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对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就像母乳对于儿童身体发育的意义,是全面而深入的。
在真实的世界中,每一个儿童,都是被囚禁的王子或公主,“锦衣玉食”,但是,却被束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例如家庭、小区、学校。游乐场,大概就是儿童所能抵达的最远的地方。
因为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儿童还无法意识到,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两位王子或公主。儿童只是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整个世界是在围绕着自己运转。我饿了,食物就会送到嘴边;我累了,就会有一张温暖舒适的床;我不舒服了,就会有一堆人围着我嘘寒问暖。儿童还没有办法,也缺少足够的能力去理解,送到自己嘴边的每一份食物,都是父母辛勤劳作的结果。
读小学了,儿童遇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同学,已经知道了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这时候,就极有可能产生自卑情结。但是,认识是一回事,感受是一回事。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但在潜意识里,儿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方式,仍然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要彻底地走出自我中心主义,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例如青春期,才有可能大致完成。尽管如此,人终生都会带有自我中心主义的残余。有些人,甚至一生也走不出那些脆弱的自我。
1
当儿童遭遇到一个故事,就如同干涸的大地,突然遇到了雨水,饥饿的人,突然看见了食物。
为什么?
因为成长带来了“远行”的愿望,身为“王子”或“公主”的儿童,头脑渴望着外部世界,身体却因为安全的缘故被父母束缚在家里。这时候,突然读到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里,也有一个同样的王子或公主,儿童会怎样想?
他会在潜意识里以为,那个人,正是他自己。这,就是阅读心理学中所谓的“自居作用”。儿童在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这个故事。
故事往往是这样的:
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王子,和老国王以及皇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突然有一天,邪恶的巫婆来临了,王国被毁灭或占领了。为了保护王子和王国,国王和皇后,献出了他们高贵的生命。王子在一个忠诚的老仆人的帮助下,逃离了王国,被巫婆派来的士兵到处追杀。
为什么童话故事的开头,如此的千篇一律?又如此的深受儿童的喜爱?
因为它揭示了儿童生活的真相,不仅仅是心理真相,也是生活真相。
当一个儿童,忽然被要求要按照指令自己控制大小便而不是妈妈照顾的时候,当一个儿童不得不自己离开妈妈的乳房,被迫自己拿起勺子吃饭的时候,当一个儿童不得不离开家,独自去上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妈妈不再友善,而是像后妈或巫婆一样严厉。儿童在心里上是失衡的,这是一种被抛弃和即将狐苦无依的感觉,儿童被迫面对这个世界,去经历生活和心理的破裂与重建。
这就是成长。
原本的王国沦陷了,王子被逐出了伊甸园,不得不独自上路。
儿童被这样的开头紧紧地吸引,潜意识里他相信,这就是他的故事,这就是他的命运。虽然在意识层面,他对此毫无察觉,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它。
2
离开故国的王子是悲惨的。并且,这悲惨,并不会很快结束。
有的王子被追得走投无路,风餐露宿,受尽人世间的艰辛,甚至他人的欺凌与嘲笑。做过最脏最累的活,受过最恶意的嘲笑。有的王子试图反抗,他倾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结果,仍然以失败告终,命悬一线。
每每读到这里,儿童总会眼含热泪,至少,心是揪在一起的。他和王子一样,经历恐惧、分离,经历酷暑、严寒,经历饥饿、绝望,经历排斥、打击。
要在许多年以后,儿童才有可能读到尼采这样的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努力都终将失败,以巫婆为代表的邪恶力量,将尽可能地摧毁儿童的意志。他们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让丑小鸭冻僵,把灰姑娘推进灶房,让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几乎死亡……
这是命运邪恶的玩笑,它以这种方式考验你。
3
经历了这样的“死去”,才有另一种“活来”。
当王子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的时候,王子惟一能改变的,是自身,惟一能利用的,是自身的内在的力量,尤其是信念。
夜到夜半,黎明就快要来临了。同样,希望,往往诞生于最深的绝望。这往往意味着,王子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的肌肉已经变得强健,他的心理已经变得强大,他已经为成为一个国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帮助者,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他可能是一个老师,就像唐僧,可能是一个好巫婆,就像《绿野仙踪》南方女巫和北方女巫,他可能是一个智慧老人,就像《狮子王》中年老的狒狒,他也可能像逝去的父母的亡灵……
帮助者,往往是德性与智慧的象征,深扎在传统中,深扎在人类经验之中。当“王子”用尽了全力,帮助者才会出现,帮助已经支离破碎到了临界点的“王子”完成最后的转变,这很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经历这个转变后,“王子”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一个……国王!
