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现代慈善事业如何更“专业”?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14-4-23 19:32
标题: 现代慈善事业如何更“专业”?
来源: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 徐轶汝)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社科院、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以“现代慈善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上海慈善公益论坛昨天下午举行,与会专家、领导和业界人士结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年的发展历程,研究探索中国公募基金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透明度与公信力不够
        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在报告中指出,民众资源是基金会拓展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但要老百姓自主自愿捐钱,一要有好的项目能够吸引人,二要很强的动员能力,三要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劝募活动,动员和吸引平民参与。“一个企业家捐上百万和一个平民捐10元的价值是一样的,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一样的。但是,企业家是少数,广大的平民是多数。这对净化人心,提升自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进社会各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促进和推动。”冯国勤表示,与成熟的慈善机构相比,市慈善基金会还有一定的差距,譬如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准和整体的人才素质不高;项目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不足等。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在开幕辞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透露,如果将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慈善公益作横向比较,会发现差距还很大。比如2012年,美国接收社会各界款物捐赠总额高达3162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2.0%;同年我国接收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却只有817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GDP的0.16%。而2012年中国GDP总量大约是美国的1/2,但前后两者慈善捐赠总量却差近24倍。国家财富迅速增加了,但慈善捐赠款物总额并没有相应增长。这两个数字的落差背后,是一系列影响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障碍,比如慈善公益组织的总体数量还不够多;慈善公益组织的募款机制有待完善;慈善公益组织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不够,民众对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认同度不够等。

媒体整合资源做公益
        在下半场的主题沙龙中,新民晚报社总编辑陈启伟指出,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慈善公益事业中充当旁观者,但公益慈善要全面发展,媒体也应该是参与者。基于这一点,本报去年以来通过资源整合,积极投身到公益慈善活动中。2013年7月,由新民晚报发起的“上海书画善会”慈善义拍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上海47位一流的艺术家提笔挥毫并慷慨捐赠52件佳作,共计拍得善款近700万元,均捐赠给市慈善基金会书画善会基金。

       陈启伟表示,根据开门办报的理念,新民晚报整合资源,开展了社区健康大讲堂、四季花展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拿来作为慈善的平台,比如在“四季花展”的公园里进行劝募。“希望通过媒体的推进,让慈善之花在老百姓的心中开放”。
作者:徐轶汝
(, 下载次数: 122)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