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6534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科学的知识储备是前提
02、避免刺激孩子的5个要点
03、孩子痛哭,父母怎么安抚?
在青少年、学生患者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或者强迫症后,绝大部分父母会感到非常焦虑,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
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对孩子出问题负有一定责任的父母。他们更加自责、内疚,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某句话、某个动作、眼神就把孩子刺激到了,孩子大发雷霆,或者失声大哭,甚至自残、自杀。
这已经不止焦虑了,而是恐惧,父母像惊弓之鸟,提心吊胆。他们很想知道到底怎么说、怎么做才能不刺激到孩子,才能让孩子加快康复。
以下根据多年多学科诊疗(MDT)经验,尤其是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突破性发现,就此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科学的知识储备是前提
在讲具体建议之前,仍想再次强调父母应有意识地先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一定要积极学习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理解孩子所患的精神心理障碍背后的心理根源。
根据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
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成瘾疾病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根源都是心理社会因素,而不是生物学层面的因素。
其中,抑郁症、焦虑症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双相障碍、强迫症、成瘾疾病的主要根源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有部分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比如反复受到过度夸奖、或反复实施成瘾行为带来的兴奋情绪和不良认知。
而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都属于病理性记忆。我们创立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可以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找到症状背后的具体病理性记忆,予以高效化修复。
(本机构已开通晴日知识课堂,针对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专门设立了专栏,分享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可扫描文末二维码了解)
第二,父母掌握了精神心理障碍知识后,一定要免于恐惧!
在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后,有些父母会情绪低落、惶恐不安及失眠,必须靠“安眠药”才能睡着,出现了焦虑症或抑郁症等相关症状。
有些父母本身就有精神心理障碍,在孩子患病后,父母上网了解相关信息后,更加陷入灾难化思维中,导致自身的病情也加重了,整个家庭都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下。
父母一定要先对自己的情绪、精神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觉察能力,避免病急乱投医。孩子生病了,唯一能够依靠就是父母,父母此时若倒下,孩子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父母要先恢复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应对孩子的病情,避免刺激到孩子,令孩子加快康复。
第三,父母努力改变家庭氛围,改善家庭关系,创造一个温馨、融洽、包容有爱的康复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父母感情不和,在孩子患病后,两人会互相指责,“都是你,孩子才会生病!”
父母为了孩子的病情互相指责、频繁吵架,这只会加重孩子的病情,父母切勿犯这样的错误。
这种情况下,父母应保持冷静,双方各自进行深刻自我反省,除了反省自己是否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外,还要反省在经营婚姻中是否有不妥当之处。
父母还要深入交流与沟通,及时修复两人感情的裂痕,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若父母的感情早就出现嫌隙,难以磨合两人的三观,那么没必要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勉强在一起。离婚后,父母双方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让孩子在较良好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这更加有利于孩子病情的康复。
第四,父母要积极改善亲子关系,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在不少患者家庭中,并不是父母双方都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及能力,很多时候,父母中只有一方会先进行自我反省,多为患者母亲,此时先反省的父母一方就要引导并带动另一方一起行动。
这个话题,我们曾详细分析过,在此就不赘述,可点击回看:妈妈如何利用假期,拉近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开启康复的转折点?
若父母通过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过去曾对孩子造成过的伤害,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孩子真诚的道歉,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道歉是至关关键的一步,对修复亲子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但父母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道歉就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持续、长久地付诸行动,才能让孩子渐渐信任、认可父母。
还有一点,父母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为什么孩子患病后像个刺猬一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惹怒他们?
这是因为孩子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负性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扭曲的认知不断累积、强化,他们出现了偏执型的人格特征,甚至是偏执型人格改变。
他们敏感、多疑,容易将别人的好意当坏意。尤其对曾经给自己带来过心理创伤的人和相关事物非常敏感,条件反射般地从负面去解读,进而更加愤怒。
虽然很多孩子经过相关的治疗、家庭氛围的改善后,情绪已经平稳了很多,可能表层的创伤得到了部分修复。但深层面的、储存于内隐记忆层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的。
所以,即使孩子平时看上去挺平静的,甚至能跟父母说说话了,但其实很多患者仍处于这种偏执状态。一旦相关的深层次创伤被激活,情绪就很有可能剧烈波动,甚至连孩子自己也未必说得清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或悲伤。
即使平静下来之后,相关的道理他们都懂,也能接受父母的解释,恢复了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但如果下一次创伤再被激活,他们仍有可能情绪失控。
有些青少年患者接受过精神分析疗法,有的精神分析师会将孩子患病都归结于父母的错,称“父母是想控制孩子”、“父母的控制欲太强”。
这会令青少年患者未能正确认识到父母的善意初衷,反而变得非常仇亲,在家砸东西、打父母等等。
我们多次强调过,精神分析并不适合青少年患者,希望父母们在为孩子寻找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时,应有意识地避开精神分析流派。
避免刺激孩子的5个要点
有了以上的理解和意识后,再结合以下具体化的建议,才能尽量避免刺激孩子。
第一,父母一定要避免说一些“正确的废话”。
比如“你要坚强一点”“你要乐观一点,凡事往好的方向看”“你不要自己给自己压力”等等。
之所以说这些话“正确”,是因为它们在道理上没错,可以对心身健康的人讲。但这些话对于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来说,几乎起不到积极作用,所以我说这是“废话”。
我们曾拍摄了一期视频,总结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最烦听到的3句话,即便是心身健康的孩子听到这3句话,也难免会感到心烦,父母切记踩雷!
点击回看:这3句“正确的废话”,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尤其是抑郁症患者!
实际上,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话不但没有作用,患者还很容易从负面角度去解读,认为父母指责自己不够坚强、不够乐观、钻牛角尖。
还有部分来自于主流心理咨询流派的话语,比如“你要接纳自己”“你要学会爱自己”等等,这些话也不宜说。
患者抑郁发作时,本来就自卑、自我否定,认为自己非常失败。如果父母还这么说,患者可能会理解为“你的意思是我要接纳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就是个废物”。
所以,以上这些话对孩子来说不但没有营养,甚至可能是“心灵毒汤”。不但容易激活患者的心理创伤,甚至有可能对他们进一步造成心理伤害。父母们一定要避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寻找合适的时机,与孩子平和、深入地沟通,听孩子说说哪些言语、行为和事物会引起他们的负性情绪。
这个合适时机,指的是在孩子情绪比较平和,甚至比较愉悦、开心的时候。
而在找孩子谈之前,父母最好自己先总结一下,以前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刺激了孩子?又或者回忆一下,孩子有哪些重大的、明显的心理创伤事件?那以后最好不要重提。
所以,在找孩子谈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开场:“爸爸妈妈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还认真地总结了一遍,以前我们说过什么话,对你造成了伤害,让你非常难受。以后那些话我们坚决不能讲!”
接着,父母再温和地询问孩子:“但是爸爸妈妈还是担心,会不会还有我们无意识说的其它话语、别的行为也会让你很难受。所以,如果你心里有一些想法,能想起来一些的话,看看能不能告诉爸爸妈妈,以后我们能加强注意”。
这样的表达会让很多孩子非常惊讶,甚至感动,更愿意跟父母一起寻找自己的情绪敏感点。
[attach]76780[/attach]
本文版权为【晴日心理】 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晴日心理公众号、作者何日辉。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