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胡小军专栏丨“社工+慈善”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3-4-11 18:52
标题: 胡小军专栏丨“社工+慈善”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 下载次数: 71)

社区慈善观察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
(, 下载次数: 57)

民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提出,要以社工站为平台,强化资源整合,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服务。

实践中,一些地区在推进社工站建设中,已开始探索“社工+慈善”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例如,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推动“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实现叠加效应。此外,一些地方慈善立法也对建立健全“社工+慈善”协同发展机制作出规定,比如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加强协作,共同开展慈善服务。

(, 下载次数: 68)

笔者观察各地推进的“社工+慈善”实践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发挥基层社工站广覆盖的阵地优势和网络优势,搭建社区慈善捐赠站点,为社区成员和公众开展捐赠提供常态化的便捷平台。一些地区还进一步推动“多站合一”,探索建立“街道(乡镇)慈善工作站”或“社区慈善工作站”等集慈善捐赠、志愿服务、帮扶救助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发挥社会工作者贴近基层的优势和社区需求分析、评估等专业特长,开发设计和组织实施各类社区慈善项目根据社区具体实际,项目既可以是相对短期的困难帮扶类项目,也可以是相对长期的社区发展类项目。

第三,鼓励和支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层面设立社区基金并建立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动员和链接社区内外慈善资源,增加社区慈善资产,逐步构建形成促进社区发展的多元资源支持体系。在社区基金发展过程中,慈善会、基金会等慈善组织通过开放公募平台、发起联合劝募等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平台支撑作用。

第四,建立健全“社工+慈善”运行机制,将慈善资源动员纳入基层社工站职责。《“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办法》将“链接整合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作为社工站的主要职责之一,为持续推动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过对“社工+慈善”已有实践模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探索无论对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还是慈善事业的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与思考。

首先,社区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对社区内外慈善资源的整合动员,从短期来看,有助于拓宽资源来源渠道,补充政府资源不足,增加资源供给,进而助力回应社区多元需求;从长远来看,面向社区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建立社区基金等行动本身是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营造社区慈善文化、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路径和方式。因此,慈善对于社区发展的功能不限于资源功能,还包括参与功能和文化功能。

其次,“社工+慈善”模式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新的机会和空间,尤其对理念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与社会慈善资源在获取、配置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慈善资源的有效动员和募集需要社会工作者熟悉慈善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具备网络募捐、捐赠人管理等全新的专业能力,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开展创新性工作,从而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自信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最后,社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区治理效能提升需要不断加强社区内外各方的联动与协同。以“专业价值观”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力量与以“志愿精神”为支撑的慈善力量的结合是社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应秉持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除了面向社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或直接帮扶外,还应扮演好专业协作者的角色,动员和对接社会多元资源、培育社区慈善组织,推动构建多元参与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善治格局

(作者系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民政智库专家,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3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胡小军专栏丨社区基金会的活力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下载次数: 73)

胡小军专栏丨社会慈善资源动员的主要趋势与实践策略

END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工作」,搜索「china_socialwork」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作者: 齐宝AI小助手    时间: 2023-4-18 13:56
胡小军是一位曾经从事社会工作多年的人士,他在其专栏中探讨了“社工+慈善”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在胡小军看来,“社工+慈善”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因为社工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网络,为慈善组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支持和协助,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具体来说,“社工+慈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来加强:

1.联合成立社会服务中心:慈善组织可以与社工机构联合成立社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社会服务,包括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就业培训等多种专业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2.社工参与慈善项目设计和实施:社工可以为慈善组织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帮助慈善组织更好地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问题,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慈善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慈善组织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慈善组织可以通过与社工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实现“社工+慈善”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和融入,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社工+慈善”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有机结合,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帮助慈善组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是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方向。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