提升产生良性互动。


@ 肖锐成   退休人士
“ 支持“慈善之城”的创建!我们退休人士可以多参加政府或者慈善机构的活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希望社会能真正做到帮助确实困难、有需要的人,大家用慈善的心去鼓励受助人主动寻找生活源泉,主动工作,救助自己,并且感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工作。



8c0e04f53b58e8ff382f7ac758f784e9.jpg 来源:微信公号“ GZphotos”;摄 莫伟浓
@ 顺顺   企业白领
“ 这个提议太好了,希望能够长久的坚持,把慈善做得更好!让大众都参与!如果生活中再也没有无助的人出现,那就可以称为慈善之城了。我希望自己能终身传递正能量,把慈善做得有力量!从身边做起,组织或者参与到活动中去!


@ 李佳   互联网产品经理
“ 慈善不在于名义,而在于实际行动。行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真实诉求。出于自主的强烈需求来源于家庭与社会的感染,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自然会培养出对社会感恩的人。所以我建议可以从每一个平民百姓家庭环境的塑造切入。从个人入手,再到家庭,乃至社会,宣扬慈善理念,如此去打造慈善氛围。希望社会能变得人人有爱,真诚相待!


@ 陈瑞相   媒体编辑
“ 广州素来思想自由,市民观念超前,青年充满活力,公益氛围本就很好,发挥已有优势,继续加油!


@ 王庆秋   旅行社计调经理
“ 我打算多多参加政府组织的公益慈善活动。希望政府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抓住时机向市民宣传推广,如近期举办的广府庙会,正是由政府牵头搞起的广州传统文化活动,广州老城区可谓人头攒动,正是推广慈善理念的好机会。往后还有更多类似的热闹日子,例如龙母诞,广州花市等等,政府可趁此时机向市民宣扬慈善之城的相关信息!



f49d8889ceb7e906e54a736e349a9fc9.jpg 微信公号“ GZphotos”;邵权达 王燕 黎旭阳 摄

@ YOUNG   志愿者
“ 作为一名大学生和一名准媒体工作者,我觉得在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所长帮助公益机构和活动进行传播活动。在媒体工作中可以更加关注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注即力量。关于创建“慈善之城”,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建立系统性的长期规划,避免政策浮动太大和不明确性;二、注重引领企业的力量,利用互联网创新平台,集结年轻人的力量;三、对于公益和慈善行业允许其较为自由地生长,允许内部自然形成淘汰机制,促使行业专业成长。希望有一天,公众对于慈善和公益有较为成熟的认识和可持续性的参与行动,企业对社会问题有较高的责任感,政府对于公众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尊重感。


@ 刘舒韵   CSR 专员
“ 我是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据我了解,现在广州越来越多企业有参与公益慈善的意愿和能力,希望政府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进入该领域提供便利!建设“慈善之城”,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 苏赞    大学生
“ 在教育方面,可否在中小学开设“公益慈善”相关课程,区别于“思想道德课程”,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们。连金融理财方面都可以开设课程,我想慈善应该也可以吧,许多人依旧对正确的慈善捐款途径没有清晰的认知。另外建议加强慈善宣传的传播力,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慈善活动更广泛地传播开去。


@ 子暖   社工
“ 我心目中的慈善之城是希望慈善能帮助到真正需要被帮助的人,助人成为一种习惯!



5497500b604e6a433934838d5b79a1b9.jpg 志愿者引导视障人士用触摸的方式感受花香

@ 钟奕俊   会计
“ 我觉得是否能让人产生归属感是检验“慈善之城”的重要指标,慈善之城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就像歌手赵雷形容成都是第二个家,即使只是呆了短短不过一个星期,但足以让人产生如家般可以驻足停泊的感觉。慈善之城不仅仅是有多少慈善基金会,有多少慈善活动,而应该切切实实让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感受到这个城市带来的温暖和归属感。


@ 周桓羽   媒体从业者
“ 建议开展更多能够让社会大众参与的公益活动项目!我本身就是做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的,我将开展更多优质活动项目。打造慈善之城,希望政府支持,民间理解参与,环境友好!


