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厌学现象的误读
误读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获得一些知识、经验、技能,从而让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适应力变得更强的过程。它是一项改善个体功能的活动。当我们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来“奖赏”自己,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这是由人类脑功能的进化决定的。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经历一些磨难,或者经过一段艰苦的练习,但是在我们的大脑里始终知道,这样做是为了达成某一个自己所期待的目标,对这一目标的期待和预期本身就能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产生。所以,认为学习本身是痛苦的人,往往只是看到了局部和表面而没有看见全程和底层逻辑。
误读二:是电子游戏抢走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认为学习效果是由学习时间决定的。其实,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学习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学习时间反而会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很多研究表明,孩子不是因为玩电子游戏影响了学习,而常常是他们厌恶了学习,才开始沉溺于电子游戏。
误读三:孩子是因成绩不好而渐渐讨厌学习
我们近来发现,不只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讨厌学习,越来越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开始讨厌学习了。所以,厌学这件事并不只是单纯基于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学习的过程让孩子觉得没有意义。即使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做一些无效作业、重复练习、碎片化考核、无应用场景的自我论证时,也可能会产生无意义感。聪明的孩子也有可能厌学,越聪明越清醒,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就会对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方式感到厌倦或失望。
误读四:孩子本身就不求上进,缺乏意志力
中国古代曾经有“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等励志的学习故事,让人们误以为学习主要靠的是意志力。事实上,真正的学习力量,不是意志力而是内驱力。一个人希望认知上实现突破、行为上出现改变,从而变得更有能力、适应性更强,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而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极其有限的,仅靠意志力来达成学习目标,总有力量耗竭的那一天。如果孩子不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仅靠意志力来维持学习,这种过程是不会长久的。
误读五:孩子的耐挫能力差,学习上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放弃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一个人能够持续地做某一件事,他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之比,应该大于2.9013:1,这叫“洛萨达线”。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收到的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之比已经达到1:6。也就是说,过度的负反馈严重地干扰了孩子的学习,消解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耐挫能力差,而是他们在经历了反复的挫折和打击之后,依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方法,这才是失败的开始。
孩子厌学的七大诱因
生命无意义感
由于过早地陷入了书山题海,很多孩子在大量听课、做题、考试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对人生目标感到茫然。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孩子接受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似乎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考入好的学校,就是学习的成功。而这种对学习成功的定义,于当下的孩子而言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他们希望看到生命的力量,体验生命的责任,为社会、为他人、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地球的存在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今天我们成年人给孩子提供的学习场景,缺乏将宏大叙事与学习生活相联结,缺少基于人性的目标,不能唤起生命源动力。我们口中常说的“考上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固然也可能有一定现实作用,但这种功利性的目标与生命最原始的力量以及孩子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缺乏必要的关联,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幻灭感,觉得自己成了为学习而学习的工具,也会让一些看清真相的孩子放弃学习。
青春期自卑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上起伏跌宕,对自己的认知忽而高上天际,忽而低到谷底。当孩子出现自我评价过低或有自虐倾向时,家长应该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家校社合作,帮助孩子恢复自信。
孩子自尊心的损害,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有时候来自学习效果上的无能,有时候来自老师对自己的当众羞辱,有时候来自同伴的排挤和干扰,有时候只是来自对自己相貌、身高、体重的不满意,从而引发一系列退缩性行为并产生放弃的心态,进而引发学习效能的下降。
习得性无助感
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证明狗在持续遭受电击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依然无法做出有效的、针对性的行为反应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经历出错、被批评、被嘲笑、被打击,从而丧失努力的愿望和动力的现象,也叫作“习得性无助感”或“学习失能现象”。这种无助的感觉不是天生的,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自我效能感的丧失不断累积而成的。所以有些孩子厌学,可能是因为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带不来所期待的结果,他们感到无能为力,不想再“卷”了。
应激性事件
