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9公益日”走过第9个年头,中国互联网公益迎来“十六岁的花季”。
从最初的3个支付平台为汶川地震筹款,到今天29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为公益组织服务,以及以各种方式参与公益的成百上千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益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持续为公益慈善行业带来新的想象和可能。
这一年坎坷与风波也不少,伪公益卖惨、大病患儿救命款被卷、轻松筹退款等事件等给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带来了警醒,同时对公益的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应当是业界共同努力奔赴的方向。
正如一位公益界长者所言,“中国的事是这样,你看过程都是沟沟坎坎,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但是如果看结果,它总是往前走的。”年轻的互联网公益同样如此。
中华儿慈会9958项目大病患儿千万元救命钱被卷走事件,是2023年公益慈善领域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媒体广泛调查报道的热点。
患儿家属将大额资金直接打给“志愿者”柯某孝,以期获得互联网公益平台的配捐作为额外“收益”,不料柯某孝卷款逃跑。互联网公益配捐的本意是激励更多的人或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提升捐赠数额和效果。因为该事件,配捐也一度遭到质疑,其机制和规则的优化也引发业界讨论。
南都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建议把针对公益项目筹款阶段的即时激励,改为公益项目结项后的事后激励,只有遵守规矩、执行做得好的公益项目才可获得。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则认为,配捐是国内外公益慈善行业传统且行之有效的劝募方式,互联网公益配捐需要回归信任逻辑。平台出资做配捐,本质也是捐赠者,捐赠意愿应得到充分尊重,相比于无差别、广撒网式的配捐,配捐者可以也应该在众多慈善组织和项目中进行甄选,让套取配捐资金的组织和项目无利可图,让优秀的组织和项目脱颖而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配捐的初衷。
配捐争议之外,对于该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中。无论是行业,还是公众,都在等一个结果。
延伸阅读:《金锦萍:让公益配捐回归信任逻辑》
2023年10月,成都女童被恶狗咬伤,轻松筹平台上线200万元筹款项目,短时间筹满后,被网友质疑额度不合理,最终平台将200万元善款原路退还。
从罗尔事件、小凤雅事件,到河南抗癌厨房捐款事件,诸多个人求助领域的争议事件都亟待从法治层面加以规范。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慈善法》末章“附则”已做出规定,个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
另外,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并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网信、工信等部门另行制定。
据悉,水滴筹等平台已积极响应修法,投入到内部管理办法的制定中,包括明确平台自身定位、严格审核求助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优化平台与求助人间的合约、细化平台公示信息内容、健全管理和惩罚机制等。
延伸阅读:业内专家谈《慈善法》修改:鼓励发展与严格监管并行,法规细节等待落地
微公益携手腾讯公益共同发起“一花一好柿画梦计划”
99公益日、95公益周、人人公益节、DOU爱公益日……每年9月,各互联网公益平台的活动扎堆上线,作为参与方的公益机构和普通用户,应该参加哪一个、怎么参加,已经成为“甜蜜的负担”。
公益不应成为消耗注意力的无谓竞争,而应合作共赢,共同为创建人人公益的有爱社会而努力。正基于此,2023年8月中旬,在中国慈善联合会传播委员会的主导下,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微博、B站和联劝等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好事传千里”的联合路演,各大平台首次同框,共同讨论如何做好互联网公益。
事实也证明,平台间打破壁垒、合作共创,成了2023年公益9月的一大亮点。
腾讯公益在联劝网首次实现了500万元的跨平台配捐;腾讯公益和微公益共同发起“一花一好柿画梦计划”,两个平台的公益ID小红花和好柿仔在腾讯公益平台实现了互认。
未来还有更多玩法值得期待:共创背后,各平台可以联合对社会议题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和倡导;通过技术优势,增强同一项目在不同平台的信息互通和透明;进一步降低公众参与和捐赠的门槛等。
延伸阅读:《平台打破壁垒,公益9月不再耗于内卷?》