王子凭什么去打败邪恶力量?真正的力量之源,仍然是信念,是传统,是德性。而这一切的唤醒,总是源于自身的破裂与重建。这种破裂与重建,是一个锦衣玉食的王子很难做到的,必须通过一个邪恶的巫婆或类似的人物,才能把他从舒适区里赶出来,赶到充满风雨的大千世界里去。
4
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王子最终打败了邪恶力量。这是一个深刻的隐喻。离家出走的时候,还是一个胆怯恐惧的王子,归来的,却是一个真正的充满自信与力量的国王。
曾经灰暗的王国,又重新充满生机。故事终于在庆典中结束,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当然,他们还会生小王子,小公主,他们的命运,你能猜到吗?当然能,历史就是这样一次次地轮回,在轮回中,一代代王子成为国王,一代代儿童成为成人。
这样的结局,是一种保证。亲爱的孩子,只要你敢于走出舒适区,敢于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敢于对抗各种风险,敢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打碎并且重建,我确信并承诺,你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成长。
而所谓的童话,是一代代父母善意的谎言。父母们无意识根据儿童的需要,创造了一个一个的故事,或者说童话。这些童话,最早是没有作者的。例如《格林童话》,就是用来听的,是对流传的童话的一种搜集整理。这些故事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经过了千百次的潜意识里的加工,就变成了儿童最好的精神营养。
一旦故事形成,就拥有了自身的主题、结构与生命,成为后世儿童故事的创作者们的范文。儿童文学,因此拥有了自己的范式,成了一代代儿童最好的礼物。
在这样的故事的熏陶下,儿童哪怕足不出户,因为想象性的经历,心理也在不断地经历虚拟的奇幻旅程。这些想象中的旅程,大大地增加了儿童心理的丰富程度,提升了儿童的心理弹性,也让儿童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世界里,多了许多潜意识里的准备。
故事,是最好的人格教育,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指引着儿童,让他们潜意识里明白人应该如何生活。
倘若没有故事,儿童的生活,一定是自我中心的,一定是鸡零狗碎的,一定充满了世俗的平庸与算计,最后成为一个无趣的人。
5
那么,巫婆是谁?
巫婆是一种心理投射,一种精神实体。她是生气的母亲,暴怒的父亲,这是儿童外部感受到的;她是恐惧的自我,虚弱的自我,这是儿童内部所隐含的。
将抽象的感受,化为具体的实体,化为可以观察、面对以及战胜的对象,是故事的高明之处。这种客观化,给了儿童审视它们的机会。而儿童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审视的,实际上是他们的感受,他们内在的另一个自我。这种审视,带来了驾驭、控制,也带来了接纳、和解。
巫婆一定得死,儿童要得到保证,才有勇气投入战争。而所谓的战争,有时候无非是“吾日三省吾身”。
然而,巫婆真的死了吗?它总会以另外的方式,不断地复活。就像伏地魔,他是我们的另一面,总会不断地活过来,威胁着人类世界。然而有趣的是,正因为这种不断地威胁,才带来了成长,带来了发展,带来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永恒的活力。这是《哈利波特》的故事,也是《魔戒》的故事。
活着,就是走出伊甸园,就是不断地重返伊甸园,就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升级打怪,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斗争。
故事帮儿童整理这一切,不过是潜意识的整理。意识层面的整理,要等到青春期过后,乃至于成人期,交给哲学,交给心理学,甚至交给宗教。这个过程,就是从潜意识里的自由,走向意识层面的自由的过程。
故事,就是一部人类意识进化史的前传。
6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例如,故事的一般结构,就反映出儿童内在心理的一致性,并引导着儿童一步一步地走出自我中心,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但是,儿童又是多样的,有着不同的风格甚至是问题。用《女巫一定得死》中的话来说,儿童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七宗罪”,例如虚荣、贪吃、妒嫉、欺骗、贪心、懒惰、色欲等。不同的故事,既是同一个大故事,又有各自的特色,处理着儿童不同的问题,以及不同时期的问题。
例如,《白雪公主》,是一个关于嫉妒的故事,而《丑小鸭》,则是一个关于自卑的故事。在《灰姑娘》中,我们看到了手足相争,《木偶奇遇记》,则警告儿童不要说谎。
更好的童话,更自由的童话,则注入了一些现代含义。《夏洛的网》里关于生命意义的领会,《小王子》中关于现代人存在的隐喻,都是一种伟大的指引。
每一位儿童,都需要一个属于他的童话,不,需要许多属于他的童话。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儿童生活的领域过于狭窄,精神世界过于贫瘠。这,就是《绿野仙踪》所隐喻的。多萝西所生活的堪萨斯,是一个灰暗无比的地方。然而,她在经历了一场彩色的旅程后,仍然急切地想回到故乡。因为灰暗无比的堪萨斯,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色彩,必定来自丰富的内心经历。而故事,就是最安全、最节简的旅行方式。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如何儿童缺乏足够的故事,只有喋喋不休的说教、功利主义的诱导、做不完的试卷,那么,儿童何以幸福地长大,勇敢地度过此生?
所以,儿童需要故事,把故事赠予儿童,就是赠予儿童最好的礼物。而这,是我们老师和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完)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