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父母的心灵框架,会影响孩子的人生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1-3-24 15:37
标题: 父母的心灵框架,会影响孩子的人生选择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理论决定我们去测量什么”,同一件事,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风险,乐观的人看到的是机会。
这说的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心灵框架),它不仅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而且决定我们如何采取行动。
那么父母的心智模式(心灵框架)是怎么影响孩子思维模式的呢?
原文/申宜真
深度编辑/悟空心灵花园
01心灵的框架
在新罗有一位高僧元晓大师。有一天,元晓大师和义湘大师一起踏上了去唐朝游学的路途。途中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山洞中留宿。由于白天路途太辛苦,到半夜的时候,元晓大师口渴难耐,醒了。在黑暗的山洞中一阵摸索后,他摸到了一个盛满水的水瓢,拿起来咕噜咕噜喝了一通,然后满意地躺下继续睡觉。
第二天义湘大师也想找水喝,元晓大师就把水瓢递给他说:“这里还有点昨夜我喝剩的水。”这时,元晓大师才发现,原来那个盛水的东西不是水瓢,而是个骷髅,而且里面的水已经发臭了。元晓大师突然感觉非常恶心,昨夜喝的水也一下子全吐了出来。
通过这件事,元晓大师有了许多顿悟,他决定不去唐朝了,于是直接回到了新罗。
元晓大师到底顿悟到了什么呢?
或许他有许多更深刻的顿悟,但我最关注的是这一点:心灵框架不是天生就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当以为是盛在水瓢里的水时,就感觉到水是甘甜的;而当发现原来是盛在骷髅里的水时,甘甜的水马上就变成了令人作呕的水了。不管是夜里还是凌晨,水是一样的水,但看水的心灵框架改变了,所以水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水了。
在韩国一部叫《心灵框架》的电视节目中,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这个实验一时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实验中,主办单位让参加者喝下一种普通的牛奶,但告诉他们说是“减肥牛奶”,喝完后问他们的感受。结果参加者都说“非常爽口,非常清淡”。
就在这时,有一个事先安排好的参加者作出呕吐状,然后摔倒了。这时参加者都推翻了刚才自己说的话,说他们感觉非常恶心、难受,甚至有的参加者身上还起了荨麻疹。
由此可知,新鲜的普通牛奶在人们的心中,既能成为减肥牛奶,也能成为变质的牛奶,这全是因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像您所想象的那么不幸,只是因为怀有将新鲜牛奶看成变质牛奶的心境,所以使您和您的孩子都感到不幸罢了。
02心灵框架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
心灵框架和一些认知虽然会在瞬间突然改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格心灵框架通常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这就如同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框架”,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
举例来说,一到陌生的环境中,就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好的人,会认为“世界是个可怕而恐怖的地方”;而对于一个一到陌生的地方,就睁大眼睛四处寻找“这地方有没有新鲜好玩的东西”的人来说,“世界真是个新鲜而好玩的地方”。
这样的两个人,由于看待世界的心灵框架不同,即使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心灵框架都各不相同呢?
就如元晓大师所悟出的那样,心灵框架不是天生就固定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心灵框架的形成过程因人而异,而孩子的心灵框架往往是由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决定的。
对于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世界,所以婴儿就会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就是人对待世界的全部方式。若是孩子哪一天突然发现,连父母都不可信了,那么他就会认为“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信”。
据精神分析学家斯科特·帕克所说,一个因对父母产生过多的失望和反感,最终导致对整个世界都失望和反感的孩子来说,在和其他有权威的人,如警察、老师、雇主等相处时,也必然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会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心灵框架:“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信任!”