2019年至今,中国直播电商产业进入爆发期,过去一年更是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电商直播间已经成了互联网上流量和交易密度最集中的场景之一,淘宝、抖音、快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岁末年初,抖音和快手都发布了相关数据,回顾过去一年电商助农的成绩。
抖音重在电商助农及带动乡村文旅发展。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农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83%;抖音网友打卡全国15万余个乡村文旅景点,“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累计带动乡村文旅支付成交额超40亿元。
快手通过三农内容、知识类直播、快聘业务等体现其社会价值。《快手公益生态报告》显示,2023全年快手知识类直播3600万场,观看三农内容直播的人次超过1165亿,快聘业务协助3亿人次在快手上找工作。
可以看到,直播电商+公益,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有力手段,未来仍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2019年,第二届数字中国峰会上的百度公益展区。
2023年6月,百度公益悄然下线,百度公益平台官网已无法打开,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由原来的30家变为29家。
据悉,早在2022年第三季度,百度公益就正式向民政部提出退出申请。作为2016年首批获得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资质的13家平台之一,百度公益定位为公益信息展示、查询、传播和公益项目筹款的综合平台。
百度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互联网公益注重互动、链接和公众广泛参与,这不是百度的优势赛道。但事实上,百度搜索、百度百家号等产品和流量入口都是链接公众与公益的最佳渠道。百度公益在2017、2018、2019连续3年被民政部点名要求“开放自身优势资源”“主动服务”等,可见其在公益平台建设和行业赋能上,并没有达到外界的预期。
百度公益平台下线后,百度基金会的官网也进行了迭代更新。据其2022年报,基金会全年用于慈善活动的支出为1.61亿元,共开展6项公益慈善项目,但多数项目在其官网、官微等平台未能找到具体进展及成果信息。
多平台发力内容公益
2023年4月,自媒体美食账号“日食记”团队为一所幼儿园的40多位孩子们做了一顿旋风蛋盖饭,并制作成视频《记录我给40个人类幼崽做饭的一天》发布在B站,吸引125万人次观看,也为公益项目带来10万元的筹款。
内容引发广泛关注与共鸣,增强了公众对公益的认同,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除了B站,抖音、腾讯等互联网公益平台也越来越重视内容与公益的联结力。
依托于抖音,字节跳动公益平台从2022年开始每月发布公益榜单,并从最初的单一公益项目榜单,发展到现在的每月三大榜单:公益项目榜、公益官号成长榜、创作者公益影响力榜。2023年,腾讯公益也基于视频号生态推出了以月为周期的激励榜单,对每月TOP50的上榜账号进行流量激励投放。
从长远看,对优质内容的重视不仅会对机构和项目形成正向激励,也将进一步改良行业生态。
短视频平台加强公益内容管控
抖音平台治理年度短片《别拍了!》海报。
2023年6月,抖音出台公益内容治理规范,公益类账号必须认证且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同时严禁账号以公益为由,博取关注、骗粉骗赞、非法获利。2024年1月,抖音公布的《治理不实信息年度总结》显示,2023年该公司针对不当摆拍、伪公益、仿冒假冒等形式的不实信息现象持续加强治理,对1.9万多个发布不实信息的账号进行全面封禁等处置,清理视频240多万条。抖音还上线了一部揭露伪公益短片《别拍了!》,把台前幕后的细节一一复现。
近期,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等6方面问题。短视频平台作为最大的信息池和流量池,重视自身内容生态的健康本身就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希望平台祭出的严格管理措施能让将假公益彻底禁绝。
延伸阅读:抖音新规斩向“卖惨”链条
腾讯发布的公益数字化年报显示,有超过500家公益机构使用腾讯技术公益数字工具箱。
抖音识典古籍平台,通过技术参与古籍保护与传承。
2021年底,腾讯技术公益发起首期创投计划,征集技术应用于公益、解决社会痛点的项目与案例并给予资助,目前已进行到第三期;抖音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等数字化技术,上线古籍阅读平台“识典古籍”,已有超过1000多部数字化古籍向社会开放;阿里巴巴一位残疾员工与高德地图技术人员合作,研发出“轮椅地图”,方便成千上万残疾人。
此外,腾讯技术公益推出了数字工具箱,集合40款通用型数字化工具,帮助公益机构能够低成本接入数字化服务;字节跳动公益也推出了公益数字化开放平台,提供公益电子票据服务、火山引擎共有云服务、“飞书Office和飞书OKR ”服务等,帮助提升慈善组织的服务效能和透明度。
科技向善是一个美好愿景,以技术赋能公益行业是大势所趋,技术公益未来可期。
往期 · 推荐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