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增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了一个小组到初溪村与当地几位老婆婆一起共享手工艾糍的乐趣。
首先,我们开始和面。老婆婆们将已切碎的艾叶与糯米粉混合,并加入适量热水搓成面团。而且她们特别强调的是要用开水和面,否则会十分黏手,很结实,韧性强,难以包裹。相对用开水和面,口感更软和。据她们所讲诉,这些是从艾草中挑选出来新鲜水嫩的艾叶,去茎,留嫩叶,清洗干净,并放入黄糖煮的水中焯约几分钟,捞起放凉,再切碎。老婆婆们娴熟的手法,让我们惊叹不已。同学们都站在一旁认真地学习。
另一边两位老婆婆将买好的花生馅倒出来,搅拌均匀,分好几小碟。
下面到了最重要的部分,一起合作完成艾糍。婆婆们把和好的面团分成等分的小团搓圆,取一小团用手捏薄成圆形,加入已经弄好的花生馅,再把面团揉成椭圆状。同学们观看过后,跃跃欲试,纷纷动起手来,请求她们的指导。婆婆们十分乐意,细心地手把手教导我们。
包裹完成后,我们便将摘来的苹婆果(别名:富贵子)的叶子,清洗干净,并在表面涂一层油,避免艾糍粘在叶子上。通常每片叶子上装两个艾糍,这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代表着好意,成双成对。 蒸锅里烧开水后,将用叶子包好的艾糍放到蒸炉上,通常蒸15~20分钟就可以出炉了。一揭开锅,即使身处在夏天的雨后,却像是与整个春天都撞了个满怀。吃一口艾糍,口感柔软,甜糯弹牙,细腻、香甜。最重要的是,齿颊之间那种芳草的芬芳,让你觉得把春天含在嘴里,一时还舍不得咽下。
这一次活动,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学会了手工制作艾糍,而且更深入地了解到人们过节的风俗习惯。例如:艾糍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因为人们认为艾草可以用来辟邪,同时艾叶也是一味中药,可以暖身除湿,深受人们的喜欢。所以清明节吃艾糍的风俗习惯得以传承。更有俗话说:“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的是陪伴了几位老婆婆一起度过了一个别具意义的下午。
舌尖上的广东美食——艾糍,你学会了吗?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