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志志愿者 于 2018-10-21 18:03 编辑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新疆重点风沙策源地,是抗击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最前沿,更让人绝望的是,沙漠离阿克苏市城区只有6公里,且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不仅在荒滩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防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还形成了让阿克苏人引以为傲的“柯柯牙精神”。 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的阿克苏,如今已是“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的茫茫林海。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已累计造林115.3万亩的柯柯牙,以32年的坚持告诉人们:功成不必在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10月11日起,天山网推出【点赞阿克苏荒漠绿化】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八篇:《易地搬迁开启新生活》。
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红山脚下的红山新村。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摄影报道)“我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受益者。”9月21日,40岁的阿巴斯 · 艾台克说起易地搬迁后的生活,满是自豪和感激。 阿巴斯是温宿县柯柯牙镇红山新村村民,在戈壁荒滩上崛起的这个生态移民新村,包括阿巴斯一家在内的566户、2200名曾经世代放牧为生的牧民华丽转身,成为户均拥有8亩核桃园的果农,开启了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
阿巴斯·艾台克和妻子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果盘招待客人。 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 在坐落于红山脚下的红山新村,一排排安居富民房整齐有序,平坦的柏油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 阿巴斯的家门口,一株株格桑花开得格外鲜艳。这一天,他让妻子将院子里外打扫干净,洒上了水,他还买来水果,盛情款待客人。 “现在住的房子好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非常欢迎客人来家里做客。”阿巴斯说,以前在山区放牧时,最怕的就是家里来客人。那个时候他们一家六口人挤住在一间石头房里,用水用电不方便,娃娃上学不方便,老人看病不方便,一年辛苦放牧的收入勉强能让一家人吃饱饭。 “看一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住上了安居富民房,水、电、路都通了,娃娃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也方便了……”阿巴斯说 2014年搬到红山新村后,阿巴斯把家里的150只羊全卖了,换成了10头牛。 “政府提倡退耕还草,牛可以圈起来喂草料,养牛比养羊划算。”阿巴斯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应该有最起码的生态保护意识。 平日里,阿巴斯除了照顾好家里的10头牛,只要一有空,就到核桃园打工。考虑到村民长期在山区放牧,缺乏林果业管理经验,当地政府专门出台了“政府出资,企业代管,牧民所有”的政策,将6000亩核桃园交给温宿县红沙漠公司代管三年,采取统一管理方式、统一技术要求、边管理边指导的方式,引导帮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管理经验。 这几年来,打工不仅挣了钱,阿巴斯还学会了核桃的修剪、嫁接、施肥、浇水等一整套技术。 一年下来,夫妇俩打工的收入就有四、五万元,几乎是以前一家人放牧收入的10倍。冬天,阿巴斯育肥牛,妻子开商店,差不多也能挣两万多元。 “等让我们自己管理核桃园,我完全有信心把核桃园打理好,让核桃园成为我们家的致富园和聚宝盆。”阿巴斯说,今后,他要守护好核桃树,守护好家园,用勤劳和智慧过上幸福的生活。
红山新村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幸福,已经有村民买上了汽车。 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从温宿县博孜墩乡易地搬迁到红山新村的艾力江 · 买买提是出了名的能“折腾”,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搬迁以前,艾力江在温宿县博孜墩乡生活了三十多年,种地加上放牧,收入也仅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第一年从山上搬下来,艾力江就卖掉了所有的羊,加上政府给的退耕还林补贴,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 “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艾力江说,现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那么多,只要肯吃苦,肯动脑子,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有一定积蓄后,艾力江重新买了30只羊和5头牛,雇了人代管牛羊,也不需要太费心。 2015年,艾力江又在自家房屋旁盖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开起了商店,由妻子照看,每月收入近两千元。 “8亩核桃园每年分红1万元,跑货车一年少说也能挣1万元,加上繁殖羊羔和商店的收入,年收入4万多元。”艾力江说,挣钱的门路多了,日子越过越幸福,越过越有盼头。 2012年,温宿县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在红山脚下新建了红山新村,让包括阿巴斯、艾力江等在内的566户在托木尔峰下游牧的牧民在这里实现了定居。 定居点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三通”,有住房、有棚圈、有庭院、有耕地“四有”和配套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五配套”,保障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温宿县柯柯牙镇的老百姓把幸福生活的真谛写在馕上。 实现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柯柯牙镇镇长艾散 · 阿卜杜热合曼表示,温宿县建起红山新村,就是为了不让山上的草场退化,同时解决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让牧民搬到这里定居,通过林果业实现脱贫增收。” 艾散 · 阿卜杜热合曼说,核桃园全部采用节水滴灌,嫁接了温185和新2号两种市场价格平稳、技术成熟、品质有保障的核桃品种,能有力促进农村提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我们将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在戈壁滩上大面积发展林果业,既防风固沙,又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获得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温宿县委副书记、县长包尔汗 · 买买提说。 包尔汗 · 买买提表示,预计到2020年,红山新村定居点牧民将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和就业转移一批”的支撑下,实现人均达8000元以上的目标。 这些年来,通过温宿县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大力发展林果业,特色林果面积已达125万亩,已基本建成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网体系,公路绿化林、农田防护林与经济林浑然一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林果业的纯收入突破1万元。
温宿县柯柯牙镇的一名果农在修剪核桃树。
核桃树上的核桃。
温宿县柯柯牙镇的老百姓烤制的烤鱼。
温宿县的核桃丰收了。
来源:天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