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公益020/齐志公益课堂/公益游/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标题: 公益创投+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教育讲座第三场:如何识别并应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志社工中心    时间: 2022-11-21 10:14
标题: 公益创投+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教育讲座第三场:如何识别并应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1120日上午,由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儿童心灵成长营”及2022年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守护儿童心灵成长营”第三场家庭教育讲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本项目获广东中农企业总公司、广州汇美思工艺品有限公司、木棉红爱心社支持,由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心理项目负责人、高校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周蓝岚老师主讲。
(, 下载次数: 156)
心理健康的定义
  讲座一开始,周老师就先给我们科普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
(, 下载次数: 128)
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据统计,目前青少儿的抑郁率达24.6%,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周老师分享了一个初二抑郁症孩子的案例,这个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很差,每天很焦虑,回家就玩手机来放松自己。然而他的爸爸认为都是因为玩手机才导致孩子成绩不好,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甚至把手机摔坏;妈妈心疼孩子,偷偷给他买了新的手机,不料导致孩子心中对父母感情分裂,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之后父母担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报了昂贵的补习班,加重了孩子的压力,使得孩子出现了自残行为。
  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长此以往,导致青少年的抑郁之路“道阻且长”,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倾向。很多孩子心理或身体生病了,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说父母是他们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
(, 下载次数: 110)
  孩子的睡眠情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挂钩的,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8个小时,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没有达到倡导睡眠时长。睡眠不足容易导致青少年精神状态不佳,增加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家长需要关心孩子的睡眠状况。
(, 下载次数: 139)
如何判断是否产生心理问题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三个概念来表达: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异常的心理。前两者可以找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异常的心理则需要找心理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 下载次数: 140)
  心理不健康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一般心理问题,它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较短,基本在理智的控制下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第二类是严重心理问题,是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的心理障碍,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或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第三类是可疑神经症,如果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的一年之内,求助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出现严重缺损,应可疑为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此时心理咨询师会建议去找心理医生确诊。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是鉴定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 下载次数: 186)
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区别
  神经症和精神疾病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没有自制力,神经症患者会明显感受到痛苦,主动求医,属于是心理咨询师的服务范围,心理咨询师可能根据问题严重程度选择是否转介心理医生;而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自制力,无心理冲突,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会主动求医,是需要心理医生进行诊治的。家长需要区分好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向适当的对象寻求帮助。
(, 下载次数: 106)
及早识别影响孩子的危险因素及面临的压力事件的方法与途径
  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是否有突然的转变孩子作文作业试卷等里面的信息,老师的评语也是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来源。当发现异常,及时通过陪伴、玩耍、聊天舒缓孩子的压力和情绪。在聊天时不要两三句谈及学习,可以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提高情绪,使得孩子乐意分享近况,家长更容易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当不知道怎么缓解孩子情绪时,应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
(, 下载次数: 190)
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要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首先要与孩子平等对话,避免命令式语气,用开放式提问给孩子完成目标的引导;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意见,支持孩子独立自主。
(, 下载次数: 132)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
  周老师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她带着2岁的女儿去看马拉松比赛时,女儿似乎对热烈的赛事提不起兴趣,女儿说“我看不到运动员是怎么样的”,周老师这才意识到2岁的女儿视野仅到运动员大腿,根本看不到比赛盛况。当父母无法与孩子沟通、彼此有情绪的时候,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的世界,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 下载次数: 178)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公益020/齐志公益课堂/公益游/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