例如,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大难题之一:攻击性。攻击性是人类战胜其他动物所必须具备的本能,人类因为有了这种本能才能生存,而如果健康地培养这种攻击性,它会成为使人得以优异发展的原动力。
可是从小就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形成“我是个应该承受打骂的坏孩子”的想法,并且认为世界是个“殴打自己和威胁自己的地方”,因而就认为自己能对世界所做的就是攻击,就像自己挨打时那样。他们对攻击性有了歪曲的理解,于是在打人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又会成为打人的父母。
所以说父母的心灵框架会决定孩子的心灵框架,并会左右孩子的人生。
03父母必须了解自己心灵框架
令人忧心的是,最近社会上心灵框架崩溃和扭曲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事实上,即使父母的心灵框架扭曲了,如果老师、奶奶、姨婆、亲戚等等周围的这些人,能够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的话,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地成长。看看很多名人在不幸家庭环境中的成才历程,就会发现,家庭中一定存在着能够矫正孩子心灵框架的成年人。
可是,现在教育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托付给了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我国有句俗话说:“养育孩子需要整个村子齐心协力。”但现在大家不仅不互相关心,还互相提防。因此,父母自己学会判断心灵的框架是否扭曲变得相当重要,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例如,小时候因被父母管教过严而丧失了自信心的父母,一旦听到别人追问,就会表现得相当敏感。当别人问:“为什么那样啊?”他们马上就会很不高兴,认为别人是在攻击自己;自己孩子随便问一句:“妈妈为什么那样啊?”就会朝孩子怒吼道:“闭嘴!”
如果过去受到过某种心理伤害却没有治愈,这种伤害就会残留在人的潜意识里。当受到现实生活中某件事的刺激时,这种伤害便会复发,再次伤害他们的心灵。
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再次面对过去的伤害。因为看到孩子的行为,就会无意识映射出自己小时候曾经的模样。
父母们虽然在嘴上承认孩子与自己不一样,但在实际看待问题时,常常不能将孩子和自己分离开来。比如一个平常的行为,如果是别人的孩子做的,根本不会太在意,但换了自己的孩子,感觉则会强烈一百倍。所以“扭曲看人”往往最容易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
但大部分的父母们,都不承认自己以扭曲的方式看待孩子。结果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毁了自己的孩子,却还不知道原因就在他们自己的身上。
下面案例就是关于一位妈妈无意识中伤害了孩子的。
这个孩子患了依恋障碍症。依恋障碍主要是由于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期间,没有得到妈妈稳定的照顾而形成的,比如照顾孩子的人经常变换等。患了依恋障碍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对周围的环境漠不关心,只执着于一两种游戏或玩具,乍看之下,和自闭症症状有点类似。
这个孩子的妈妈可能为了孩子吃了不少的苦头,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不停地落泪。孩子看到妈妈哭了,本能地感到不安,过来偎到妈妈怀里,可是妈妈却马上把孩子推开了,而且这样的情况反复了四五次。
我暂时中断了谈话,问这位妈妈:“见妈妈哭了,孩子过来偎到您怀里,可您为什么把孩子推开啊?”
“我有吗?”
“是啊,推开了好几次呢!”
“是吗?那别的妈妈不会这样吗?”
“别的妈妈会先安慰孩子说‘妈妈没关系’,然后再讲自己的事。”
这位妈妈沉默了片刻后,讲起了自己妈妈的故事。
比她小两岁的妹妹小时候体弱多病,妈妈就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照顾妹妹上。自己偶尔靠近一下妈妈,妈妈就会马上粗暴地把她推开,还要她快走开。这种心灵的伤害好像一直没有消去,因为她在讲述时一直流着泪。
本来想从妈妈那里得到爱,结果却遭到了妈妈的拒绝,所以她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在无意识中,她也对自己的孩子重复着这样的伤害。
04父母的心灵伤痛可能会使孩子生病
世上没有哪位父母会明知自己不对,却还故意折磨孩子,只不过不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罢了。如果矛盾的原因存在于无意识之中,自己要发现就更难了。
为人父母者比世上任何人都更爱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但如果您真心地爱您自己的孩子的话,不妨进行一下自我分析。
我们非常不善于窥探自己的内心,但是如果学会了窥探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并走向幸福的坦途。
换句话说,自我分析是通向幸福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所以不要单方面地责怪孩子,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做,一定要找出理由来。问题可能不在于孩子,而在于你的过去,可不能因为你的过去而毁了孩子啊!
如果您感到养育孩子非常吃力,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灵框架有没有扭曲?
不要再固执地认为您的心灵框架就是完全正确的,也不要找借口说没有办法。
- END -
内容均来源网络,原文作者申宜真,由公众号:悟空心灵花园深度编辑图文仅做公益性分享使用,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出处
来源:周瑞玲心理咨询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