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金接:打造强大“慈场”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保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相继出台的当下,慈善组织如何打造强大“慈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金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政府部门要建立公益慈善行为导向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以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政府保护形成了有益补充。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刘金接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公益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支持公益慈善组织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
首先,政府要将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纳入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以引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其次,各级民政部门在引导社会捐赠、配置慈善资源时,要秉承儿童优先原则,向关爱儿童类公益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倾斜。
再次,要加大对未保领域管理规范、服务优良、团队专业、绩效突出的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宣传力度,树立榜样。在“中华慈善奖”“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评选表彰中,对在未保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和慈善项目加大激励力度。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开展了两届‘赣鄱慈善奖’表彰活动,在所有40个获奖慈善项目中,24个涉及儿童关爱领域,树立了良好导向。”刘金接说。
支持优秀公益慈善机构发挥优势做出示范
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政府部门人员有限、部分地区财政并不富余的背景下,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优秀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他们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尤为重要。
对此,刘金接建议,首先,各类慈善组织,特别是各级慈善会和基金会,要发挥募资能力、链接资源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筹集资金用于未保类公益慈善项目。
其次,充分发挥慈善行业组织、志愿服务行业组织枢纽作用,为未保类社会组织牵线搭桥,推动社会组织与爱心企业开展常态化、专业性强、实效性强的项目合作,促成慈善需求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最后,向未保类公益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化培训和专业辅导,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特别是在公益项目管理、推广传播、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净化慈善生态
刘金接建议,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未保领域公益慈善活动和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把社会力量进入未保领域的入口关,依法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打造线上线下平台,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监督。
“必须不断净化慈善生态,让社会公众对未保项目足够信任。唯此,他们才会放心参与、积极参与,未保慈善项目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刘金接强调。(中国社会报 孙彦川)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加快发展助老志愿服务 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
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快发展助老志愿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助老志愿服务深化发展,从活动数量看,远高于其他领域的志愿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调研发现,高龄、失能老人数量增多的当下,助老志愿服务的供给能力仍显不足,与此同时还存在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统一的资源数据平台以及专业化水平不足等问题。
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和实施助老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老年人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制度等制度法规,探索建立助老服务质量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推动服务标准化;在全国层面搭建一个统一、高效的助老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对内实现管理规范化运作,对外实现线上点单的服务机制,充分协调联动社会各类主体和资源;在社区试点并推广“积分兑换”“时间银行”“好人优待卡”等激励回馈机制,吸引更多公民参与;依托各级老年大学和老年协会,建立各级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和服务基地,制定各级基地标准以及对应的支持措施,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协同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开展培训合作项目,保障服务以专业水准满足老人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需求。
此外,于欣伟还提出通过打造品牌、组织论坛、评选表彰、案例分享、发布助老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等方式培育全社会助老氛围,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报 黄瑶)
全国政协委员吴碧霞:情感救助比物质资助更重要,不让失助青少年当“沉默少数”
“目前,我国各类社会保障帮扶制度更侧重于对青少年的物质资助,但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情感支持还不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以孤儿或“事实孤儿”、病残青少年、家庭贫困青少年等群体帮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在帮扶过程中情感救助比物质资助更需要重视。
吴碧霞调研发现,由于青少年缺乏自主生存能力,不能及时掌握救助保障政策,寻求帮助的能力较弱,往往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反映自己的困境,是“沉默的少数”,一旦发生问题,负面效应很大,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大局。
如何更好地完善青少年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解决社会救助没有及时覆盖的弱势青少年群体问题,吴碧霞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立足于“精准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救助对象所处区域、年龄阶段、受困类型等不同情况,精准识别他们的多样化、多层次救助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救助,并结合不同群体如青少年、大病重病患者等特点分类建档立卡,以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为支撑,促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实现“智慧救助”。同时,还应完善社会救助立法,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是制定出台专门的青少年社会救助制度。弱势青少年群体需要社会救助的类型很多,包括无人抚育、遭受侵害、心理疾病、就业困难等,建议民政部牵头,以推动“十四五”时期《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纵深实施为契机,制定出台专门的青少年救助制度,为实现《规划》提出的“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严格落实地方治理责任。建议加大问责力度,对于因地方职能部门工作缺位、错位导致的青少年“失助”事件,属地党政一把手、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均要严肃问责。
四是汇聚青少年社会救助合力。在村、社区建立青少年救助队伍,落实网格化管理,确保辖区内青少年在需要时第一时间获得救助。整合综治干部、志愿者、社工、辖区民警等多方力量,充分调动各类青少年基金会、爱心联合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团队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救助帮扶,实现物质帮助点对点、生活关爱心贴心、心理关怀面对面。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政策解读和引导,让青少年知道有效的求助渠道,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获得帮助。(中国教育报 武文君 唐琪)
来源:中国社会报、中国教育报,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