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一部《诗经》= 半部“吃经”?3000多年前的人都吃些什么?

[复制链接]
Mia酱 发表于 2017-3-23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 物道                                                                                                                                          

8629b312ac2e2b68bcc9d3bcc0a503eb.jpg


三月,浅草青青,万物萌苏
在这个春意融融的季节里最适合阅读和植物有关的书随手翻开那本千年前的歌谣──《诗经》一丝远古的草木芬芳飘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先民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寄托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蔬一果之上这些带着香气的语句总能让身处都市的我们找到那一份对土地的念想对四时美味的盼望


9a7b5ef5b0e5a370e77ebf6c027c2570.gif

3d40be9597b5f9d7a79d62db095e5e94.jpg

|君子求淑女  吃货求菜羹| ﹏
ca4a2477be9faa674c49452c0ddcfcde.jpg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诗经》最早出现的水生植物,是荇菜。荇菜又叫“金莲儿”,叶片如莲,花开时弥覆顷亩,太阳下一朵朵黄灼灼的小花泛光如金,随波流转,用来形容淑女难求,确实贴切。

除了外表娇俏,荇菜的茎叶柔软滑嫩,适合作一味清新小菜。在江南一带,人们喜欢用荇菜加鱼肉煮羹,入口清甜顺滑,风味和水八仙之一的莼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fcbf6262553b7f897bf192772020a971.jpg

|嫩可作佳肴,老能装仙丹|


2132babde04af8147757f64112374cb6.jpg

〔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匏就是今天常见的葫芦。《小雅·瓤叶》里说:“蟠蟠瓤叶,采之亨之”,意思就是将葫芦叶子摘下来烹调成美味的小菜,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将嫩葫芦和肉做羹,或者蜜煎做果脯,削条作干。
不过葫芦只有在嫩的时候才能吃,成熟后会变干变硬。人们把它做成各种器皿、水瓢,于是就有了小说里各种各样的仙丹葫芦瓶了。

112d2243736ff16afee73a24806951c4.jpg
|酸味红宝石| ﹏
1641523fa58c8a1c750f5b1abb5a6068.jpg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一直很喜欢“投桃报李”这个成语,既充满了人情味,又洋溢着果香味。 李子是南国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不过现在远未到收获时。从前的李树是长在山林里的,逢春开白花,夏暑挂青果,秋上成熟,密密匝匝挂满一树嫣红,令人光看就脑补了满口的酸甜爽脆。 小时候街上常有卖南华李的摊档,用塑料袋装着,灌进清水,提着边走边吃,鲜红的果肉,酸溜溜的,那是最快活的童年滋味。

4dc502898a4f93f1b2023ae46ebf6a77.jpg

|真假“木瓜”与卫国青年的相亲往事| ﹏
3359936e029343f2d9569a9c5c81fb89.jpg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春秋时代,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卫国的适龄男女青年就会聚集在树林之中,一边唱起悠扬的歌谣,一边向对方扔木瓜示爱……小时候读到这里很纳闷,那么大一个,扔出去不会摔坏吗?
其实,《诗经》里的木瓜不是我们今天常吃的那种“番木瓜”。正宗的中国木瓜,个头小,光滑爽脆,香气浓郁,不过味道酸中带涩,所以古人一般做成蜜饯来吃。
后来香甜可口的番木瓜传入中国,取代了它的位置,于是木瓜的身影便留存在诗经的美好故事里,待后人遥想了。

89db6a68b309e86d383d273fc2fe61d8.jpg
|小小浆果,藏着酸酸甜甜的爱恨情愁| ﹏

45f59a10b390deddaefd8bdf67fd233a.jpg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小时候读《氓》的故事,还不懂得男女之间的爱恨情愁,如今重看,发现选择离开“渣男”的女主角很有些思想觉醒的意味。传说鸠吃多了桑葚就会昏醉,用来比喻热恋人头脑发昏,放在这个故事里,特别发人深省。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又叫桑子。人们很早就遍植桑树,养蚕采桑,像汉乐府“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宋词则有“采桑子”的浪漫词牌。
鲁迅先生回忆百草堂,也提到了紫红的桑葚,一颗颗挂枝头,看得人手痒嘴干,常常伸手一摘不洗就咬嘴里,唇舌间溅开酸酸甜甜的汁液,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仔细一想,这不正是一番不经意的勾引吗?不论是对美味,还是对爱情,人总是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过度而昏醉啊。

430545dda881baa82cf43b55af98e3ae.jpg

|我的可爱,你要慢慢懂|

99adc9fbca3969c24e29ace882a8ac45.jpg

〔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

在红薯和马铃薯未传入中国之时,古人吃的都是粉葛。后来因为粉葛的产量不及前两位,而且口感也略显粗糙寡淡,慢慢地就不太受欢迎了。
但是老一辈似乎对粉葛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每次回老家,一定要被长辈“勒令”吃至少一大块粉葛,喝两到三碗粉葛汤。
汤倒还好,配着瘦肉或者鲮鱼,在淀粉的作用下,透着奶白,口感浑厚丰腴,颇为甘甜。粉葛就不然了,我总要磨蹭半天才夹起一块,艰难地一口口啃下那种沙质混合着拉丝的质感,吃得眉头大皱。
母亲对我如同遭刑的表情“视而不见”,只说,祛湿,很有益的。“良药苦口”,这个质朴道理,只得耐着性子慢慢感受了。

ba476e22300ef1f55a2635394d4ab152.jpg
|在汤里寻找留住青春的秘密| ﹏

2dd744c5a5689cf41d4f2e0591e2b640.jpg
〔 湛湛露斯,在彼枸杞。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

有人说,饮一盅老火靓汤,除了把汤汁喝个底朝天,最后还要把沉底的粒粒红艳枸杞也捞出来吃完,这汤才算是喝好了。闻之不禁会心一笑,不由得想起那吸饱汤汁的枸杞子在唇齿间的软糯。
古时候,人们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几乎奉若神物。如今倒没这么夸张了,不过这小小的枸杞,也能考验一个人对饮食、生活是否讲究。一粒粒色泽鲜艳的枸杞,随着勺子的搅动时隐时现,不特地“捕捞”是吃不到全部的,有足够的闲情和耐心,才能品尝到一点点难得的鲜甜。肯在这般小事情上花功夫的人,才能得到养生养颜的美好馈赏啊。
《诗经》就像一个绿油油的菜园
总有看不尽、吃不完的新鲜美味有人说“我们的馋,是从祖先那里遗传过来的”其实,我们继承的除了这份馋还有一份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先民用质朴的歌谣告诉我们幸福,就是知天时,感天意与自然同呼吸世界再嘈杂我们也要面向阳光认真生活
94321227c2457302ce7cf8d7c967a735.jpg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 的 问 题 主 要 在 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物道读书|微信号:wudaodus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0关注

1粉丝

339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