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贝内测外流的“同一天生日”H5事件从12月22日的发酵,到后来的升温、热炒,乃至后面的四面楚歌几乎遭到清算,不过短短的四、五天时间,从籍籍无名到繁华落尽,有的人用尽了一生,零分贝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同一天生日引争议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总是会更快地感到疲倦。微信指数显示,人们关注这个事件的高潮出现在12月24日和25日之间,正是平安夜的晚上。
人们容易疲倦,但不代表他们容易忘记。“同一天生日”也让网友重扒出了数月前的“一元购画”公益营销事件。
尽管相关公益机构于昨日发出了“关于‘同一天生日’H5的说明与致歉”,但是通篇看下来,我觉得我错了,误会了这家机构——人家根本没责任还要道歉,太让人委屈了。
这篇“说明与道歉”比较长,建议有心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出来看一下。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篇“说明与道歉”通篇的逻辑是:网友发现的问题是真实的,但是这个事情是零分贝做的,我们发现之后及时处理,措施得当。
那你道的什么歉呢?!当然,我从这个“说明与道歉”中也看不出“真诚”和“致歉”。
你可以不尊重公众,但请不要侮辱公众的智商。有人评论说,“同一天生日”这事儿是好心办了坏事,我想说,如果你还记得前面“一元购画”的事情,你或许应该说,是好心一直办坏事。
还是相同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今年8月,同一家机构与另一家“零分贝”推出的“一元购画”活动刷屏朋友圈,只需1元钱就能买“小朋友”的画作为手机屏保,创作者为患有自闭症、脑瘫、智障等脑部障碍的人士。
活动极其成功,几乎只用了半天,1500万元的筹款目标就提前达成。不过很快画风突转,有消息称该项目涉嫌“投资商欺骗行为”,舆论由支持转为质疑。
该机构同样进行了回应,不过其项目操作手法所引起的后遗症却远未消除。
无需多言,对这两个事件有点了解的朋友不难发现,“同一天生日”与“一元购画”的营销手段,以及危机公关的态度,手法是很相似的。
出了问题不是反思,而是怎样推卸责任,这也许成了我们的一个思维定势。
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只不过这一次,“内测”代替了“临时工”。
还是同样的公益,别忘了你的初心
其实“同一天生日”这个事情,我自始至终对零分贝没什么要指责的。它是出了很多错,但它就是一个公司的几个年轻人办了一个很成功的“不成功”事情而已。
《蜘蛛侠》上有一句台词:great power comes from great responsibility。零分贝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它的能力和责任都有限。
但是这个事情反映出来最可怕的现象时,有着“great power”的基金会却承担不起“great responsibility”。
从这个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是:处于行业中坚的基金会,既没有对问题的最起码反思,也缺少做错事之后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市场化途径获取公益资源的营销推广手段越来越没有下线,其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公益行业缺少价值和理念的支撑。
如果说公益营销和商业营销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我认为商业营销是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而公益营销是激发起捐赠者社会责任。
“同一天生日”背后的逻辑是过度迎合公众对公益事件的消费心理: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公益项目本身具有的捐赠者教育功能,公益机构本身应该通过公益项目进行的价值传导,都被无情忽略了。到现在为止,有谁觉得需要向这些孩子道歉吗?!
这就是你传递的价值,根本不是什么你“过多的考虑了捐赠人要求公开透明的愿望”,捐赠人背不起这个锅,而且首先暴露这个项目问题的就是捐赠人。
逻辑混乱到如此程度,像极了不高明的马屁——你像在恭维他,又像在侮辱他。
然而,我并不完全针对这个事情本身,纵观公益行业,我们有多少机构是为筹款而筹款?
康徐斗之后,公益何处去?
李文涛等发表在2017年11月11日《中国发展简报》上的文章——《谁在捐款?——基于部分公募基金会捐赠收入的初步分析》,发现:
“从捐赠收入在49家基金会的分布看,大致可以认为,公募基金会关注需求层次越低,覆盖需求领域越普遍,得到捐赠收入就越多,而越是关注较高层次的个性发展,得到捐赠收入就越少。”
从目前最大的两个互联网募捐平台——腾讯公益和支付宝公益来看,这一趋势一段时间以来表现得愈发明显。
腾讯公益全部项目37701个,其中疾病救助类18123个,占48%;环保/动物保护1431个,占3.7%。支付宝公益没有找到类似的数据,但是翻一下项目类型,李文涛等人的研究所做的推断是不错的。
需求层次越低越能筹到款,而公益组织在有意无意地跟随、迎合并且有意助推这个趋势,“同一天生日”的错误是只不过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和极端而已。那么我们到底在倡导什么价值?
这个趋势的危险之处在于:需求层次越低,越趋近于政府提供的普遍福利水平。
观察以基金会为代表的整个行业,大体可以发现,私募在倡导(虽然已无公、私之分,姑以此相称),公募爱网筹,爱网筹的公募基金会在品位、价值和规模上逐渐趋同(这样的判断也许有争论,但既然是我个人的偏见,也就不打算它是公允的,我只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批判或参考)。
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了,那你作为一个机构存在的社会价值是什么?你跟其他机构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看待公益行业?你怎样进行捐赠人教育?你怎样看待自己项目的受益群体?……
公益组织确实比较难,向左是政府,向右是商业。自己不是被政府所左右,就是被资本所绑架。总之就是缺乏自己的理念和立场。
今年的公益界有点不太平,先是徐永光先生的新书《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引起了“康徐斗”及围观,后是出了“一元购画”和“同一天生日”这档子事儿。
后者可以看做是“康徐斗”的余绪,也可以说是注脚。
我认同徐永光先生的公益市场化,但下半年以来,却一直在疑惑:公益如何向右?在一个法治建设尚不完善、社会监督常常缺席的社会,我们是不是太“右”了?或者说,“右”已经在开始侵蚀公益的价值?“同一天生日”事件也许可以让我们多一些反思。
抱团取暖,但绝不是坐等塔西佗陷阱的形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视察工作时,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他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
公益人也应当牢记这句话,时时警醒自己。
当一个公益机构掉入塔西佗陷阱时,其他人可以与它划清界限;当更多机构掉入塔西佗陷阱时,这个社会就要与我们划清界限。
公益该怎样在这样的事件轮回中救赎自己?你可以推卸责任于一时,但不要以为公众就相信了你的说辞。
不论做人还是做机构,谦卑一点,老老实实承认你的错误,并不有损你个人和机构的正确和伟大。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要等到整个行业掉入塔西佗陷阱,大家再来抱团取暖,那时候已经晚了。
岁末年初总会显得忙碌一点,不论是多收了三五斗,还是少赚了两三文,一年辛苦下来,总得盘算一下是亏是赚。
但不论是亏是赚,账是要盘的,既是给自己一年来的辛苦一个交代,也是总结经验,以待重整旗鼓,新年再来。
如果不是“同一天生日”事件,相信某些机构盘算一下一年的收成,该庆祝又是一个丰收年了。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通过这样一个事件如果能促进公益行业的反思和行动,则善莫大焉。
不过从事件反映出来的某些公益机构,或者说一些机构,带着的骄娇二气、带着的责任担当缺失,这些个“庆父”不死,则公益行业的“鲁难”远未结束。希望这足以让所有公益人引以为戒。
-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撰稿| 叶千山 校对| 周家颖 编辑| 朱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