@ 潘春杰   企业公关
“ 打造“慈善之城”,首先要解决慈善捐赠透明公开的问题,否则容易沦为“慈善谎城”。关于打造 200 多个慈善广场,在使用如何功能上与普通广场进行差异化很重要。数量不在多,在于精。


@ 李斯丹   大学生
“ 我是土生土长广州妹,很久之前就加入了一家公益组织做志愿者,可惜近几年一直在外读书,没怎么参与。回广州后打算每个星期抽一天参加志愿者活动。此外,我觉得要呼吁大家更多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参加部分认可的月捐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99a0579aae681b080a098709fd05d792.jpg 近年来,每年均有慈善组织和热心市民在广州花市上义卖

@ 邱小慧    财务“ 我个人来说,以义工、观众、甚至项目参与者、发起人参与某场慈善活动均有可能,前提是慈善活动有足够创意,能实实在在解决、影响或者改变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


@ 罗标坚    社工
“ 我觉得要创建“慈善之城”,可以参考以下两个目标,第一、于公益行业,无论是官办还是草根 NGO 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和自由,社会企业发达。尤为重要的是,希望公益人的薪资和福利能得到保障!第二、社区里,公益慈善成为一种风气和文化,更多人关注公共利益话题,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努力塑造生态氛围,让各种慈善活动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让人有途径做慈善,也有信心做慈善。


@ 吴一钒    新媒体编辑
“ 慈善之城应该是,没有人再说慈善如何,而是把慈善活动当成自然而理所当然的行为。对我们普通小老百姓来说,自己首先养成一些小小的慈善习惯,并且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做。


@ 代家青   地产经纪人
“ 将慈善活动的参与方式变得简单方便,比如一些小区里有专门捐献旧衣服的收纳箱,类似这样的设施可以多一些,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89eab1ae1d73dd1564cc520b9b60b360.jpg 体育慈善兴起。爱心跑友为爱奔跑,已然成为马拉松赛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唐碧莹    业余作家
“ “慈善之城”应该是重病贫困家庭能得到资助、孤寡老人能得到良好的安置和照顾等等。政府应该拨款或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慈善机构,使慈善覆盖得更广,使更多人受惠,特别是重病贫困家庭及孤寡老人。我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力有限,但我会尽自己的能力捐款去支持慈善。


@ 江永强    办公室白领
“ 我打算在广州市花都区发起 24 小时书店公益建设项目,推动全民阅读、推进全民慈善事业。联合全区各小区、咖啡店、商家、饭店等,挂牌 24 小时书店,摆放书籍专柜专栏,免费提供给市民阅读,并接受市民捐赠书籍,分享给别人。同时,也部分销售新书,所得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帮助贫困人员等。整个项目预计 1 年内发动 100 家参与,3 年内发动到 1000 家,突出文化公益,引领商业增加公益元素,共同打造慈善之城。


@ 廖一霏   媒体人
“ 我在工作之余会去朋友组织的慈善活动做义工。其实,慈善和钱无关,一个微笑、一句赞美都可以成为善举。我的朋友发起了“每日一善”活动,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以在市民中推广。另外,建议像顺德、惠州等地一样,在江边开辟一两个可供市民合法放生小动物的地方。

@ 林惠玲 社会工作者
“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供一些资金服务广州市内的各种困难群体,同时加大对慈善、公益意识,广州公民意识的宣传普及,让更多认识到慈善、公益是个人也可以做的。具体主要有如下三点建议:一、组织一场大型的公益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各个街道、社工机构、家综、媒体、各街道的义工或代表等参加,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未来合作的深度;二、针对一些特殊、困难的人群进行帮扶、服务,打造慈善广州的特色项目;三、培育自己的慈善团队,粉丝团队,拥护我们广州慈善城。

......
知多D·认准“善城”logo!


c16d6b8307bfcc4b758ab1d5cdbdd0d8.jpg 该标志运用“善”字的书法字体和岭南窗花结合,表现广州特色;用色彩区分把具有羊城象征的部分突显出来,更加强调广州羊城这一称号。“穗”为广州简称,“善 穗”意指善城广州。


df76dc249f0c5493d3885d6037ad1351.gif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善城广州”!


35765bc23b3215661b83f8b65be457f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