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项目参赛辅导讲义之一
谭建光
今年是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的“大年”,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开展筹备地方竞赛,为全国竞赛提前选拔优秀项目,并且期待在竞赛、展示、交流、学习中有收获与提升。从一般的惯例看,3月至8月是各省市及县区开展地方竞赛和选拔,9月至11月是全国评审和选拔,12月是优秀项目的展示交流。为此,对于基层社区、农村以及学校、企业、机关等青年志愿组织而言,认真做好项目参赛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要树立良好的参赛心态,参加项目竞赛的目的,最重要是获得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了解其他项目的经验,提升自身志愿服务的水平;观摩志愿文化的展示,感悟友爱互助的氛围;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兴旺。我们针对今年3月至8月各地区进行项目竞赛和选拔的需要,结合多年来参与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评审和辅导的体会,介绍做好参赛准备工作的六个步骤,希望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有参考借鉴价值。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参赛的准备,要留意“前两年”和“后两年”的时间要求。一般而言,全国竞赛、省级竞赛大多数都有“项目实施两年以上”的要求,也有对“项目未来两年(或一年)实施计划”的要求。有些县市的项目竞赛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如果是希望逐级选拔参加省赛、国赛,就要在这些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因为,一个志愿组织同时在实施的有好几个服务项目,如果挑选参加竞赛的,最好是有实施两年的基础,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样,在面向省赛和国赛输送的时候,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在观摩湖北省志愿服务竞赛项目的时候,对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东安河小学志愿服务队的《“诚信栗花”助留守儿童看世界》(以下简称“诚信栗花”项目)印象深刻。“诚信栗花”项目自2014年起,学校联合校外爱心人士成立志愿服务队,围绕“诚信栗花”创新求变,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之路,以校园板栗农场为依托,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了十年的“诚信栗花,关爱留守”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山区儿童走出大山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点亮山区儿童的梦想。其中,“领我板栗花,带我看爸妈;领我板栗花,带我走中华”这两句话语特别打动我,特别引起共鸣。因为该项目既有长期实施的基础,也有继续实施的优势,获得湖北省大赛的金奖,也获得全国大赛的银奖,并且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专题传播推广。所以,志愿组织选择优秀项目参赛的时候,不要拿匆匆忙忙刚上马的项目,更不要拿正在酝酿尚未实施的项目。这种缺乏实施基础和效果积累的项目,在申报和参赛的过程中显得单薄、空泛,很难获得各级竞赛评委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般而言,在策划和实施项目之前,都会开展需求调查,了解群众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但是,我在这里提出不仅仅是“了解需求”,而且要进一步“了解和把握需求变化”。也就是说,志愿组织开展群众需求调查的时候,最初都是了解到一般性的需求,如助学助老助残的需求、邻里守望互助的需求、社区治理创新的需求、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等。然而,特别要注意的是群众需求的变化: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展,不同群体的需求就发生较多的变化。不仅仅普通人群的需求变化,孤寡老人、残疾人群等对生活的需求也在变化,这是志愿者要特别注意的。另一方面,伴随城乡群众包括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日趋丰富,既有物质生活需求,也有精神生活需求;既有室内休闲需求,也有野外休闲需求,不同的群众需求催生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为此,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目标,就要随着群众的更多需求、更多变化而不断延伸,逐渐分类和细化。如在应急救援组评审中,有许多泛泛而谈一般性目标的项目落选了,也有些应急志愿组织,既介绍参加救援服务,也介绍开展社区应急教育,还介绍建设应急服务阵地等,让评委感觉大同小异,缺乏特色。相比之下,北京市“山野救助指示标设立志愿服务项目”受到评委的重视,高分获奖。这是细分需求的服务项目,即针对城市人群越来越多郊游、登山、健步、攀岩,但是遇到特殊恶劣天气的时候就面临极大危险、容易产生意外事故。该项目由具备户外救援专业技能且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组成设标队,在易发生危险的山野地区设立带有求助电话、路线指示图、GPS参数等信息的指示标,配合完善的救援体系,为前往山野地区游玩的游客指示路线并提供求助途径,从而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进而预防山野事故的发生。这种将“应急救援需求——山野救助需求——特殊天气救助需求——野外救助资源需求”等一步步细化,提供指引和帮助的志愿服务项目,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也在项目竞赛中具有优势。记得当年有些应急志愿服务团队参赛之后,对于项目落选并不服气。但是,经过专家评委解释一般性泛泛而做的应急救援服务,与精细化分类开展的应急救援服务的区别,以及专业化、精准性应急救援服务的重要价值,特别是举北京这个“指示标”项目作比较,这些参赛选手就看到了差距,提高了认识,并且思考如何将本团队的服务做得更深入、更有成效。
志愿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路、方法、名称”三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志愿服务的思路,就是针对城乡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需求,思考提供什么样最有效的服务。方法就是志愿者运用什么技能技巧,使得这项服务实施有效。名称就是将项目提炼出特色鲜明的题目让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志愿服务从“活动-项目-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名称的提炼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志愿者凝炼思路、突出要点的一个环节。如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长期以来重视“升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门成立“国旗护卫班”进行示范带动。为此,前几年他们申报的项目是“国旗耀莞邑”。专家辅导的时候提出,这个名称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绕口”难理解,即评委或大众不知道“莞邑”是什么意思。二是局限性,就算知道了“莞邑”就是东莞市的别称,也会感觉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项目,传播不广、影响不大。三是缺乏感染力,即“国旗耀莞邑”缺乏鲜明、亮丽,触动人心的要素。