有些孩子厌学是有直接诱因的,这可能来自家庭的重大变故、亲人的突然离开、家庭经济条件的瞬间衰落、父母离婚、在学校被当众羞辱、遭遇霸凌、自己的身体突然出现了一些症状而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或者是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跟心中期待建立友好关系的人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
应激性事件首先诱发的是大脑中的情绪脑部分,从而导致全身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大脑前额叶皮质的功能会受到抑制。所以在应激状态下,人们常常会犯不该犯的错,在认知相关的评价测验中落后于同龄人。此时,过度严格的父母、过度追求个人绩效的老师、口无遮拦的同学,以及一些不可预期的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焦虑或抑郁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估计有15%~25%的青少年学生,可能出现了达到诊断标准的焦虑和抑郁的反应。其中70%~90%的学生所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被老师和家长忽视了,没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阻止负性情绪和行为的发生。
学生一旦陷入焦虑或抑郁状态,思维会变得狭窄、内驱力不足、记忆力下降、内心冲突增加,这些都会导致学习效能的急剧下降。对于过度焦虑或抑郁的学生而言,他们优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群体当中生活、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今天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玩伴,也缺少朋友,缺少社交时间,所以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遇到挑战,就可能选择逃离、躺平,无力独自应对。孩子在3~6岁和12~15岁这两个社交能力的关键提升时期,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没有培养起应对挫折或挑战的方式和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增加孩子社交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引领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打造心灵成长的避风港湾。
找到了新出路
也有极少数孩子厌学并不是真的厌倦了学习,而是找到了新的出路,比如迷恋上某一种职业,掌握了专门的劳动技能,等等。在另一条大路上“开花结果”,可能是这些孩子放弃学习的原因之一。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等,在他们的生命过程当中,都有因为找到了自己的新目标或新路径而放弃学业的经历。
为什么年龄小的孩子不厌学
首先,小孩子知道的东西有限,所以每一次新获得的知识都能拓展他的思维,提高他的认知水平,让他感到特别喜悦。但是孩子长大后,随着已知的东西越来越多,新奇的刺激越来越少,就不容易从学习内容里产生获得感。
其次,小孩子在认知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大人感到惊喜,因此得到的回馈也特别积极,比如“哇,你连这都知道”“你是怎么会的”“这么小就会做这样的事”……但是孩子长大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消极反馈越来越多,积极反馈越来越少,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学习这件事越来越没有意思。
最后,小孩子对未来拥有很多视觉化目标,比如将来想成为科学家、魔术师,他们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王子、公主,对未来有很多具象化的期待。但是孩子长大后,发现儿时的很多理想变得不再现实,而现实的理想又很难实现,因此产生了幻灭感,这也是孩子大了以后更容易厌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孩子不讨厌打电子游戏
打游戏也需要反复练习,也有无数关口、无数挑战,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关卡反复打也打不过去。但是孩子为什么不讨厌打电子游戏呢?第一,这是因为电子游戏几乎都拥有一个宏大的叙事和一个伟大的目标;第二,游戏给每一位游戏玩家都提供了一个英雄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失败者的角色;第三,孩子在打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看到自己努力所带来的结果,不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第四,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来自队友的支持和帮助,起到了社交的作用,同时自己取得的成就能够被看见,也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赏。
一些电子游戏虽然难度也很大,消耗的时间也很长,也看不到明显的即时收益,但孩子们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却能够不断学习攻略,不断刻意练习。这是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可期待的目标,哪怕过程再艰苦,依然令他们兴趣满满。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能像设计游戏一样为孩子们设置学习的程序呢?
为什么小时候厌学的孩子长大后却爱上了学习
我们有时会看到,今天某一领域的成功者在回顾成长经历时,也会提到自己儿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也是一个讨厌学习的学生,但是长大之后,反而变成了一个热衷学习的人,即使在取得很大成就之后,依然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学习。所以,就像小学的成绩不能预测未来的成绩一样,厌学这件事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在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学习不管发生在哪一人生阶段(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后乃至事业成功后),一定是自主的学习模式。能够让自己获得增益、让自己更适应环境、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的学习方式,才是最符合人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并非必然令人讨厌,厌学也不是终生的。无论家长还是老师,不要总是把学习跟令人讨厌的人和事反复结合,切忌把学习变成令孩子讨厌的事。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看见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看见未来可期待的目标,感到学习能够使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结变得更加紧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自我变得更加强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为创造这样的学习生态而努力。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