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谈了怎么定一个社区治理目标的问题,小编说还是意犹未尽,毕竟四个圆圈的对焦还是太宽泛,在画四个圆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把圈画变形了。
本文将结合我曾经督导跟进的近百个社会建设创新奖励资金项目,谈谈如何运用SMART原则如何定一个清晰的指标。
什么是SMART原则
首先,我们来学习下SMART原则。这些都可以百度获得:
SMART原则
S: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M.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A.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R.目标是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T.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接下来将针对以上5个原则分别解释说明,并如何运用到制定社区治理的目标中。
原则1: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这句话是不是特别像废话?或许有小伙伴会说,“我觉得这5句都像废话”。如果你不能理解这句话,你写的目标就是废话,比如我们来看看这个目标:
充分发挥X小区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以党支部为统筹牵头者,与楼长队伍共同解决小区电动车问题,建立多元主体沟通平台、小区资源库及问题处理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度,完善小区管理规范,优化小区秩序,探索小区形成“自助、互助”的自治模式,提高小区居民的幸福感。下面后面举例来说。
总体来看这句话,一点问题都没有,很通顺。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目标是具体的,是指不用再进一步的说明。
比如,解决小区电动车问题,这个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具体说明,不然 ,别人不能理解。但如果我定义为一个月内小区居民乱停放电动车数量、入户充电数量减少到多少则是具体的,不需要再进一步说明了。
再比如,提高居民参与度、幸福感也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那就留个作业,如果你来修改,怎么进一步的说明呢?
修改后的目标:至少60%有电动车的居民能参与到社区电动车停放问题解决过程中。
原则2:定一个可以衡量的目标
例
子
总体目标
探索党建引领下社区内部纠纷预防与化解机制,促进新市民融入社区和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社区局面。
细化目标
1.搭建社区居民良性沟通平台,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建立社区意识,有效预防社区纠纷。
2.培育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培养社区联络员等社区骨干,提高新市民的社区参与度,多方协同化解社区纠纷,共同推进有序的社区治理环境。
以上目标有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但不论是什么目标,都应当可以量化。
总体目标需要进一步解释清晰,比如促进新市民融入社区和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如何叫做融入和积极参与?在这儿也看不到量化,先对总体目标进行量化:
总体目标修改后
建立完善1个党建引领下社区内部纠纷预防与化解机制并推动常规运作,促进30%的社区新市民熟悉社区环境、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并与社区居委建立有效联系机制,10%的社区新市民能参与1个及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并参与不少于1次社区治理行动。
细化目标要对照总体目标进一步量化,一个是关于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一个是关于社区融合和社区参与,对第一个细化指标再量化:
细化目标修改后
建立1个社区矛盾的预防机制。利用楼栋微信群、楼长接访日、物业投诉电话等建立1个矛盾的收集机制,每月开展矛盾的分析研判,每月以楼栋为单位对矛盾较多的楼层开展社区睦邻行动。
上面的细化目标需要在逻辑形成闭合,必须已经穷尽了所有版块,能够真正的有效果。
比如,矛盾的预防,如果不能做到矛盾的及时掌握和分析研判,仅通过社区睦邻行动广撒网是不能取得效果的。
原则3: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这是许多项目会出现的毛病,有许多目标,或者有远大的目标,不用举新的例子,就说上面的两个例子:
1.探索小区形成“自助、互助”的自治模式,
2.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社区局面。
我们强调做社区治理一定要脚踏实地,要对准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跳起来才能摸到的,而不是一眼看上去就能完成的。
比如有许多项目会定这样的目标:
1.促进家庭、学校、社区三者达成关于儿童教育的共识,宣扬好家风、好家教,倡导教育联盟理念;
2.培育家长骨干成为倡导良好家风家教的得力助手;
3.提高教师的家校沟通技能;
4.提高亲子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5.探究家庭-学校-社区教育联盟的互动机制。
还会有一些将开展多少次活动、多少个小组作为细化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只会让执行者没有目标,像无头苍蝇一样完成指标,而起不到真正的灯塔作用。
一个好的指标应当像这样:
1.开展并形成最少1项小区品牌服务,搭建小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平台;
2.发展至少10名党员骨干或热心居民骨干,能积极带动居民参与小区服务并积极参与到小区公共事务/公共问题解决中;
3.建立一套小区公共事务/问题解决的参与机制,且80%以上的人员均认为该机制对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
4.推动至少1个社区公共事务/居民关注的社区问题的解决。
原则4:定一个有相关性的目标
这句话很难理解,通俗的来看,最主要考虑我们是围绕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更美好的大目标,所有的目标是基于这个目标之下。
另外,我们的细化目标或者说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围绕着我们定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换句话说,要做的是雪中送炭的工作,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比如,每个月开3次活动的指标和深入解决一个小的社区问题,我认为我们应当做后者。
原则5:定一个有明确截止日期的目标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一个能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必须预期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并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各个步骤定好预期的时间节点,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我们才能够更有系统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有时限的。
小结:一个社区治理的目标制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执行的结果,也是项目计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结合smart原则的5个点,分别说明了社区治理目标制定中的参考原则,希望可以给到新手社工一些启发。
······全文完······
作者简介
陈曾悦,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3年一线社工服务经历,4年市级部门政策创制经历,3年社会治理政策创制经历。熟悉老年服务、老年福利政策、社会治理政策和义工服务。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