后来,广东医科大学根据专家辅导的建议,将项目名称更改为“国旗飘扬——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项目”。这个题目具有两个吸引力:一是“国旗飘扬”很大气很响亮,让评委印象深刻,让大众关注度高。二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很有特色、很有价值。因为,香港、澳门的一些学校看到“国旗护卫班”的事迹后,也主动联系交流和学习经验。这样,“国旗飘扬”志愿服务项目从参加广东省“益苗计划”项目大赛获得奖励,再参加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也获得重视,获得金奖。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申报和参赛的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才提炼项目名称,而且也是为了面向社会更好传播,赢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最初开展服务项目的时候,仅仅是根据群众的某一点需求,做好一两个方面的服务。但是,如果是希望整理项目内容,用来参赛和申报的时候,就需要不断深化内容、丰富要素,让志愿服务项目丰满起来。这时候,志愿组织要将正在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和细化,整理出让赛会评委听得清楚、了解透彻的要素。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红领之家”志愿服务队申报的“百姓茬话会”项目,就是社会治理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服务内容。但是,正如很多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一样,发现的问题多、协调的环节多、要处理的事项多。介绍的时候,一两句说不清楚,具体解释则非常繁杂。这时候,专家辅导的时候,与团队志愿者一起讨论、反复斟酌,最终提炼出“找茬、接茬、解茬、督茬”四个重点内容。找茬就是志愿者深入群众,一起在社区周边、公共场所等发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听取和收集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问题。接茬就是志愿服务团队讨论分析,判断这些问题属于什么类别,提交给哪些党政部门、社会机构协调解决。解茬就是志愿者联动有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存在问题,为社区创造良好环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督茬就是志愿者与相关部门一道巩固治理成果,发现各种问题反弹的迹象就进一步协调解决。在面向省赛和国赛申报的时候,“红领之家”志愿服务团队就突出解释“百姓茬话会”的找茬、接茬、解茬、督茬等主要内容,阐述的时候非常清晰,获得专家评委的认同和肯定,就获得各级奖励。我们发现,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准备申报的时候,要处理好服务内容“由少变多”和“由多变精”的关系。首先是在看似简单的志愿服务中进行梳理,细化和丰富服务内容。其次是在繁杂的服务做法中进行提炼,概括简明的主要环节。这样,既丰富又简明,志愿服务项目就更能够展示风采,更容易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历届举办的过程中,评审委员从仅仅关注项目本身,逐渐延伸到关注项目实施团队的建设以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此,各地区的志愿组织在选择项目准备参赛的时候,既要做好项目实施和服务的准备,还要关注和做好项目实施团队的建设。一方面是将志愿服务团队打造成为有生机活力,善于探索创新的组织;另一方面根据项目实施需要不断调整团队结构,尝试新的有益有效的形式。如重庆市的“点亮上学路”交通安全宣讲团护学助学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团队分工明确、服务细致,除了一般性针对少年儿童尤其是山区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宣讲辅导之外,建立“陪你走一段山路”志愿者小队的环节非常重要、很有成效。这是志愿组织将志愿者分成几个小队伍,对偏远山区留守儿童上学放学的过程进行跟踪体验,“陪你走一段山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寻找思路。如发现山区公路拐弯多、大车多,对留守儿童行走时的安全隐患比较大。为此,他们一方面与交通部门、交警队伍合作,在山区公路的上下坡、拐弯处增设更加明显的“减速”提示;另一方面为留守儿童发放小型“安全包”,里面增多了一个小小手电筒,让孩子们清晨上学、傍晚放学走山路的时候照明,增加安全感。这些青年志愿者小队伍的探索和创新,给留守儿童带来温暖和安全,也受到社会的赞誉,获得国赛的金奖。这个例子启发大家,即使是部门、单位组建的志愿服务团队,也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充实和发展,不是满足于“拉大队、搞活动”,而是细分为专业性、专门化的小团队,根据城乡群众的需求开展细致有效的服务。
中国新时代的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与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的年代,而是鼓励合作发展、共创共赢的年代。为此,青年志愿组织在准备项目参赛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吸引更多力量,如何聚集更多资源,把服务社会、帮助群众的项目做得更好。如“逐梦蓝天”拉萨市青少年三航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在参赛申报的时候是两个团队合作申请。一个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另一个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这样,两个申报团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将边疆地区青少年科普志愿服务做好。拉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挑选服务对象,特别是针对家庭困难中热心学习的少年儿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负责将学校的专业资源,包括通过网络展示航天航空模型,通过视频介绍“逐梦蓝天”的图景,通过师生志愿者的引导,激发藏族和各民族少年儿童对“蓝天梦”的憧憬。这样,在边疆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中,突出了航天航空知识的传播,增强边疆儿童的兴趣,拓展各民族儿童的视野,为创新发展培养新一代人才。在评审的过程中,评审委员非常赞赏这种合作申报的项目,看到了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与地方志愿服务团队的资源互补、共建共享。我们在各地区调查的时候发现,如今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多,城市志愿服务团队多,但是山区农村、偏远地区的志愿组织较少,也缺乏专业力量和服务资源。这样,在项目准备参赛的时候,推动高校志愿组织、城市志愿组织与山区农村、边远地区合作,带动农村志愿组织更多申报项目、争取获得更多支持,就有利于促进全国各地志愿服务的平衡发展,有利于全社会志愿服务的繁荣兴旺。
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准备参赛的时候,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前期工作。不论是参加省市县的各类项目赛,还是参加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都要夯实基础、增强实力、凸显效益、争取重视。为此,我们结合多年参与评审和辅导的体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广大志愿者参考借鉴。
谭建光(1960年10月——),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感谢阅读※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