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挫折时,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接纳他们、能够与他们共情的大人,而不是立刻被追问着作解释。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接纳、安抚,对其情绪的回应和正确解释。当孩子感觉到了被理解,坏情绪自然就排解了,也就不会再去纠结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1 -
共情是人与人情感链接的纽带,具有共情特质的人对别人的体谅、理解和关心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接纳,从而让对方也能产生愉悦感。这样久而久之,一个人的影响力和其所具有的共情能力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也就能积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共情是可以学习的,孩子可以从家长的共情中获得模仿。- 2 -
人的行为活动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取决于与别人的社会互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就像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心智发展不成熟,他对自我的认识,就取决于成人对他的态度、评价。成人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认同孩子,孩子才能放下别人的眼光,坦然做自己。要及时回应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在成人看来,孩子的那点事真是“太幼稚了”,但如果不在这时候给他们幼稚的机会,他们就会永远幼稚下去。要给予坚定的正向情绪关怀,帮助他确认积极美好的事物,一切向理智乐观的方向看。要一直给予他希望,如相信问题总是会解决的,或者生活总是有很多的美好。人的一生根源于原生家庭;孩子的未来,藏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温暖良善、积极向上的美德代代传承,有情、有义的父母才能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因为疼痛,便趴在地上哭了起来(求安慰、求解释、求温暖)。家长看到了,斥责孩子道:“不就是摔倒了吗,有什么好哭的,快起来。”(没同情、被漠视);“谁让你乱跑来着?”(找到原因,被指责、没温暖、不接纳);“别哭了,你自己摔的。”(未曾共情、不温暖、无分担、不接纳);“宝宝勇敢,没事儿”(鼓励坚强但未共情、只接纳勇敢的你)。听了家长的话,孩子哭的声音越来越高了——家长不但不理会孩子的这种悲伤情绪,反而否认孩子的这种感觉,认为孩子的这种伤心没有必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孩子的挫折感,使得孩子哭得更加伤心。同样是看到孩子摔倒哭泣,另一位家长走到孩子面前扶起孩子,拥入怀中,对他说:“摔倒了,我知道你肯定很疼!”
(, 下载次数: 24)
等孩子停止了哭泣,家长才对孩子说:“因为不小心,没看脚底下所以摔了。以后咱们慢点跑并且注意看脚底下就没事儿了。想哭就哭一会儿吧,我抱着你,你感觉就好多了。”仅仅是“摔倒了,我知道你肯定很疼”这样一句话,孩子就会因得到家长的情感认同而使负面情绪大大减少。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控制之后,家长再对其进行理智的教导,告诉他以后走路要小心,这样,孩子就能认真地接受家长对他的教育了。 电影《奇迹男孩》里,当奥吉发现所有看到他的人脸上都充满着惊恐和鄙夷,他感到深深的自卑。有一次,奥吉又问妈妈:“什么时候人们才不在乎我的外貌?”奥吉妈妈却镇静地回答:“奥吉,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这是一张展示我们过往经历的地图。我们应该为它骄傲,就像妈妈额头上的皱纹,它展示着妈妈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感受到妈妈的接纳、爱和鼓励的奥吉,逐渐建立起了信心和勇气,最终获得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品学兼优、为他人做榜样的奖章。- 3 -
即使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遭到了挫败,父母也要为他的主动参与、积极努力、巧妙构思、尝试改进、咬牙坚持、寻求外援等点赞。成人就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而不是评判,试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即便有缺点也不要放大。接纳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只有父母接纳了孩子的特性,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他才能更加有安全感,面对问题时不至于自我怀疑。很多人小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考个好成绩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展现一张笑脸或者给一个奖励;但是当拿个糟糕的成绩回家,父母脸上的表情就变得阴沉不定,甚至会给孩子一个十分严厉的惩罚。当失败的代价过大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特别怕输。但是人生漫长,谁能保证处处会赢?失败无处不在!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失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 下载次数: 24)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应该少用些批评和惩罚,更多地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他制定一个扭转局面的方案,让孩子看到失败和成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人生道路千千万,条条大路通罗马,千万不要自我设限。
承认自己面对的一切困难,接受他,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孩子的生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教育,永远始于爱,发于接纳,成于尊重,终于成全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小七育儿专栏」,搜索「xqyuer」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